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9935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被视为第一生产力,而以发展、应用、传播科学技术为使命的科技工作者,其社会责任尤为重要。任何事物多有两面性,正确的价值观会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错误的价值观会让人误入歧途。本文结合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现状,分析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何以可能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科技工作者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关键词:科技工作者;科学技术;社会责任科学技术是科技工作者工作的产物,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现代科学技术并非只给人类带来福利,我们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危害。机器的生产使人们的劳动更具有

2、了效率,却也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人类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很多科学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性生命,而人的生命却化作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和现代贫困、衰退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转而也将目光放到了健康、环境上来了。全球气候变暖,核武器,转基因食品,这一系列的问题挑战着人们的心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引发了人们对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的思考。科技工作者其实只是赖以科学知识和能力谋生,只是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对社会的影响更大,尤其是一些重大发现,他们更需要明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一、当代科学技术带来的新问题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以特有的伟力为人类大量谋取福利。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使人类愈益依赖高新科技来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就它的积极意义来说,它确实为人类带来了福祉。然而现代科技并非只意味着幸福、享乐和希望,它也给人们带来了忧愁、痛苦和危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作用,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可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

4、背景下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性生命,而人的生命却化作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和现代贫困、衰退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不幸的是,马克思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这种描述,至今,仍完全符合社会实际。我们知道,反应堆技术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工业化应用,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能源,为解决能源短缺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持。然而,因各国扩军备战的需要,逐渐将之推向战场,杀害了许多无辜的生命。日本战前用中国人做细菌武器试验,二战中又对中国实施大规模的、残酷的细菌战、化学战,令大家至今还心有余悸。新千年初频频发生的黑客袭击事件,再一次惊醒人们关注网络的安全。据19

5、99年的资料,全世界每20秒发生一次黑客袭击事件,美国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损失也多达数亿。信息污染、信息虚假现象也相当严重,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绘制,又提出了基因隐私、基因歧视、基因改良等伦理问题,在新的世纪,生命科技和信息科技的发展,有可能导致更全面、更深刻的科技伦理的冲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曾天真地相信,科学技术结出的果实总是甜的,是给人类带来福祉的。谁曾预料,科学技术也结出一些苦果,给人类造成灾难!是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然而在近期,它的负面效应变得更加突出。由于科技应用后果的严重性,使得人们展开了对其责任的追究。二、对“价值中立观”的再探讨在

6、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相信科学是价值中性的:科学知识(纯科学)不反映人类的价值观,科学活动的动机、目的仅仅在于科学自身,不参与个人的价值,科学理论不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科学家不对其成果的社会后果负责。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只有那些由经验的语句组成,摆脱了主观和价值因素的能借助于数学公式和进行严格逻辑推理的具有精确性概念和稳定实体的有用知识才是科学。于是人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因素往往被排除在科学之外,科学被看作建立在事实和逻辑基础上的客观知识,它不受价值的影响,也无善恶之分,是价值中性的。如马克思韦伯视科学为工具理性,并从科研机构的科层制要求出发,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做出工具合理的行为,通过进行

7、计算去选取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通过服从进而控制外在世界,因而他主张科学家对自己的职业的态度应该是“为科学而科学”,他甚至断言“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科学价值中性论”在某种意义上、某个特定范围内似乎可以成立,至今在学术界仍有影响,并常常被用来作为拒绝考虑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的挡箭牌。这种论述在一百年以前或许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可,因为那时其负面影响表现得还不是很突出。但是,在今天“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大科学时代,科学在工业、军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科技在各国都已成为国家的行为,价值中立的纯科学思想的基础不复存在。“纯科学”概念已被相应的“

8、基础科学”所代替,纯科学已不足以代替科学整体。现代科学已成为一种社会事业,科学家一般都从属于某个机构或组织,“为科学而科学”的清高和超脱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科学的社会后果及自己的社会伦理责任。科学家已不再是一个社会的局外人,他们的科学研究已与社会紧密结合,他们不再被允许沉溺于他自己个人的嗜好。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科学家作为一个专家、顾问、发明家甚至决策者,已经成为一个中心人物了。这种科学的政治化已影响到一个科学家是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只管耕耘,不管收获,还是贡献于发展人类知识的伟大事业,亦或为雇主和薪金而卖力。“科学家对高尚目标的献身,保护了他的纯粹,捍卫了他个人的正直”。这表

9、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正确对待它对于每一位科学家来说已是迫切的需要。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社会后果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再也不能漠不关心。1945年原子弹科学家致美国战争委员会的报告就反映了科学家这种责任的思考:“过去,科学家可以不对人们如何利用他们的无私发现负直接责任。现在,我们感到不得不采取更主动的态度,因为我们在发展核能的研究中所取得成功充满了危险,它比以往所有发明带来的危险都要大的多”,他们感到有责任“就因原子能利用而导致的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问题对公众进行科学教育”,并且相信,致力于民众教育,让他们广泛了解科学所带来的潜在危险性,是所有科学家的责任。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还在

10、各种场合就科学家的责任开展了广泛的讨论,其中著名的有1957年以来的帕格沃什会议,1975年的阿西洛马会议等。前苏联科学家谢苗洛夫在第十次帕格沃什会议上指出:“科学的社会功能越大,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一个科学家不能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生物学家或社会学家。因为他不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是使人们境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在玩世不恭”。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对重组DNA研究的潜在危险的讨论使科学家对其责任的范围有了新的思考,近年来,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讨论是这种思考的继续。然而,对科学研究,尤其是那些可

11、能有潜在危险的科学研究是否该加以限制,人们对此仍有争议。现在,科学与社会中的急剧变化的环境使得科学共同体的规范体系正在发生变化,科学家和其他的人普遍认识到科学知识的滥用可能会产生势不可挡的灾难性后果。尽管如此,由于科学家掌握了专业科学知识,他们比其他人能更准确、全面地预见这些知识的可能应用前景,他们有责任去预测评估有关科学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和对民众进行科学教育。由于现代的科学家不仅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作为社会精英,他们还经常参与政府和工业的重大决策,享有特殊的声誉,他们的意见受到格外的信任。对工程师和技术专家来说,由于他们的工作与科学技术的应用效果,与公众的利益关系非常密切,他们的责任显得更加直

12、接,随着科学技术的滥用日益加强,更使科技工作者感到:科技应用成果来自他们的活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也使得他们对可能产生的危害比别人有更清醒的认识,他们有责任确保科技成果应用于好的而非破坏性的目的。邦格甚至认为“只有他们的工作才有祸福可言”,从而提出如下的“技术律令”:“你应该只设计和帮助完成不会危害公众幸福的工程,应该警告公众反对任何不能满足这种条件的工程。”再如美国工程师莫里森说:“我们是掌握物质进步的牧师,我们的工作使其他人可享受开发自然力量源泉的成果,我们拥有用头脑控制物质的力量,我们是新世纪的牧师,却又绝不迷信。”另一位工程师说:“工程师而不是其他人,将指引人类前进,一项从未召唤人类去面

13、对的责任落在工程师的肩上。”20世纪初到30年代,西方国家的专家治国运动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引发的。虽然专家治国运动并不成功,但它对全世界的政治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三、全球问题社会责任之归咎即便是在当下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丝毫离不开与社会政治的结合。当下风靡欧美的创新模式中正是捕捉了正在出现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三个主要机构之间相互作用与关系的变化。亨利埃茨科威兹提出:“过去人们很少考虑关于大学研究的场所问题,因为在报纸和出版物上体现出来的成果被认为是能够到处流动的,没有人在意这些成果出自什么样的地点。当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际意义越来越大时,研究地点也成为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14、。它引导不同层次的政府、产业(公司)和大学探索如何作为知识生产机构为经济与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科技创新固然会给每个民族都带来一定的好处和特别的利益,但是,它也确实是一把双刃剑。AN怀特海认为:“在科学与技术飞跃发展的新环境中,未来的文明是什么?这是现在脍炙人口的问题。未来的恶果已经从很多方面诊断出来了。比如失去宗教信仰、滥用物力、差别生育率有利于低等人类而造成的退化,审美创造性的受压制等等都是。无疑地,这些都是危险而可怕的恶果。但这些不是什么新鲜问题。”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经济全球化日益推进、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语境下,讨论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15、问题意义是重大的,但是,对于所谓的责任必须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甚至是解决,其问题的关键是在科学技术行为造成不良社会后果之前,也就是说关于责任的问题应该更多的是重视人们分内应做的事情,并尽可能地作好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更多地追究什么过失的责任问题。因为这样的话,责任行为本身已经给人类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乃至是不可挽回、补救的。因此,科技工作者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作用,尤其是在提高全社会成员创新能力、为政府进行重大科学技术活动决策方面必须认真履行自身应尽的职责,切实将社会责任与科学精神实现真正的统一。四、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这种柏拉图式的对真理的热爱、追求,在

16、当代已经很少了。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成果带给自己的经济利益生存。这种行为无可厚非,实际在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一部分人利用造假等手段获得利益令人担忧。而且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科学的社会后果。本文认为科技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准绳,在工作中履行社会责任。1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由于科技工作者的特殊地位,以及其专业知识,他们比一般人更能辨别学术的真伪,科技工作者有职责,更有能力揭露学术造假、商业误导等欺诈行为。2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科学探索受到很多社会资源的帮助,已经不再是个人的行为,它成为了科技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