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羚羊山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359219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羚羊山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羚羊山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羚羊山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羚羊山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羚羊山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课文:羚羊木雕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姑溪初级中学 汪茂吾第二课时课文内容研讨:讨论下列问题,要提炼观点,做出有理有据的分析。1.你是怎样认识围绕羚羊木雕发生的这场矛盾的?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鼓励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如万芳的妈妈说:“你怎么呢?”据此设想:“我”妈妈如果委婉地去跟万芳的妈妈说这件事,劝万芳妈妈不要责怪万芳,好好跟万芳说,万芳就能主动把木雕还给我,这样既可保护孩子的感情,又可以让孩子更懂事。】2.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包括大人在内,有事要同人商量,尽可能地考虑周全,消除隐患,就能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假如当初父母讲明白

2、木雕的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把它送人,再则女儿事先征求父母的意见,也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3.本文叙述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表现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行为处世的观念冲突,反映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教育的问题。但从不同角度探究,文章主旨各不相同,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示例赞美少年朋友真诚无私的友谊,告诫父母理解子女,尊重他们的友情和人格。批评大人们重财轻义的思想,告诫父母要尊重子女的感情。家庭成员之间,包括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彼此的理解、尊重和情感的交流。】课堂辩讨:1.确定辩论议题: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处理这件情?友谊和钱

3、财孰重孰轻,应怎样正确对待?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会怎么处理?父母有了错误缺点时,孩子应该怎样对待父母?2.按学生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3.就辩论中双方的观点、理由、态度、方法进行点评。.课堂小结:一件围绕羚羊木雕而引发的平凡的家庭小事,却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方面是少年世界的友爱、友情,另一方面是成人世界既有对子女的疼爱深情,又有因事情的不当处理对孩子人格和友情的伤害。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提出一个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大问题。现实中让我们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馨!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以上为第二课时)附: 板书设计(一)故事情节第一部分(1 16)“查问木雕” 写爸妈为了羚羊木雕而伤害了“我”的心。第二部分(1723)“赠送木雕”写“我”和万芳的真挚的友谊。(插叙)第三部分(2425)“强迫取回木雕”用奶奶反衬爸妈,暗寓对父母的批评。第四部分(2638)“永远友好” 写“我”讨回木雕的过程和痛苦心情。(二)人物形象妈妈:重财轻义、生硬固执爸爸:深沉、冷酷奶奶:明白事理“我”:重情、软弱万芳:仗义、明理万芳的妈妈:严厉、泼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