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30367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讲教师:漳浦县深土中心学校蔡文玉指导教师:漳浦县深土中心学校魏聪辉一、教学内容: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共有五幅图,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后又看见桃子、西瓜、小兔,见一个爱一个,扔下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告诉了学生如果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的道理。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

2、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是七岁,还处于好动阶段,有意注意维持不久。学生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四、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学会迁移运用。2、 理解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能够正确区别“掰、扛、扔、摘、捧、抱、追”等动词。3、 能正确朗读故事,并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并从故事中懂得做什么事都应一心一意。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小猴子下山一事无成的故事里,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的道理。难点:理解描写小猴子动作

3、的词语,能够正确区别“掰、扛、扔、摘、捧、抱、追”等动词。六、教学方法教法:情境创设法、脉络梳理法学法:自主学习法,抓关键信息,结合插图把握故事;同伴交流法;情境练习表达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猴子头饰、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的图画卡片八、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复习第1、2自然段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他在下山玩耍的过程中路过了几个地方,还看到了许多好吃的,他心情怎么样,做了些什么,有哪位同学还记得呢?(板书:18.小猴子下山)指名生回答。(板书:又大又多的玉米 掰 扛 又大又红的桃子 扔 摘 捧)(二)精读故事,收获启发1、学习第3、4自然段(1)师出示自学问题

4、:自己读一读第3、4自然段,看看小猴子又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又做了什么,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2)生自主阅读思考,与同桌轻声交流。(3)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在此过程中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又大又圆”和“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的意思。通过动作演示,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抱”的动作。在学生交流小猴子看到西瓜和小兔子想法时,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体会小猴子毛手毛脚、干什么事情都不专心的性格。(板书:又大又圆的西瓜 抱 蹦蹦跳跳的小兔子 追)2、生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故事结局:小猴子没有追到小兔子,以前的东西也都被它扔了,他只好空着手回家了。3、回顾全文,交流收获(

5、1) 同桌交流:对故事中小猴子的认识,它最终为什么会空手回家。(2) 指名学生谈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师引导学生要密切结合课文的内容,从小猴子一次又一次扔东西中感受到它做事情没有目标,不够专心,半途而废从而一事无成。(板书:不专心 要一心一意)(3) 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有没有做过类似小猴子下山的事情。(例:在写作业的时候,先写语文作业,写一会儿又去写数学作业,数学作业没有写完又去画画,结果什么作业都没有写好。)4、故事拓展,练习表达(1) 情境创设:小猴子回到家后把下山的经过告诉了猴妈妈,猴妈妈听了会怎么对小猴子说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扮演猴妈妈,教育教育小猴子吧!(2) 同

6、桌分别扮演小猴子和猴妈妈,练习对话。(3) 指名学生或师生共同情境表演,师生共同评议,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并模仿猴妈妈的语气。(三)巩固动词学习,情境表演1、巩固动词学习(1)师过渡:这篇故事中对小猴子的描写生动有趣,作者用很多词语描写了小猴子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习下。(2)师指导“掰、扛、扔、摘、捧、抱、追”的读音并示范动作。(3)师表演动作,生猜是哪个词;生表演动作,师生共同猜词。(4)师说词语,生表演动作,生说词语,师生共同表演动作。2、学生练习讲故事(备)(1)生自主阅读故事,练习讲故事。(2)指名学生上台讲故事(戴上小猴子头饰,师摆放好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的图画卡片),师生共同评议。(3)师适当指导:注意在讲故事的时候语言表达要完整,表演好小猴子的动作。(4)再次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四)课堂小结1、师生齐读儿歌回顾全文2、师小结:同学们,故事中的小猴子由于做事情没有目标、不专心,半途而废最终却两手空空,在妈妈的教育下,小猴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过了几天,它将再一次下山,这一次的故事会如何发展呢?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编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九、作业布置 发挥想象,续写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十、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