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荷叶圆圆-语文-小学-仲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291303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荷叶圆圆-语文-小学-仲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学反思】荷叶圆圆-语文-小学-仲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荷叶圆圆-语文-小学-仲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荷叶圆圆-语文-小学-仲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荷叶圆圆教后反思 日照第四小学 仲瑶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散文诗。所以,课堂上我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习课文。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猜谜语,欣赏优美的荷叶图,渲染了学习气氛,看着那一池碧绿的荷叶,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一片荷塘中,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增加了学生对荷叶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样子。一、有层次地、反复地进行识字教学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对生字的识记我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识记。首先是初读课文中的读准生字,到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又回到课文中整体感知。通过这

2、样多种形式地反复训练,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同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如“摇篮”一词: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什么了?你们见过摇篮吗?见过的小朋友能告诉我摇篮做什么用的?谁知道“摇篮”的“篮”字为什么要用竹字头?(古代钢铁很少,人们大多用竹子编篮子用。)伸出你们的双手,把你的手当作摇篮摇一摇。这样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二、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重视读的实践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本。朗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读,并在读后给予鼓励

3、性的评价。特别是在感情朗读时,根据学生不同的感悟,允许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读小鱼儿那段时,他们可以自己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演一演!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他们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了语言的美。在这堂课结束时,我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喜欢荷叶,还会有谁喜欢荷叶?荷叶还会是谁的什么?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课中学生的回答真让我大吃一惊。如:荷叶是小乌龟的滑滑梯、荷叶是小鸟的停机坪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体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的语文教育观。总之,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课文,感受着真正的童趣,“触摸着”生机勃勃的荷叶,开心的学了这一课。但也有些遗憾,如:齐读效果不好,应改成自由读,同桌互读,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美,感受朗读的乐趣。还有,应再多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虽然有些遗憾,但当我看到课堂上学生举起的那一只只小手,一双双满怀期待的眼睛,我被他们深深的感动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是因为有了兴趣这个动力,学生才会有如此期待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