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第九讲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528642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7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学第九讲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儿科护理学第九讲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儿科护理学第九讲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儿科护理学第九讲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儿科护理学第九讲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学第九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第九讲(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小儿贫血总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目的要求】,1、熟悉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2、了解小儿贫血的定义、分度、分类方法、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3、掌握营养性缺血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4、掌握营养性缺血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讲述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2、介绍小儿贫血的定义、分度、分类方法、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3、讲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及发病机制,重点介绍铁的代谢、缺铁的原因、缺铁对各系统的影响。 4、讲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介绍有关铁代谢的检查。

2、 5、具其缺铁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6、介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措施、着重铁剂的应用方法及输血治疗。 7、结合维生素B12、叶酸对核酸代谢的作用,讲述营养性巨细胞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别讲述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8、分别讲述缺乏维生素B12、缺乏叶酸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及诊断依据。 9、讲述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的防治措施。,小儿造血特点: 胚胎期(或胎儿期)造血 生后造血 小儿血液特点: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及其变化规律 白细胞数和分类及其变化规律 血小板数和凝血功能 血红蛋白种类及其变化规律 血容量及其变化规律,小儿造血特点胚胎期造

3、血,胚胎期造血或胎儿期造血的三个阶段: 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6周的主要造血部位 肝、脾造血期:胚胎2月-胎儿6月的主要造血 部位 骨髓造血期:胎儿6月之后的主要造血部位 胚胎期造血的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割的。,小儿造血特点胚胎期造血,胚胎期(或胎儿期)造血变化图,小儿造血特点生后造血,1.骨髓造血:为生后主要造血部位,制造各种血细胞。 骨髓分为 红骨髓 骨髓现实的造血能力 黄骨髓 骨髓潜在的造血能力 婴儿期:全部为红髓 儿童期(5-7y前):红髓多,黄髓少 年长儿:红髓少,黄髓多,小儿造血特点生后造血,正常小儿主要为骨髓造血,髓外造血极少 当机体需要增加造血时(如:感染、溶血、贫血、骨髓异常

4、细胞浸润、骨髓纤维化等情况),由于小儿生后头几年(5-7岁前,尤其是婴儿期)缺少黄髓,骨髓造血储备能力甚少,此时肝、脾、淋巴结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期造血状态,称为EMH。其基本特征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中性粒细胞,病因除去后可恢复正常的骨髓造血状态。,2.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otopoesis),骨髓造血,婴儿期(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 贫血等) 造血需要时,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RBC(和)幼稚中性粒细胞。,5岁为红骨髓全部造血 5-7岁出现黄髓,又造血潜力 18岁仅限扁平及长骨骺部,2、 骨 髓 外 造 血,RBC

5、5-7 1012/l (500-700万/2) HB 150-220 g/l (15-22 g/dl ) 12 岁达成人水平,参 考 值,(红细胞) (血红蛋白) 成年男子 4.0-5.5109/l 120-160g/l 成年女子 3.5-5.0 109/l 110-150g/l 新生儿 6-7 109/l 170-200g/l,生 时,复习,血液,红细胞 血浆,RBC WBC Pt (100-300) 109/l,男性:400-500万/立方毫米 女性:350-500万/立方毫米,粒细胞 无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性粒细胞:0-0.75%,淋巴细胞

6、:20-40% 单核细胞:1-8%,各类血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 名称 比较 形态 细胞核 细胞质 功能,红细胞,两面凹的 圆盘状 D7.5微米 无 Hb g/l 男:120-160 女:110-150 携带氧、 二氧化碳,白细胞,粒细胞 无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嗜酸粒C 嗜碱粒C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血小板,两面凸圆 盘状2-4 微米 止血凝血,球形D10-12 微米 杆状、分叶状 2-5叶 颗粒细小均匀 淡紫红色 吞噬异物 杀菌,球形10-15 微米 分叶状 颗粒粗大 淡紫红色 吞噬抗原 抗体复合 物杀伤寄 生虫,球形10-12 微米 S形 不规则 颗粒大小 不等紫蓝 色 抗凝血 参与过 敏反应

7、,圆形 椭圆形 圆形 很少 天蓝色 参与免疫反应,圆形 卵圆形 肾形 不规则 多灰蓝色 吞噬免疫,复 习,自主R建立 血氧含量小 RBC寿命短等因素,较多RBC破坏 RBC寿命较短(100天) RBC生成素 循环血量(发育) 骨髓暂时造血功能等因素,较多RBC于 短期内破坏, 生理性贫血,2-3月出现 轻度贫血, 生理性贫血,红细胞绝对增多,继发性增多: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组织缺氧所引起。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多:肿瘤或肾脏疾病有关,氧饱和度正常。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值性疾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贫血的诊断标准,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HB110g/l,红细胞发生:

8、 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有粒白细胞发生: 原粒C 早、中、晚粒C 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C,白细胞增多(N):10109/l 白细胞减少 (N) : 4 109/l,中 性 粒 细 胞,增多 减少,生理性(一过性的) 病理性,反应性 增生性,大多数是成熟的 分叶和杆状核,大多数 原始或稚粒细胞,感染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理化因素 单核巨嗜系统功能亢进 其他,【临床意义】,血小板,HB种类,血容量,新生儿占体重 10%(300ml) 儿童(10岁) 810% 成人 68 %,(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形成) 与成年人相似 150-250109/l (15-25

9、万/3),三种HB(一般正常人RBC内),出生时 1岁 2岁,HBF 70% 5% 2%,HB 30% 95%,HBA2 1% 2-3%,小 儿 血 液 特 点,一、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及其变化规律 RBC数:由高低,出生时5.01012-7.01012/L Hb 量:由高低,出生时150-220g/L RBC特性: 出生时为大细胞,MCV为105-113fl,直径 8.6m 出生RBC寿命短,足月儿为80-100d,早产儿为60-80d 生理性贫血(physiological anemia):见后述 网织红细胞数:高低正常,Erythrocyte nd hemoglobin,7 6 5 4

10、 3 2 1 0,12h,10d,3m,6m,1y,RBC( 1012/L),Years,生理性贫血,原因:RBC生成,RBC破坏,血液稀释 时间:生后一周开始下降,至2-3月(8-12周)达最低,6月时恢复正常水平,平均每周下降Hb10g/L 程度:轻度贫血,自限性。 足月儿最低100-110g/L 早产儿最低70-90g/L,早产儿出现早而重 意义:有利于确定病理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小儿血液特点,小儿造血特点,白细胞数:高低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 出生时:N 0.65 L 0.30 4-6天:第一次交叉 然后:L 0.60 N 0.35 4-6岁:第二次交叉 7岁后:达成人比例,二、白细胞数

11、和分类及其变化规律,白细胞分类变化,白细胞分类变化图示,小儿造血特点,4-6d,4-6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凝血因子水平出生时较低,凝血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较儿童长,3月-1岁时达成人水平 出生时,BPC数与成人相似,150109至250109/L,小儿造血特点,三、血小板数和凝血功能,四、血红蛋白种类及其变化规律,1.Hb分子的基本结构: Hb由珠蛋白+血红素组成四聚体 珠蛋白由2对多肽链组成4肽结构 血红素由原卟啉+铁组成 每一条多肽链与一个血红素分子结合,小儿造血特点,2. 血红蛋白种类,血红蛋白分子由两对多肽链组成,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共有6种- 胚胎期Hb:Gower1 22)

12、 Gower2(22) Portland( 22) 胎儿期Hb:HbF(22) 成人期Hb:HbA(22) HbA2(22),小儿造血特点,Hb种类的变化规律,胚胎期(3月内):Gower1 Gower2 Portland 胎儿6月时:HbF 90% HbA 5%-30% 出生时;HbF 70% HbA 30% HbA2 1% 1岁时:HbF5% HbA 95% HbA2 2%-3% 2岁时:HbF2% HbA 95% HbA2 2%-3% 成人期:HbF5% HbA 95% HbA2 2%-3%,小儿造血特点,3. HbF的特点及意义,量的特点:见前述 质的特点:抗碱性,对氧的高亲合力 意义

13、:量异常诊断各种Hb病,尤其是地中海贫血,同时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小儿造血特点,五、血容量及其变化规律,新生儿期:约为体重的10%(100ml/Kg) 儿童期:约为体重的8%10%(80100ml/Kg) 成人期:约为体重的6%8%(6080ml/Kg) 意义: 计算补液量: 元素铁(mg)=Hb(g/L)体重(Kg)0.083.41.5 计算换血量: 换血量(ml)=2血容量(新生儿溶血病核黄疸时),小儿造血特点,小儿贫血总论,贫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贫血的分度、病因分类和形态分类 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的诊断要点 贫血的治疗原则,小儿贫血总论,一、贫血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定义: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的

14、RBC数、 Hb量或RBC压积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它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不是最终的或独立的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 6月者: 生理性贫血:为轻度贫血(Hb90g/L) 水平 病理性贫血:新生儿期:Hb145g/L 14月 : Hb90g/L 46月: Hb100g/L 6月6岁: Hb110g/L 6岁14岁:Hb120g/L 海拔每1000米,相应诊断标准中Hb4%,贫血的定义和程度,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RBC数、HB量和RBC压积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月岁 岁 ,我国小儿血液学会议暂定: 值在 新生儿 月 月 为贫血,贫

15、血,小儿贫血总论,二、贫血的分类方法: 1.按贫血的程度分类:,2.按贫血的病因分类: RBC/Hb生成不足性贫血 造血原料缺乏 再障 感染、炎症、肿瘤、慢肾等 RBC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RBC内在异常:RBC膜、RBC酶、Hb合成与结构 RBC 外在因素:免疫、非免疫 RBC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小儿贫血总论,病 因 分 类,RBC和HB 生成不足,2、溶血性,3、失血性,造血物质缺乏 骨髓功能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他: 感染、炎症及癌性贫血 慢性肾脏病贫血,巨幼RBC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RBC内在异常 RBC外在因素 急性 慢性,膜结构异常 酶缺陷 HB合成或结构异常 免疫 非免疫,3.按贫血时RBC形态分类:,小儿贫血总论,生理性贫血,可伴小细胞增多 急性失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浸润性贫血 大多数溶血性贫血(除外地中海贫血、球形RBC增多症等) 大多数感染性贫血 肾性贫血 恶性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