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54217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2 碳及其化合物14.2.1碳单质1碳的同素异性体金刚石和石墨自然界有金刚石矿和石墨矿,我国的山东和辽宁也有集中的矿藏。平常所说的无定形碳,如木炭、焦炭、炭黑等实际上都具有石墨结构。用特殊方法制备的多孔性炭黑有较大的吸附能力,称之为活性炭,可用于脱色和选择性分离中,也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等。石墨迁入化合物由于石墨的片层之间是以较弱的分子间力结合的,因而片层间结合松,许多体积较小的分子、原子、离子能渗入层间形成石墨化合物(包括插入化合物,间充化合物),其结果: 石墨膨胀(增加层间距离); 化合物为非整比; 增加导电性(导体)或失去导电性(非导体) 导体(离子型):结构特点是片层和 电子体系不变

2、,顺磁性。(1)石墨吸收碱金属原子生成的化合物,颜色取决于被金属原子所占据的层数。 (2)Cl 2、Br 2、金属卤化物,氧化物(M OO3),硫化物(FeS 2)等都可渗入碳碳层之间,且生成的化合物的导电性大大增强,导电机理是片层中电子从石墨传给扦入物,在片层中留下“空穴” 而使片层也带电。 非导体(共价型)氟和氧(浓 H2SO4,浓 HNO3,KMnO 4)与石墨形成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石墨层内的电子体系遭到破坏(C,sp 3)碳的 4 个电子全部用于成 键,杂化状态,sp 2 sp 3,碳原子也可能不共面了,但是连续的,所以化合物不导电。足球烯(富勒烯) 欧拉方程:面数 (F) + 顶

3、点数(V) 棱数(E) + 2根据欧拉定理,通过 12 个五边形和数个六边形的连接可以形成封闭的多面体结构:C 60为第一个五边形间互不相邻的封闭笼状结构,其形状酷似足球,故称为球烯。亦称为富勒烯(建筑学家 BuckminsterFuller)或布基球。 C70 为第二个五边形间互不相邻的封闭笼状结构,两个五边形相邻的最小碳笼为 C50,三个五边形相邻的最小碳笼为 C28,不存在六边形的最小碳笼为 C20。科学家认为 C60 将是 21 世纪的重要材料。(1)C 60 分子具有球形的芳香性,可以合成C60Fn,作为超级润滑剂;(2 )C 60 笼内可以填入金属原子而形成超原子分子,( CM C

4、60M C 48M C 36M C 24M C 8M Cx -M+)作为新型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具有超导性,掺K 的 C60,Tc= 18 K,Rb 3C60 Tc= 29 K,它们是三维超导体;(3)C 60 晶体有金属光泽,其微晶体粉末呈黄色,易溶于苯,其苯溶液呈紫红色。C 60 分子特别稳定,进行化学反应时, C60 始终是一个整体。1991 年日本 SumioIijima 用电弧放电法制备 C60 得到的碳炱中发现管状的碳管碳的壁为类石墨二维结构,基本上由六元并环构成, 按管壁上的碳碳键与管轴的几何关系可分为“扶手椅管” 、“锯齿状管”和“螺管 ”三大类,按管口是否封闭可分为“封口管”

5、 和“ 开口管”,按管壁层数可分为单层管(SWNT)和多层管(MWNT)。管碳的长度通常只达到纳米级(1nm10 -9m)2碳的还原性冶金工业上,用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制备金属,如: MgO + C Mg + CO(2000 K) 碳的氧化还原, 涉及到以下三个反应:把这三个反应的 对温度 T 作图14.2.2碳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有 CO、CO 2、C 3O2、C 4O3、C 5O2、C 12O9 等1一氧化碳 CO(无色无臭有毒气体,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结构:CO 分子有 10 个价电子,与 N2 是等电子,故 MO 相同CO 分子中 O 的电负性大于 C,故一对电子偏向氧原子,但由于 O 原子反

6、过来又向 C原子提供一对电子,形成 配键,这样总的效果使各自的电子云不会发生太大的偏移。事实上,CO 偶极矩接近于零,碳原子略带负电荷。本来 C 原子的电负性比 O、N 都要小,加之电子云密度有所增强,这样使得 C 原子比较容易向其它有空轨道的原子提供电子时或参加其它反应,(CO 分子键能比 N2 大,但比 N2 活泼,配位能力更强)主要化学性质(1)是很好的配体 与过渡元素形成羰基化合物 如 Fe(CO)5,Mn(CO) 10,Ni(CO) 4,Cr(CO) 6。这是一大类化合物 与血液中携带 O2 的血红蛋白(Hb)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使人在不知不觉地中毒死亡,空气中 1 / 800 的 C

7、O 可能在半小时内使人死亡 工业上消去 CO 的方法 (2)CO 的还原性 由于 CO 中 C 上电子密度增大,故 C 的一对弧电子易参与成键而体现还原性 COCl 2 COCl2(碳酰氯,光气) 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2二氧化碳 CO2性质及用途14.2.3碳酸及碳酸盐H 2CO3:C 原子采用 sp2 杂化,与端 O 之间形成 1 个正常 键和 1 个正常 键;羟基O 原子采用 sp3 杂化,与 C 原子形成 sp2sp 3 键。H 2CO3 分子中,2 个 H+对 O2-的反极化作用与 C 的极化作用大致相同,两个极化作用使致 H2CO3 极不稳定,只存在于溶液之中碳酸盐的性质(1)溶解性

8、正盐中除碱金属(不包括 Li+),铵及 Tl+盐外多数碳酸盐的溶解度都很小,难溶于水,许多金属的酸式盐的溶解度大于正盐,但 S(NaHCO3) S(Na2CO3)。 原因:是由于在 NaHCO3 溶液中 从氢键相连成二聚离子,降低了它们的溶解度:(2)水解性 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 溶于水 生成 盐 Ca 2+、Sr 2+、Ba 2+的 MCO3 难溶 Al 3+、Fe 3+的碳酸盐 M(OH) 3CO 2 Cu 2+、Zn 2+、Pb 2+、Mg 2+ M 2(OH)2CO3+CO2 (3)热稳定性M 2CO3 M(HCO3)2 H2CO3 H +极化作用大Na 2CO3 Na 2O+ CO2(

9、850 C ) MgCO 3 MgO + CO2(540 C)NaHCO 3 Na 2CO3+ H2O+ CO2(270 C) H 2CO3 H 2O+ CO2 (常温) 均产生 CO2 气体,阳离子的极化作用越大, 越易分解。 14.2.4碳的其它化合物二硫化碳 CS2(carbon disulfide)无色有毒,挥发性液体,分子无极性,空气中易着火,是很好的有机溶剂易水解:CS 2+ 2H2O CO2+ 2H2S与碱性硫化物反应:Na 2S+ CS2 Na2CS3H 2CS3 是高折射率油状物,易分解成 H2S 和 CS2卤化物 CF4 CCl4 CBr4 CI4状 态 g l s s颜

10、色 无 无 谈黄 谈红 制备 CS 2+ 2Cl2 CCl4+ S2Cl2(300 K) CH 4+ 4Cl2 CCl4+ 4HCl(713K) 性质 CX 4+ 2H2O(g) CO2(g) + 4HX(g) 不水解(从热力学上看是可行的):CX 4+ 2H2O(g) CO2(g) + 4HX(g) 它们之所以不能水解是由于在通常条件下缺乏动力学因素,碳的配位数已饱和,不能与水分子结合。从 CF4 CI 4 随着键长的增大,键的强度减弱,稳定性减弱,活泼性增强。 对热和化学试剂稳定; 作灭火剂碳化物离子型碳与 IA、IIA、IIIA 族金属形成的碳化物,如 Al4C3 等不一定有离子键,但由于有典型的金属原子,故取名离子型。易水解。间充型重过渡金属半径大,在晶格中充填碳原子,仍有金属光泽,但硬度和熔点比原来的金属还高。如 Zr,Hf,Nb,Ta ,Mo,W 等可形成 MC 式碳化物。 轻过渡金属的碳化物,其活性介于重过渡金属间充型碳化物和离子型碳化物之间。可以水解。共价型B 4C,SiC(金刚砂)主要特点是高硬度。 SiC 硬度为 9(金刚石为 10),B 4C 可用来打磨金刚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