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30081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结、只、空”会写“块、非”两个生字。能力目标:利用动作演示理解“掰、扛、扔、抱、捧”等词,选词说话;理解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读懂故事内容,说出故事情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应该一心一意,有始有终。教学重点: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蹦等动作词。难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教具准备: 卡片、磁扣、课件。一、复习引入,引生入境:师:小猴子们,你们还记得上次下

2、山都看到了什么吗?教师依次出示玉米 桃子 芒果 梨等图片,学生用两臂交叉和围成圆圈表示正误,教师同步贴图,把出现过的图片贴在黑板边缘(不按顺序)。师:那这些字宝宝呢?看看还认识吗?(出示认读字)生齐读,开火车读。师:那这样呢?(出示包含认读字的词语)男女生对读(纠正“结”的读音,讲解意义:长出来)师:小猴子们读得真好!那你们还记得昨天下山的时候发生的事吗?二、抓重点段落,品词读句 (一)自读课文,回答问题(课件出示问题:小猴子下山时先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是怎么做的?当时心情怎么样?) 哪只小猴子来说一说下山的时候你先看到了什么?生答:我先看到的玉米当时我可高兴啦。(提示学生

3、把话说完整) 师:那请一只小猴字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下这句话吧!你会掰吗?你会扛吗?掰一掰(讲解两手分,理解会意字)、扛一扛。其他小猴字学一学。师:小猴子走出玉米地又到了哪里呢?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是怎么做的?当时心情怎么样?你会摘吗?捧着往前走吧!师:那请一只小猴字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下这句话吧!读的时候做出动作,其他小猴字跟着学一学。师: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回家了吗?看见了什么?怎么做的?小猴子现在的心情还是高兴的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学生总结小猴子最后一无所获的原因:三心二意 没有明确的目标。三、阅读积累,拓展提高出示图片,小猴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玉米?又大又多(生齐读)什么

4、样的桃子?又大又红(生齐读)什么样的西瓜?又大又圆(生齐读)讲解“大”、“红”、“圆”、“多”等字是同一事物两方面的特点。出示小棒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又细又长、又短又粗等词师:刚才小猴子们边读边做动作,那么你们都是看到哪些字做的动作呢?用三角形把这些字圈出来。谁找到了用手做动作的字?是什么偏旁的?用脚做动作的呢?师:你们找的真准,老师要奖励给你们一个小游戏,哪只小猴子想参加?请同学把动词贴在对应的图片下面,纠正顺序,理清文脉。师:谁能用其中的一个字说一句话。(培养学生准确运用动词,说一句完整的话。)四、课间休息,教学生字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你们的小嘴真灵巧,把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活动一下,老师看看你

5、们的小手是不是也这么灵巧。(出示儿歌“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边读做手操。)教学生字“非”、“进”1生观察生字笔画特点及占格;2师范写;3生仿写;4展示;5修改。五、课堂小结,回归目标小猴子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六、课堂作业,语言训练想一想,小猴子第二天下山会怎么做呢?生:“小猴子第二天又下山了” 六、教学反思 教育最美妙的境界,莫过于有心而无痕。学习的本质对于孩子而言应该是轻松愉悦的身心发展过程,凡是使孩子感觉到痛苦乏味的课堂,必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直观、形象的内容形式是最能调动起他们兴趣的,有了兴趣即便没有老师的督导他们一样能够学会

6、、学好。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的内容是比较吸引孩子的,因为小动物和孩子们似乎有天生的亲近感,童话一样的故事情节,孩子们读起来很感兴趣。而且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的结构类似,也比较简单易懂,教学的重难点就是“掰、扛、摘、扔、捧、抱、追”这几个动词。学习课文之前通过对同学们使用“小猴子们”的称呼,使孩子们进入情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引导孩子根据课文内容做动作,借此体会动词意义,产生形象记忆。在创设的情景中,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形象生动地表演,大家一下子就准确地理解了课文中几个重点动词的意思,而且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原本的教学难点也就轻松解决了。整个40分钟课堂,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很少出现走神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贴动词、对比小木棒等环节加深语言运用理解。对于几个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几个动词说一句话,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等环节的设置不仅加强了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放飞思想,展开想象,深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一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