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酸铜异常处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54193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酸铜异常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酸铜异常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酸铜异常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酸铜异常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酸铜异常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酸铜异常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酸铜异常处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郭有宏的博客氯离子含量高会影响酸性亮铜层质量酸性光亮镀铜溶液中含有适量的氯离子(3090mgL)能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和平整性,还能降低镀层应力。但不可过多,否则镀层失去光泽,光亮度下降,光亮范围狭窄,镀层还会产生树枝状的条皎,阳极发生钝化,电压明显上升,电流升不上去。为避免过多的氯离子进入镀液,配制溶液用水必须用去离子水,虽然配方中有少量的氯离子要求,但也无需单独加入,因为配制材料即会有少量氯离子存在,基本能满足要求。若溶液中有过高的氯离子存在,可加入计算量的氧化亚铜予以处理。某厂新配制的 1000L 酸性亮铜溶液,使用的材料除去离子水之阶,所有材料都是试剂级的,配成试镀时发现镀出样板平整性很差

2、,也不太光亮,还见有条纹。根据试样情况,经多方检查,无论是配制过程,还是使用材料均无可疑之处,最后考虑到可能与氯离子含量有关。估计氯离字含量过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使用的材料都是试剂级的,于是吸出 5L 溶液,先在此小槽中镀出样板,然后加入 250mg 氯化钠(当时无试剂级的盐酸)约含 30mgL 氯离子,然后在同样工艺条件下再镀样板,结果表面质量明显不一样。由此可见,凡是用试剂级材料配制的光亮酸性镀铜溶液,若试镀结果质量不够理想的,有可能是氯离子浓度太低,但补充时还是先做小试为好,以免因其他原因而加入过高氯离子后引出麻烦。酸性亮铜上镀不上牢固镍层有的酸性光亮镀铜溶液中含有 CB 型混合添加剂,

3、有的还含有聚乙二醇,这些物质会在镀层表面形成憎水膜,憎水膜面上是难以沉上牢固镍层的。故镀铜后尚需经过稀硫酸除膜处理,这一工序很重要,有时因被忽略而常难以获得牢固的镍层。光亮酸性镀铜层作仿金底层的故障仿金镀与装饰性镀铬一样,本身无光泽,靠光亮的镀层为底层来映照。某厂仿金镀采取酸性光亮镀铜为底层,酸性光亮镀铜虽然光亮性方面能满足这方面要求,但由于仿金属厚度相当薄,而且存有孔隙,在大气中极有可能通过孔隙促使底层铜加速氧化,当底层铜开始;氧化时,又会从仿金镀层的孔隙中泛出来,致使仿金层变色,这一故障频频出现。了解到上述原因,并改用光亮镀镍代替酸性光亮镀铜之后,这一仿金属的变色现象再也未曾出现过。酸性亮

4、铜溶液被氯离子污染某厂有一只容积为 800L 的酸性光亮镀铜槽。一段时期镀出工件的光亮度越来越差,出现白雾状,低电流密度区也不亮,使用的铜阳极表面附有一层粉末状的白色产物,电压也升不上去,只得停产,厂方为此十分着急,笔者应邀参加了上述故障的讨论。现将已查清的故障产生原因并处理结果简述如下。该厂的酸性光亮镀铜液是请人配制的,使用还不到两个月,开始使用时效果很好,镀出铜层光亮细致,电流、电压都正常,使用不到一个月后镀层的光亮逐渐变差,最后出现上述现象,再也无法使用。在讨论会上有人提出配制溶液时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光亮剂的加法不当,也有人提出配制溶液时是否忘了加氯离子,笔者认为以上分析的原因是不太可能的

5、,若是溶液配制工艺有误,那么开始使用时问题即应暴露,而不是使用近一个月后才发郭有宏的博客生变化的,再则,目前所获镀层的症状也不像是上述原因引起的,相反却很像是溶液中氯离子含量过高所致,但氯离子从何进入槽液中呢?笔者从光亮镀铜的生产线上进行逐道的检查,查到氰化铜后的中和槽(又称活化槽) 时闻到了有刺鼻的盐酸气味,经询问确是盐酸,并发现工人操作时把工件从中和槽中取出后即在旁边的清水槽中浸一下就挂入到酸性光亮镀铜槽中去电镀。此清水槽用 pH 试纸测得的 pH 值是 4 8,可见该清水槽中氯化氢浓度是相当高的了。从以上的所见所闻对锾铜槽中氯离子含量过高是可想而知了。为了证实上述分析的可靠性,从光亮镀铜

6、液中取出两烧杯溶液,将其中一只烧杯中的溶液进行除氯处理,在同样条件下两烧杯中镀出的工件进行比较,经除氯处理的一只烧杯中镀出的铜层光亮似镜,而未处理过的一只烧杯中镀出的工件表面仍有一层白雾状产物,镀层不光亮,从以上的试验结果来看,光亮镀铜槽液被氯离子污染是无疑的了。根据厂方要求,随后把 800L 的光亮镀铜溶液进行了除氯处理,恢复了正常生产,并向厂方提出了工艺上的改进措施。亮铜溶液中氯离子用锌粉处理,步骤是:在搅拌下加入 23gL 锌粉,搅拌 30min后再加入 23gL 活性炭,再继续搅拌 2h,静置后过滤。处理之后需补充光亮剂。工艺上的改进措施要求如下。(1)中和槽(活化槽 )溶液改用 58

7、的稀硫酸代替原先用的稀盐酸。(2)工件经中和处理后在清洗过程中要抖动和摇摆。(3)清水槽的水要流动,每天还应更换两次,用静水是不符合要求的。(4)镀光亮铜前增加一道蒸馏水漂洗,以提高工件表面的净洁性。光亮镀铜溶液经处理后三个多月生产一直正常,未曾发生过质量问题。操作说明:(1)吸附用的活性炭要选优质的,劣质活性炭含有氯离子,会造成二次污染;(2)治理方法效果显著,但必须认真、细致,不然有可能引起副作用。酸性铜前的预镀钢铁件酸性镀铜之前必须先经预镀铜或预镀镍,否则钢铁件表面印会被镀铜溶液所浸蚀,出现置换铜层,使酸性铜无法在此基材上正常沉积,不但工件因腐蚀而报废,溶液也会遭到破坏。故预镀层不但要有

8、一定的厚度,而且结合强度要好,并无孔隙、砂眼以及海绵状镀层等露量问题的存在。对于形状复杂并质量上有严格要求的工件还需将预度的电镀工艺改为化学镀工艺。以保证工件的所有表面都能沉上预镀层。酸性亮铜层表面出现橘皮状皱纹某电镀厂的酸性镀铜件有近 20的表面全部或局部呈橘子皮状驹皱纹。厂方对镀铜溶液准备要大处理。其实这一现象问题不在溶夜,因为若是如此,则不可能有的表面完好,而有的出现皱纹。据笔著分析是镀前处理不彻底引起的。为了证实这一估计的可能性,笔者取 l0 块 5cm10cm 的铁板,充分进行前处理后镀铜,镀出铜层表面完好,避免了大处理仍不能睥决的工时、材料等的浪费。这类现象有时确实较难鉴别,如工件

9、表面出现细麻状,待镀层稍厚时变为类似橘皮状,这种情况若遍布于整个工件表面,则极有可能是一价铜的影响及溶液中 M 光亮剂不足等因素引起的,此时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酸性亮铜层表面产生毛刺铜层表面出现毛刺是一价铜干涉的结果,一价铜被水解成氧化亚铜而产生粗糙镀层,有时产生铜粉或海绵状镀层。镀铜层出现毛刺大都是由此而产生的。由于一价铜析出电位比二价铜析出的电位低,于是总是优先于二价铜的析出,从而影响二价铜有规律的电结晶过程,导致上述现象。郭有宏的博客为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涉,在溶液维护上首先要注意如下问题。(1)质量。使用的阳极要选用定点生产的专业厂产品淘使用中如发现无棕黑色薄膜,或局部无棕黑色薄膜

10、则应停止使用。前是含磷量低,后者是含磷量不均匀。阳极要选用含磷量 0103铜阳极,操作时不要移动阳极,以免磷膜掉下来污染溶液。并使工件表面产生毛刺。要保证阳极面积与阴极面积之比不得小于 l5:1,阳极套不萤过厚,以防堵塞(以单层涤纶布为宜)。阳极挂钩与极杠之间接触要良好。(2)镀件需带电人槽。带电入槽可减轻工件浸蚀。出槽时工件未取尽前不要关闭电源,工件与挂具非接触部位也宜经过绝缘处理(3)保证硫酸浓度。硫酸具有降低镀液电位、增强镀液导电能力、防止硫酸铜水解成氧化亚铜的危害,从而减少镀液中铜粉等作用。(4)定期添加适量的双氧水。添加时宜直接加入到槽底并需激烈搅拌。添加双氧水是抑制 Cu+过多积累

11、的有效途径,当溶液中超过 15gL 的 Cu+时,镀出工件即可见有毛刺出现。要注意的是勤加少加,以防光亮剂失效。(5)防止产生置换铜层。对于形状复杂件要注意预镀层的质量,防止由此而产生置换铜层。这一方面特别要注意管状件,管状件内壁预镀铜或镍都是镀不上的。因为工件一进入光亮酸性镀铜槽即会开始与亮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结果溶液中产生大量铜粉,详见反应式:Fe+CuS04Cu+FeSO4此外还存在着铜粉与二价铜离子的歧化反应,这时又会产生一价铜。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把预镀铜工序由氰化预镀铜改为化学镀铜或化学镀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件内壁全部镀上预镀层,才能避免陂酸性光亮镀铜时再出现置换反应。酸性亮铜出

12、现光亮度不足酸性光亮镀铜出现失光,通常多由溶液中光亮剂失调引起,但并非都与此有关。笔者曾遇到这样一起故障,有的在工件的上部,有的在工件的尾部无光泽,而有的部位仍较光亮,该厂工艺员不假思索地正在第二次补加光亮剂。结果,原先不光亮的部位仍是暗淡无光,而原先较亮的部位显得有点发雾。据此情况,建议检查一下阳极板,阳极布置不匀、溶断掉落、使用过久耗尽等都有可能引起工件的部分地区电流密度过小而出现上述故障。经检查确系由此原因引起的,问题也由此而得到解决。酸性亮铜溶液中硫酸含量渐低某厂酸性镀铜是静镀的,施镀过程中产生的一价铜离子得不到氧化,不得不经常添加双氧水。且溶液的分散能力低、镀层粗糙的现象总是改变不了

13、。实际上,用双氧水氧化一价铜的同时会消耗一定数量的硫酸:2Cu+H2O2+2H2S042CuS04+2H2O+H2由上列反应式换算后可知,氧化 lg 一价铜需 81g30的双氧水和 155g 的硫酸。当硫酸浓度低到一定程度时,溶液出现了与一价铜过高时的类似现象,也就是说双氧水越来越不起作用了。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用双氧水氧化一价铜的同时添加其所消耗量的硫酸,不然还会引起铜盐水解沉淀、阳极钝化等不良现象出现。酸性光亮镀铜层发雾发花的六大因素硫酸盐光亮镀铜液的基础成分是硫酸铜、硫酸和市上有售的光亮剂。硫酸铜是供给镀液中的铜离子,硫酸能起到防止铜盐水解,提高镀液导电能力和阴极极化作用,光亮剂则在相

14、应的溶液温度和电流密度的配合下能获得光亮似镜的铜层质量。硫酸盐光亮镀郭有宏的博客铜工艺在电子工业中主要用在印制线路板和镀光亮镍之前的底层,以提高光亮镀镍层的光亮度并缩短光亮镀镍时间。工艺技术上由于钢铁件不经预镀是不能直接镀铜的,故镀铜前、后处理工艺要掌握好。溶液维护方法除上述基础成分之外,还要控制好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和氯离子浓度,且阳极的合理选用,以防一价铜的形成。酸性亮铜溶液中镀出镀件出现雾状、发花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十二烷基硫酸钠含量过低。这时可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予以验证,如未见有所改观则可予以否定。(2)聚二硫二丙烷硫酸钠过高。这时可采取适当稀释溶液并补充适量其他光亮剂,若见

15、有效即可认为是聚二硫二丙烷硫酸钠过高,可按比例予以调整,也可用双氧水来降低其含量。(3)溶液遭到油污祷染。可以用肉眼观察,也可用双氧水、活性炭联合处理,处理后加足光亮剂、添加剂后试镀,确认有效后可按此法进行处理,此法也适用除去溶液中的有机杂质。(4)氰化镀铜前或后工件表面未经清洗干净,有油污或有镀液。(5)配送的电流密度过小。这时可提高电流密度做验证试验。(6)溶液中有铁杂质的存在。酸性镀铜溶液中存在少量铁离子对镀铜层质量无明显影响,这是因为铜的电位较正之故,但当铁的含量过高时也会出现镀层发花,确定原因可通过化验证实。用硫化钠处理氰化镀液中重金属杂质氰化镀铜溶液中加入硫化钠后,溶液中的铅、镉等

16、有害杂质即能沉淀后除去,铜离子本身因为有游离氰化钠的存在,不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但当游离氰化物不足时,溶液中的铜离子也同样会被沉淀。为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在沉淀氰化物镀铜溶液中的金属杂质时首先要补足游氰化物含量。氰化镀锌溶液中加入硫化钠能获得与加入氰化镀铜溶液中同样的效果,但仍不能除去铜。氰化镀银溶液中若混入金属杂质,则不可用硫化钠来处理,否则溶液将会遭到破坏。在利用硫化钠来除去某些氰化镀液中的金属杂质时,溶液浓度宜适当稀释,添加速度要慢,且需剧烈搅拌。氰化镀铜工艺中六点注意事项(1)不宜采用高电流密度,这是因为阴极极化作用是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而增高,从而降低了电流效率;(2)镀液不宜剧烈搅拌,否则溶液中的氰化物易遭到破坏;(3)镀液不宜加温过高,否则溶液中的氰化物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分解;(4)镀液遭到有机质污染后不可用双氧水处理,以免镀液中氰化物遭到破坏;(5)工件入槽时必须充分清洗,以免酸性物质进入镀槽与氰化镀液相遇时产生极毒的氢化氰气体而引起中毒事故;(6)溶液毒性大,工作时有极毒气体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