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的裂缝控制_secret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54708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的裂缝控制_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年整理】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的裂缝控制_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的裂缝控制_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的裂缝控制_secret(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的裂缝控制施工工艺一 引言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特别是住宅)中,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是墙体产生裂缝最为集中的部位。该部位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还给用户带来不安全感,在实际工程中为处理该部位的裂缝所付出的工作量及经费也在成倍增长。因此,有必要对该部位裂缝产生的原因加以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裂缝的产生。二 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的裂缝反映在抹灰层上呈非常细小状,在维修处理时,沿裂缝把抹灰层凿开,会看到:此位置不但钉有金属网片,且金属网片施工很规范;然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之间的砌筑砂浆强度却很低,且严重不饱满,

2、用錾子轻轻打凿,即可打出一个个的小洞,在砌筑砂浆与混凝土界面相交位置还有一条非常细小的缝(墙体两面均有) 。这些现象说明:一、金属网片没有起到防止开裂的作用。二、砌筑砂浆没有将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是分离的,中间是透风的。既然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是分离的,那么当墙体受到外力(振动、碰撞)作用的时候,填充墙砌体就无法把受到的力传递给混凝土,而是自然的传递到了抹灰层上,从而造成抹灰层产生裂缝;另一方面,因为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之间是透风的,当墙面抹完灰后,此位置抹灰砂浆中的水份必然比相邻两侧砂浆中的水份蒸发的快,造成此位置砂浆比相邻位置砂浆凝结硬化的快、收缩的快,即此位置砂浆

3、凝结硬化的时间、开始收缩的时间与相邻两侧的砂浆相比,出现较大的时间差,从而导致产生裂缝。尽管该位置在抹灰层中加了金属网,但金属网对于以上两种情况产生的细微裂缝是不起作用的。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砌筑砂浆没有把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粘结成整体是造成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之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三 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的裂缝控制措施1 当混凝土比填充墙砌体厚,混凝土面突出填充墙面时,先抹填充墙面,后抹混凝土面,把裂缝控制在混凝土面抹灰层内。2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确保填充墙砌体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强度。1)墙体拉结筋严格按设计及规范施工,如采用植筋,必须把孔内的灰尘吹干净,必须保证植筋深度10d。

4、2)砌筑砂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a 常温下,水泥砂浆须在拌后 3h 内用完,混合砂浆须在拌后 4h 内用完,气温高于 30 oC 时,须分别在 2h 和 3h 内用完;b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密度不应大于 1800kg/m3,分层度不应大于20mm,粘结强度(剪切)不应小于 0.2MPa,收缩率不应于 0.11%。c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的密度不应小于1800kg/m3,分层度不应大于 25mm,施工时,所用砂浆宜选用专用的小砌块砌筑砂浆。3)砌块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砌筑时,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得少于 28d,蒸压加

5、气混凝土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15d。4)砌筑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控制砌筑质量。填充墙砌筑前混凝土界面和砌块都必须按规范淋水。填充墙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1.5m;应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否则会影响填充墙与混凝土的粘结,也会导致墙体变形。更须注意的是填充墙与混凝土之间竖缝中的砂浆必须饱满,饱满度80%。绝不允许冲浆灌缝,对于加气砼砌块宜用临时夹板灌缝。填充墙砌至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视斜顶砖的具体尺寸而定) ,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 7d 后,再用砌块斜砌的方法补砌挤紧,同时必须保证斜顶砖顶头缝的砂浆饱满。饱满度90%。5)墙面抹灰前,对填充墙与混凝土之间的砂浆缝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如发现砌筑砂浆与混凝土界面交接处存在裂缝,必须进行返修处理,直至看不到裂缝方可按规范挂网抹灰。3 限于目前的砌体材料,尽量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保水性较强的配套砂浆,尽可能控制砂浆在硬化过程中的失水速度。四 结束语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裂缝的原因还有地基沉降、温差、应力。但它们在实际工程中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小。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研究,提出解决方法,并认真的予以落实,就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