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读后感初中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531014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与黑读后感初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红与黑读后感初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红与黑读后感初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红与黑读后感初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红与黑读后感初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与黑读后感初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与黑读后感初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与黑读后感初中 红与黑是一本著名的外国名著从反面告诉了人们这个社会是一个花花绿绿、充满爱情与陷阱的社会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红与黑初中读后感希望您能有收获 红与黑读后感初中一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 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 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 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

2、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 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 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 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 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 但是于连的两次爱

3、情最终还是失败了 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 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 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 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

4、页的篇幅细致描写 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 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红与黑读后感初中二 于连索莱尔的命运时时刻刻牵动着我 综观他极其短暂却满是波折动荡的年轻生命流淌着太多矛盾和复杂 对此人们可以作出很多评判是个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一个野心家的毁灭;一个反封建斗士的牺牲等等 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 就我以为说于连是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

5、错但不如说他是个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为确切些 自然这种歧途不是简单地采取了某种有背社会道德的手段而是来自他心灵更深处的矛盾本质 于连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 他虽出身卑贱却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有着杰出的智慧所以他日后能厕身在所谓的上流社会中 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是困惑着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也同样困惑着我们的于连 在他心目中幸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只是在他的心计在他的警觉他的一个又一个的“作战计划”及其实施当中 他为第一次摆脱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为德莱纳夫人面前履行“某种责任”而幸福为骄傲的玛蒂尔德在自己面前屈服而幸福为一次次地发迹而幸福得要命 他渴望幸福渴望飞黄腾达他发誓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

6、为此他制出了一个又一个“作战计划”使出各种虚伪手段他超人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 但他毕竟是个好苗子所以在每每幸福之时他又会扪心自问深深自责 因此他的计划总会漏洞百出总会让人怀疑 我们不难发现于连在这种幸福的标准是以社会和他人标准为标准追求他人和社会的承认 实质上他并没有获得多少快乐和幸福反而使他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仅仅是感到“快乐的到了极点”兴奋地跑来跑去一种“野心家实现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激情而已剩下的是想着紧接着应该在制定一个计划 这些所谓的幸福仅仅是表象而已于连为了表象而牺牲了本质 当他以为德 莱纳夫人的一封信断送了他的幸福时他想到了报复最终被投进了监狱 在狱中反而使他从社会的束缚解脱出来获得了

7、自由 他卸下了往日一切伪装和面具找到了的自我也找到了本质的幸福 他放弃了逃跑和上诉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朋友坦然地面对死亡 对于于连的爱情我们同样怀着强烈的兴趣 因为于连的成功幸福既而毁灭都与他的爱情紧密联系着的 他的两个恋人德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伴着短暂而奋斗的一生所以不妨分别来看看于连与两个恋人的恋情 于连和德莱纳夫人的爱情始于于连对她的诱惑 起初他只是在履行所谓的“责任”这是一种对贵族老爷的报复一种虚荣的满足 但是德 莱纳夫人的善良、淳朴、温柔深深地打动了于连 一段时间他疯狂地爱上了德 莱纳夫人 可惜这颗爱心又很快被种种野心占有了直至最后才又复燃爆发 而于连和玛蒂尔德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征服和

8、反征服的关系谁征服了对方就会让对方受到情感上的折磨 玛蒂尔德出身豪门贵族且追求理想不甘平庸才思敏捷 所有这些都吸引着于连 而玛蒂尔德对于于连的爱情更多地缘于于连在她骄傲面前不屈服不屑一顾 这在于连接受科拉索夫亲王的建议这一段有趣的故事中表现得犹为突出 可以说是嫉妒和寂寞使玛蒂尔德疯狂地爱上了于连 最终于连还是投入了德 莱纳夫人的怀抱而拒绝了玛蒂尔德 这多少让人要为后者鸣不平毕竟她置自己的名誉而不顾毕竟他不顾一切地为于连的获释而奔走 但这种爱却不是自然的流露 而于连对德 莱纳夫人的爱却是自然地 同她在一起于连会感到自由平等和独立 这也是司汤达本人所说的“头脑的爱情”和“心灵的爱情”之别吧 于连的

9、取舍正是司汤达本人的取舍 同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司汤达在写完红与黑后认为在五十年后才会有读者 他盼望着读者能解其中味并声称他的作品是献给少数幸福的人的 在写完了这点小体会后回过头来我不禁又问自己我是那少数幸福的人? 红与黑读后感初中三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 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 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

10、多疑 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 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 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 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 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 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 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 在那段时期他与德 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侮辱 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

11、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青睐和宠幸 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 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 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 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 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