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428452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习教案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七年级(1)班指导教师罗爽授课教师吴忠艳实习学校重庆市两江新区星光小学2017年3月9日星期四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一、 学情分析七年级一班共有17名学生,年龄多为12岁或者13岁,第二学期为初中语文基础学习的关键时期,主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文常识,如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初一学生暂时还未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的转变,教育形式应丰富多样但又要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教学内容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要注重实践运用,培养学生理解阅读能力和写作运用能力,在综合实践方面要多下功夫。青春期是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阶段,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情感,树立正确的世

2、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 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家国情怀,读写训练的重点是学习精读,学作批注,了解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参考部编本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学科课程纲要。三、 教学任务分析1.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2.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技巧。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方法与过程: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和排比的修辞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祖国家乡,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

3、神。五、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揣摩精彩语句和段落,理解作品对沦陷了的美丽丰饶的东北大地炽热的眷恋之情,感受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深沉的爱国热情)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精彩的段落和语句。难点:从多个角度感受课文独特的抒情方式。如,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达情感,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感,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六、 教具准备:小黑板或者投影仪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启发谈话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或者两课时七、 教学内容1 识记生字词重点是课后“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词,以及课下注释出现的

4、生僻字、多音字、形近字。挚痛胸膛泛滥嗥鸣山涧斑斓谰语缠绕亘古默契埋葬镐头土壤碾着辘辘丰饶污秽耻辱2 阅读现代文阅读主要学习精读、略读、比较阅读以及快速浏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在阅读中学会使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作批注与摘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此举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感知课文,领会作者的情感。八、 教学过程1. 导入(深情导入,营造气氛)大屏幕上展示东北原野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以东北富有个性的景物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音乐结束后,教师导入。师:同学们,重庆属于中国西南地区,而在中国的东北同样也是富庶之地,不管是东北还是西南

5、,都是中国国土的一部分,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回的时候,作者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澎湃的文章,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学习的第七课土地的誓言。2. 粗读感悟老师:朗读课文,读时请勾画出生字词,注意朗读课文时的语气、语速和重音。(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学生认真听读,圈点勾画)(1)识记生字词。首先看一下课文后边的“读读写写”碾(nin) 誓(sh)言 胸(xing)膛(tng )嗥(ho)鸣:(野兽)大声地嚎叫山涧(j

6、in) 高粱(ling) 斑斓(ln) 缠(chn)绕 亘(gn)古:远古默契(q) 田垄(lng) 埋葬(zng) 蚱蜢(zh mng)镐(go)头:刨土用的工具(刨子(bo zi);刨土)土壤(rng) 禾稻 丰饶(ro) 污秽(hu):肮脏的东西 耻辱再补充生字词(生僻字 形近字 多音字)挚(zh)痛:诚恳而深切 泛滥(ln) 谰(ln)语: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dn) 辘辘(l )狂澜(ln)5 黄河颂(2)了解作者,关注文章背景文章注释一(p37),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阅读提示(p39)同学们,大家学过历史都知道,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大批

7、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在黄河颂一课中光未然写下了黄河颂,以此激发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本文作者端木蕻良为了抒发自己对故土深深的眷念和对国土沦丧的压抑、痛苦之情,写下了“土地的誓言”,你怎样理解课题的涵义?(问题一)(3)解题(“我”面对失陷的东北故乡发出收复她的誓言,“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同时提问:作者既然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但是自己却是背井离乡,不在自己的故乡写下这篇文章,说明本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师:呼告的写作手法在黄河颂中同样用过,回忆一下,呼告,呼唤告诉,是对本来不在

8、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与其对话,增强抒情效果和感染力,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3. (细读课文,品味情感)教师:读过本文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形容一下(文章很有震撼力,听后有热血沸腾的感觉;文章语气很有气势,不可阻挡;感觉作者的心在不断跳动,好像是一口气写完的,或者说一气呵成的。)4. 精读品析(1)作者在段首说“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者炽痛的爱”,作者为什么这么炽爱自己的故乡?故乡的什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以“我炽爱我的故乡,因为 ”这个句式说话。(2)教师: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绕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

9、(学生齐读描写故乡的部分)(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第一段:第1小节:“对于广大的广东原野,我心里怀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泛滥”的热情(不可控制激动狂放)】(1) 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泛滥”本义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动愤怒的心情用“泛滥”形容较“澎湃”“涌动”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第一段:第2小节:“当我躺在

10、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回忆往事(美丽富饶)】(2) 教师: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绕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学生齐读描写故乡的部分)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得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多姿多彩的故乡,令人喜爱。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表现在“黑色的土地”“带着松香味儿的每块”“带着赤色的金块”“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表现在“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见作者的故乡广阔无垠,一望千里。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表现在“

11、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故乡充满了神秘色彩。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而“秋天,银丝线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老师:作者选用东北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课文用两个长段表达对故乡的热爱、眷恋,情感一气贯注,并在反复中得到强化。在长段中,作者也用长句表达“泛滥”的“热情”。例如第一段第五句中三个“当我”作者的思念无时不在;而接下来的“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的反复渲染,又表达了作者的思念无处不在。第一段:第3小节:“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终有一天它们要混

12、合在一起。”【故乡召唤血液喷涌】(3)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可作者却说是故乡在召唤自己,呼唤自己的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实际上作者是想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故乡令自己梦牵萦绕。这样使情感显得更加浓烈、深挚。因为只写自己爱恋故乡,表现的是单方面的情感,写故乡对自己的召唤,就深刻地揭示出故乡和自己的那种“默契”关系。(4) 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我的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

13、心喷涌着血液一样”等语句?从表面上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表层含义必须理解。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联想呢?因为他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这时,充满激情的作者就进入了写意的层面: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就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第二段:第1小节:“土地是我的母亲多么丰饶”【故乡脚印春华秋实】(5)

14、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的确“死了”,它被埋藏在故乡的田垄间。第二段:第2小节:“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铮铮“誓言”战斗牺牲】(6) 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由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二人称,作者不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就叫作“

15、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5. 再读悟情老师: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对加家乡是无比的思念正如文中所说,感情如同江河湖水决堤一样不可遏制。通读全文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热爱、赞美之情;对家乡惨遭蹂躏的悲痛之情,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憎恨之情和立志收复家园的决心。这些都表现为作者对关东大地挚痛的热爱。6. 拓展延伸教师:本文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我们已有真切的感知和理解,大家知道南海仲裁案吗?中国一点都不能少是指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随后,中国公民发声抗议南海仲裁:中国一点都不能少。此刻学完了黄河颂与土地的誓言,我们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心中就没有铮铮的爱国誓言吗?请把你的爱国誓言写上几句吧!八、板书设计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挚痛的热爱(感情基调)回忆往事故乡脚印(美丽富饶)春华秋实“泛滥”的热情故乡召唤铮铮“誓言”(不可控制激动狂放)血液喷涌战斗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