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谈色论道谈论材料与颜色的联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54007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谈色论道谈论材料与颜色的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年整理】谈色论道谈论材料与颜色的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谈色论道谈论材料与颜色的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谈色论道谈论材料与颜色的联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透明度与颜色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材料会展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且透明度也有所不同。1、材料的颜色当物质(分子或离子)吸收了相当可见光能量 的电磁波后,就会表现出被人眼所能觉察到的颜色。不同的材料由于其物理性质的差异,导致了颜色也不同,在光源提供的能量作用下,构成材料的原子中的电子,发生了以基态到激发态,又以激发态回到基态的跃迁,导致材料选择性地吸收或发射相应特定的光波,从而显示其特有的颜色。同时,不同的金属显色原理也不太相同。1、金属占元素约 4/5 的金属中除金呈黄色、铜呈紫色、铋呈淡红色等少数金属外,其它金属都呈银白色或灰白色的有光泽的不透明固体(汞是液体) 。这是由于金属是由金属键结合成的金

2、属晶体,在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容易吸收可见光的能量而跃迁到较高能级,随即返回到原能级时又以光的形式放出。多数的金属自由电子能够吸收所有波长(频率)的可见光, 吸收后又把它们几乎全部反射出来。所以, 绝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或灰白色。如果对某种波长的光吸收程度较大,对其它波长的光吸收程度较小,金属就有特定的颜色。当金属为粉末状态时,金属晶面非常杂乱、且晶格排列得也不规则、所有被吸收的可见光辐射不出去,所以,绝大多数金属在粉末状态时为黑色。2、非金属单质在非金属单质中分子量越小颜色越淡。这是由于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电离能逐渐减小, 使原子的外层电子容易被激发。因此原

3、子对可见光频率较低( 波长较长) 的那部分光的吸收率由到下逐渐增大。而对可见光中频率较高(波长较短)的那部分光的吸收率逐渐减小。3、无机化合物我们知道,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只能吸收频率较高的紫外线光区的光,而不吸收可光区的光。因此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一般是无色或白色固体。当化合物的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相互发生极化作用后,电子云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并表现出一定的共价性,当化合物的共价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吸收一部分有色光,使化合物呈现一定的颜色。随着化合物共价性的增强,吸收可见光的范围增大,化合物的颜色逐渐变深。其共价性取决于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极化力及变形性。离子的极化力及变形性大,则化合物共价性强,

4、化合物颜色深。4、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大都是以共价键结合的一类化合物, 全部由 键组成的饱和有机物分子,其构较牢固, 激发电子所需能量较高,所以吸收的光波是在频率较高的远紫外区,这就决定了由 键形成的饱和有机物是无色的2、材料的透明度物质对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弱的一种量。某种物质不透明度大就是指该物质对辐射的吸收能力强 通常也就说这种物质对辐射是不透明的。为了定量地描述物质的不透明度 习惯上采用的是吸收系数(见恒星大气的吸收和散射 )一般还采用对频率作某种加权平均所得到的平均吸收系数(见辐射转移理论 )作为不透明度的量度。物质的不透明度可以由多种元过程引起 在不同物理条件下起主要作用的元过程是不同的。此外 对于电磁波谱的不同波段例如射电红外线可见光X 射线和 射线等波段 不透明度应由对应波段所特有的吸收机制来确定。参考文献:1 北京师范大学等合编无机化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 王秀莲,胡希华浅谈物质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J化学教学 ,2000(2): 44-463 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物质结构与颜色关系浅析 邓峰钱扬义 2006-085 物质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杨莹 2007-116 百度百科 不透明度 词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