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与人生主题班会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48889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8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惯与人生主题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习惯与人生主题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习惯与人生主题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习惯与人生主题班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习惯与人生主题班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惯与人生主题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惯与人生主题班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功青睐有准备的人,主题:习惯与人生,1、通过本节主题班会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对人的一生有哪些重要的影响。2、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平时的习惯,重视对自己习惯的养成,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惯,为自己成功的人生奠基。3、在全班形成“人人讲习惯,人人重视习惯”、“以好习惯为荣”的良好班级氛围,为良好的班风,为形成良好的学生成长的环境注入一股强劲的力量。,教学目标,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小和尚,想学会理发来帮寺庙的和尚剃发。于是他就开始用冬瓜练习,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时总要顺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没多久就学会了如何剃发,当他第一次帮人剃发,去打水洗头时,“顺手”把剃刀插了上去。

2、结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杀人犯。,全班分小组讨论:究竟是什么给小和尚的一片好心带来害人害已的结果呢?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学生互动(一),这个故事再一次告诫我们: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即使是很小的,也不容易改掉,最终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因此,我们要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因为它是一个人携带终身的“名片”,伴随着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成败荣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好习惯是人生的财富,为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助力;而坏习惯则是人生的债务,成为制约人一生发展的瓶颈。,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在高中三年的学

3、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互动(二),故事1: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故事2:年,位来自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记者问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请您谈谈,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著名的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老学者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

4、学到的东西就这些。”简单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习惯养成教育“小”中见“大”的意义。,“名人与习惯”的故事:,学生互动(三),每个同学说出自己的一个习惯,下一个学生点评。,学生互动(四),每位同学说一句古今中外有关“习惯与人生”的名人名言,好习惯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优秀的人习惯于优秀,习惯决定命运,我们远在未来的命运就在这手边的习惯上被决定着、改写着。在我们从初中迈向高中的学习生活中,为了能使每一位同学养成好的习惯,为我们将来成功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我特别发出以下倡议: 养成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校园的习惯。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宽容人、礼让人、欣赏,共养好习惯倡议书,人的习惯。 养成为同学

5、服务,打扫好宿舍卫生、班级卫生的良好习惯。做一名好学生,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擤鼻涕、不乱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不乱泼污水,、不损坏公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锻炼、遵守作息时间。 养成遵守公共秩序,语言文明、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的确,习惯使人的思维模式自动化,使人的行为不由自主,因此成为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孔子坚守“一日三省吾身”的思考习惯,因而成为民族文化的圣人;杜甫坚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作文习惯,因而成为一代“诗圣”;鲁迅坚守“把别人喝牛奶的时间用来读书”的学习习惯,因而成为现代文学的巨匠;齐白石坚守“不叫一日闲过”的钻研习惯,因而成为一代国画大师。,养成自主学习、专心致志、自我克制、谦虚求教、耐心给同学讲解的习惯。 养成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为班级争荣誉的习惯。 养成做人大方、大度、大气的人格习惯。养成感恩父母、老师、同学、他人及大自然的习惯。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作为一种理念浸润心田,保持追求优秀的心态,那么,我们的人生定会与众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