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口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362577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口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口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口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口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口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口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下册《口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例名称:口技第2课时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七年级 执教教师:王丽华课题名称研究目标通过朗读文言文来感受文字表现力教学目标提升朗读;深化品析(品字及体会文章正侧结合的手法);强化背诵重点读出口技表演的精彩,背诵第四段。难点品读课文,感受文字的表现力及文章正侧结合的手法。教材分析口技是一篇文言文。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艺术的魅力。学情分析这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一时期,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一些文言文,有了一定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另处,

2、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问题设计结合第四段中具体内容,从修辞和用词上来感受口技表演的魅力和文字的表现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检查复习总结屏示:一解释划线字词的含义1.会宾客大宴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妇抚儿乳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5.虽人不能名其一处也6.两股战战,几欲先走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二选择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意义相同的选项( )A.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B.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C.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D. 于厅事之东北角 崩倒之声 2.下列划线字词意义古今用法没有变化的一项( )A. 两股战

3、战,几欲先走B.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口技人坐屏障中 D. 虽人有百手三翻译句子: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 抢答划线字词含义2齐答选择题3动笔翻译句子4订正答案5总结文言文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1. 字词含义要记牢2.分类整理不可少3.准确通顺方为好(翻译)读“妙”1.首先要求正确朗读:读音准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2.接下来,学习流畅的朗读: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轻重:1.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缓急:1.撤屏视之,一人、一桌

4、、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朗读第四段,恰当处理轻重缓急1.自由朗读第四段2.小组分工合作,朗读第四段1. 学生自由朗读2. 学生齐读3. 个别试读,自评,互评4. 师范读5. 小组分工合作朗读第四段6. 全班分男女生合作朗读第四段1. 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口技表演的精彩2. 培养文言语感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品“妙”结合第四段中具体内容,从修辞和用词上来感受口技表演的魅力和文字的表现力。 请仿照下列句式,用“以为妙绝”中的“妙”字来造句。例如: “妙”在“变色”一词,它写出了听众惊慌的神态,说明听

5、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中而不能自持。 “妙” 在“ ”一词,它写出了 学生结合第四段中具体内容来说话1.培养学生从修辞和用词上来感受文字的表现力,2.了解正侧结合的表现手法。 背“妙”背诵第四段,不错不漏!2分钟限时背!1. 自由背诵2. 齐背培养语感,进行文言积累课堂片段实录师:本文描述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其中第四段失火救火的场面,是全文的最高潮。请大家结合第四段中具体内容,从修辞和用词上来感受口技表演的魅力和文字的表现力。请仿照例句,用 “妙”字来造句,生1:妙在“百千”中一词是说很多声音都同时发出。师:都有哪些声音呢?生2:妇人大喊起火的声音,丈夫喊的声音,两个儿子一起哭的声音,师:

6、还有哪些人也在喊起火了?生2:有可能是卖布的,做早点的,打更的师:我们一起来试试,用自己的嘴来模仿这些声音,来,看看自己能模仿几种声音,能同时模仿几种声音?生模仿。师:大家模仿之后有什么感受?生3:表演的人太厉害了师:是的,文中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叹为观止,除了直接描写表演,作者还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术?生4:老师,我找到了,文章还写了听众的反应,“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生5:这里是间接的描写口技表演,意思是口技表演太好了,听众都吓倒了:师:像本文这样,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的,我们称之为正侧结合的手法。教学反思本课的研究主题是通过朗读文言文来培养学生语感,并达到感受文字表现力的目的。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文言并重,言意共生,如果只注重课文意思的梳理,就漠视了文言文作为我国文化经典中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的表现力和独具匠心。本课的教学以读为突破口,从正确的朗读到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难度适当,在朗读中学生能通过这些轻重缓急的处理,来表现文章口技表演内容的精彩。尤其是小组分工合作环节和全班分男女生合作环节,学生在处理朗读细节时,虽显稚嫩,但夸张而可爱,学生参与朗读的热情很高。因此,语文课的学习,加入恰当的朗读训练,会在培养学生语感、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加学生成就感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