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359271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岑溪市第七小学:李东兰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酸”等九个生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多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写好带反犬旁的生字。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运用字理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写好带反犬旁的生字。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生:喜欢! 师:出示一串葡萄,这是什么? 生:葡萄。(随机学习生字“葡萄”,注意读准轻声。) 师: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 生:葡萄是甜的。师:可是狐狸却说它是酸的

2、,想知道怎么回事吗?生:想 师:板书课题:17酸的和甜的生:齐读课题,认识生字“酸”,读准字音(平舌音)师:大家想不想读读这个故事呢?生:想 师:请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下面的树叶。开始吧!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葡萄园里。葡萄园里有许多可爱的字宝宝想和同学们见面呢!看,它们出来了,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课件)二、教学生字。谈话导入,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1、生字闯关第一关:我会拼我会读。 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生字读音,注意读准字音。 师:好,刚才呀,老师看见xx同学读得非常认真,我们听他来读一读好吗? 生:好!生读。 指名读,派小老师领读

3、,纠正读音后齐读。 师: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生字的读音(。如:“串”读翘舌音,也是后鼻音,还是三拼音节等。)师:来,老师考考大家,我们开火车,好吗? 生:开火车读2、生字闯关第二关:组词造句我最棒(1)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比赛组词,看谁组得多。如:告(告诉)(告别)(告示)、(2)用你最喜欢的一个词语来说一句话。 (3)小结。3生字闯关第三关:我会认清字形。 师:字音读准了,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引导学生认识生字的偏旁、结构和笔顺。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加一加:果+页=颗 换一换:拆诉 猜字谜识记: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想象:“兔”字的偏旁是“”,表示兔子的头部,中

4、间的“口”表示兔子的身体,“丿”和“乙”表示兔子的两条腿,最后一点表示兔子的眼睛运用字理识字:串、狐、狸、猴例:师:我们一起来识字,这是什么?(出示“一串葡萄”)生:一串葡萄 师:对,这就是词语“一串葡萄”。把这个词语读两遍。 生:一串葡萄、一串葡萄 师:翘舌音“串”再读准确些。 生:一串葡萄 师:(出示图片),这是一串葡萄吗? 生:这是一颗葡萄。 师:(出示图片)这是一串葡萄吗? 生:这是一堆葡萄。 师:对,这才是一串葡萄!(出示一串葡萄)课文里面说“一串串葡萄”是指什么呀? 生:是指葡萄树上有很多很多串葡萄,不止一串。(教师分别出示“一颗葡萄”、“一堆葡萄”和“一串葡萄”的图片让学生辨读不

5、同量词的词语)。师:(指导学生看实物图)一串葡萄的“串”为什么是两个“口”字中间加“丨”?为什么说“一串葡萄”? 生:讨论(小组代表解说了“口”像葡萄,“丨”是葡萄的枝把一颗颗葡萄接连起来的意思。) 师:除了可以说“一串葡萄”,还可以说“一串什么”?请你们想一想。 生:一串珍珠 师:为什么说“一串珍珠”?(小组代表说自己对“串”字形义的认识:“口”像珍珠,“丨”似穿珍珠的绳子。教师提示“串”可泛指穿起其它的东西。) 生:一串鞭炮生:一串羊肉串 生:一串钥匙师:仔细观察一下,里面有没有相同偏旁的生字?生:有,“狐狸猴”这三个字。师: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字?为什么这三个字都是“反犬旁”呢?请看老

6、师出示反犬旁的字理教学: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师:“犬”字的甲骨文和金文横着来看,就像一条狗在跑,做偏旁时我们是这样写的“犭”,表示与动物有关。师:“反犬旁”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生:大多与动物有关。师:举例说说你们见过的哪些字还带有“反犬旁”生:猫、狗、猪、狼、狮(通过“反犬旁”的字理教学,让学生积累了很多有关这个偏旁的字)师:我们把这些生字新词放进课文的句子里,你会读吗?(课件出示)生:个别读,齐读。师:小结。4.生字闯关第四关:我写的字最漂亮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他们是谁?生:(齐)狐狸猴兔。师:再来一遍。生:狐狸猴兔师:读得真好。请仔细观察这四个字,你发现什么了?请你说生:它们

7、都有相同的偏旁“犭”,跟动物有关的都是反犬旁。师:那“兔子”的“兔”呢?他也反犬旁么?生:不是。师:那兔子也是动物啊。所以说许多表示动物的字都带反犬旁,但不是所有表示动物的字都带反犬旁。师:很好,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些什么?生:“兔子”的“兔”字有一点,写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师:对,你有一双亮的眼睛!那个点就像兔子的眼睛一样,千万别把兔子的眼睛给弄丢了。很好,你想说什么?生:不要把“兔”字写成“免”字了。师:很好!你也有一双亮的眼睛!生:我要说“狐狸”的“狐”右边那个“瓜”字那里也有一点,不要写成“爪子”的“爪”字。师:对,还要注意“猴子”的“猴”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生:“猴”字的右边不要

8、写成“时候”的“候”。师:请大家注意观察,“猴子”的“猴”和“时候”的“候”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在哪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起说!生:时候的“候”中间有一竖。师:那猴子的“猴”有没有竖?生:没有。师:那要记住,千万别给加上去了。现在我们一起重点学写“狐狸猴”和“兔”这四个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狐狸猴兔”这四个字的写法。)师:下面请小朋友在你们书后的田字格内,认认真真地写这四个字(狐狸猴兔),看谁写得好。注意写字的姿势,头正,腰直,脚放平。一拳,一尺,一寸高。 请四名学生上台练写。老师巡视课堂,及时指出学生书写中的错误并加以纠正。(重点指导反犬旁“犭”的写法)评议,展示,鼓励。小结。三、总结全

9、文,布置作业1、总结全文2、布置作业:用生字本抄写生字。板书设计:17酸的和甜的加一加:果+页=颗 换一换:拆诉 猜字谜识记:一口咬掉牛尾巴。(告)想象:兔 运用字理识字:串、狐、狸、猴教学反思:我们农村的孩子,家庭文化较低,回到家里,很少有家长会辅导孩子学习的,所以,教师只能尽量利用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要让学生有收获,课堂教学必须能吸引学生,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低年级的孩子生性好动,集中注意的时间短,如果能在这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如果能把短时间注意变为长时间注意,那我们的教学将事半功倍。所以,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用游戏的形式辅助教学,我把学习生字的过程设计为几个

10、闯关的环节。每一关都以比赛的形式展开,孩子都是好胜的,谁也不甘落后,从一开始我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所以都在后面的闯关中,孩子们报以了极大的热情,读说写各个环节都是你争我抢地回答,交流。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们的教学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一开始课前交流时,就直接出示“葡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葡萄”是形声字,而且考虑到这两个字不能分开使用,因此,没有把它们分开进行教学,而是整体

11、认读、识记。告诉学生上面的草字头就像高高的葡萄架,下面的部分,就像沉甸甸的葡萄。这样,学生对生字有了大致的轮廓和印象。“串”是象形字,我引导学生从像什么的角度去识记,我向学生提出来这样的一个问题:“串”为什么是两个“口”字中间加“丨”?为什么说“一串葡萄”?学生经过合作讨论得出了结论:“口”像葡萄,“丨”是葡萄的枝把一颗颗葡萄接连起来的意思。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和一串串的事物的样子联系了起来,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象形字的特点,初步学会象形字的识记方法。在识记“猴”、“狐”、“狸”三个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三个生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出示反犬旁的字理教学:“犬”字的甲骨文和金文横着来看,就像一条狗

12、在跑,学生自主学习得出:反犬旁“犭”爱和动物交朋友,但不是所有表示动物的字都带反犬旁。 这种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字的最佳手段。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思考,乐于钻研教材,就一定能根据生字的特点,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找到识字教学的立足点,准确把握学习生字的时机。让生字教学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成为学生乐于学,老师乐于教的内容。再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完善,值得自己好好思索的地方:1、 激励评价的语言应更丰富:好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上,不够中肯及时恰到好处,语言有些贫乏,在以后教学中有待进一步丰富。2、书写指导时“学生上台练写”这个环节未能很好展开,教师范写太慌张,今后要加强练习。3、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要注意,比如说:过渡语讲得不够精练,有些绕口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