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340594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教案一、教材分析:四个太阳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阅读课文,语言简洁生动而充满童真,课文简析明了,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因此,教学中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创新悟情。内容浅显易懂,课文语言简练,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二、设计意图:四个太阳这篇课文围绕“动脑筋,有创新”设计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就是一种创新,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创新精神,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少讲解多感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2、善于创造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阳、光”2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学习识字、感悟、交流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的美好愿望和善良人格。四、教法、学法。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课文图片、苹果生字卡片等,创设课文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美丽的画面的引领下,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朗读的欲望,更加深入、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3、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五、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六、难点: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心愿。七、课前准备:四幅放大的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1.今天,看同学们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得这么好,太阳公公也赶到我们班,给我们讲个他们家族的故事,故事名字就是后羿射日。2.老师带来了一位小画家画的四张画,你们看:(出示四幅图)。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是呀,小画家为什么把太阳画成了不同的颜色呢?请同学们快快到18课中去找找答案吧!(出示课题)。齐读。二、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4、。2.小黑板出示生词,检查生字读音。a.指名教读。b.自由认读。c.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d.去掉拼音,随机抽读。3.记忆生字。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还没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三、指导书写“太、阳”“因”“为”“校”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2.出示“圆”“因”“为”“脸”,指导书写。a.口头组词,理解字义。b.指导观察字形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c.指导书写。师范写,生描红,书写。重点指导“为”的笔顺:。d.评议写字情况。四、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一读课文,然后猜一猜这四幅图分别画的是哪一个季节?

5、用上课文中的词句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汇报交流。随机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3、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并帮学生理解到处。 (1)指名读(“绿绿的太阳”,读得可真好?你喜欢吗?想不想读?)-指名读。(2)这绿绿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3)是啊,夏日,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把大地都烤热了(出示“夏日炎炎”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烈日当空时的感受和愿望)假如有一个绿绿的太阳那该多好啊!那么大地将是一片清凉,多舒服啊!小朋友,你们感到舒服吗?愿不愿意通过朗读把这舒服的感觉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4)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到丝丝凉意,我也想读读,谁愿意和我一起读啊!(齐读第一节)(5)仿句练习。绿绿

6、的太阳照着高山,高山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街道,街道( )。 绿绿的太阳照着田野,田野( )。 绿绿的太阳照着校园,校园( )。五、作业。 1、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仿句练习.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所以,这节课一上课,我首先巧妙地利用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创设出情景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一看到这四幅图,就马上举手问:“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小画家为什么要把它画成不同的颜色呢?”“是呀,赶快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7、!”学生立刻有滋有味地读起了课文,这是我引导学生第一次读课文,并要他们从课文中找有关的词句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目的是让学生去触摸,去感受语言文字。 接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找优美的词语来赞美四季,引导学生与文本第二次亲密接触,并从中能积累一定的词汇,以至于在后来的学习中学生的口中经常会冒出“清凉的夏天”、“温暖的冬天”、“香甜的秋天”、“多彩的春天”可见,这样的积累落到了实处。 然后,请每个学生自己练习朗读全文,朗读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多练习练习,边练边想怎样才能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这是引领学生第三次与文本亲密接触。最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朗读交流,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读一读自己喜欢的

8、那个自然段,小组中的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听了以后说说这个同学读怎么样,这项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合作意识。 记得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本课伊始,我就设计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创设了这样好的课堂开头,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了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到主动接受新知识。 2、 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创造潜能 只有开放,才有搞活,只有开放,才有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语文的课堂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为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知识底子、自己的生活积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边性和复杂性。又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后劲。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试图在活动化的教学时空里,让学生学习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给师生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提供激发想象、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目标的空间,让学生生活在彩虹般绚烂的想像王国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