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48959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 2 复习内容1. 试述诗歌在唐代取得高度成就的原因。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是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 “以诗赋取士” ,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2. 初唐

2、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3. 如何理解“盛唐气象”?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则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抄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4. 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3、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一、善于发掘与自己主观情感相契合的客观景物,抓住其特征,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微妙的心理感受,使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的统一;二、对自然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用清新的笔调、均润的色彩、恰当的构图在诗里表现出来;三、以禅入诗,即以独特的禅宗的审美眼光关照自然,从而特别善于发现和捕捉大自然中极细微的声响和动态,生动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内在的律动,进入常人不能达到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创造出独特的优美静谧的意境。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王维的诗创造出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5.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李白集入世、

4、隐逸、求仙、任侠于一身,世界观比较复杂,但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是积极入世,它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既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国力,也反映了盛唐气象背后的危机及危机爆发后的悲剧。主要内容为:(1)强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唱理想,同时也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将进酒 行路难 。 (2)反权贵、反传统的傲岸精神。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3 )描写并赞美祖国山川,大略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的壮美意境中抒发豪情壮志,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天真的情怀。6. 试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主要特点有:(1)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侧重抒写豪

5、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像和具体事件做出细致的描述。诗歌的跳跃性也极强,因为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踪迹来结构诠释,通过诗歌的开阔跌宕表现感情的变幻无常。 (2)充沛的气势。李白是的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奔涌而出,期间裹狭着强大的力量,而且意象雄奇壮美。 (3)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李白诗歌的想象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奇之又奇。7. 杜甫诗歌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1 )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直接开启了中唐的新乐府诗创作。 (2 )用律诗反映时事政治,为律诗尤其是七律注入丰富深刻的政治内涵,开辟了全新的题材领域,对晚唐李商隐,尤其是宋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8.“沉郁顿挫

6、”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 ,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 ,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情奔放,一泻无余。9.“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10. 新乐府即“新题乐府” ,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11. 谈谈对 长恨歌主题的理解。长恨歌主要根

7、据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传说,白居易的本义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 ,所以,诗的前部分对君主的但是,一方面由于作者对明皇的看法存在着矛盾,毕竟这个历史人物是安史之乱的制造者,又是“五十年太平天子”和悲剧的承担者,所以在描述杨贵妃、李隆基爱情悲剧本身时,又拖着同情态度,用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和语言把这场悲剧写得缠绵悱恻,使得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片以咏叹杨、李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这就出现了双重主题彼此纠缠的现象,既有讽刺,又有同情。诗的客观效果是同情远远超过了讽刺,因而长恨歌留给读者的主要不是对唐明皇和杨贵妃荒淫误国的批判,而是刻苦铭心的爱情的深深感动。12.

8、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 的称誉。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13.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或以“无题”名篇,或借诗的首二字为题,内容或写爱情,或借男女之情而别有寄托,这类诗词皆隐约,意蕴丰富,往往难以确解。14. 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唐传奇。 “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 ,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代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以后的事。15.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著名散文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16. 古文运动

9、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17. 试论述唐宋诗的不同。18. 苏轼诗歌在艺术上有何特色?第一,将情、理、事、景融合在一起,理从事出,理从景出,并且理在情中。第二,苏轼具有一种“触处生春”的本领,因而将诗写得生动异常,富有美感。这种“触处生春” 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他能从极平常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发掘出深刻的

10、道理,另一方面表现在他能通过新鲜的比喻将难言之事、理、感受等非常形象地写出来。另外,苏轼诗也写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19. 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20.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21. 花间词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词 ,这是文学史上第一步文人词选集,十八名作者,除温庭

11、筠、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他们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人”和“花间派” 。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绵绵,辞藻富丽。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外,还有欧阳炯,李珣、鹿虔扆、牛希济等。22. 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宋词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彦邦、贺铸等。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

12、、张元干等。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kui、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23. 柳永词在内容上主要有哪几类?其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代表作是雨霖铃 。第二类着重表现羁旅行役之苦。这一类可以八声甘州为代表。第三类是描写城市风光。 望海潮 (东南形胜)是这一类的代表作。24. 柳永词在艺术上有何贡献?一是大量使用长调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主的传统,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使铺叙手法进入词中。二是大量吸收俗语入词,诗词更接近下层人民,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三是采用了许多新曲调,使词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结

13、合得更紧密。25. 谈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理解。26. 试述辛弃疾词的艺术特点。首先,辛弃疾的词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无疑,豪放是辛词的主要风格,除此之外,他有的作品秾纤华丽似花间体,有的明白通俗如白乐天体,有的轻巧尖新,有的婉丽清畅,有的缠绵婉约,更有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多样的风格表现了辛弃疾兼收并蓄的才情与胸怀。其次,辛词的艺术境界阔大而充满流动感。这主要表现在豪放的情感、阔大的空间、久远的时间、富有力量和阳刚之气的意象等方面。再次,辛词在语言上融会贯通,既从古代各种文体的不同作家作品,如 诗经 、 史记 、 庄子 、 楚辞 、世说新语 、陶诗、杜诗、韩柳散文中广泛地撷取精华,使词具有典雅之气,同时,又大胆地吸取民间口语,使词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另外,辛词已表现出了浓厚的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的特点。27. 欧阳修散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理论上,欧阳修一方面主张道胜文至,认为“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自至也 ”(答吴充秀才书 ) , “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 ) ,承认“道” 对文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文章之“道”并不仅仅局限于古圣贤之道,而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列入“ 道” 中,反对 “弃百事不关于心”的行为。同时,认为文章的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反对韩愈等人的奇险怪诞,主张平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