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理论.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7896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理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在1977年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MN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进行片面的解释,未能综合、全面地分析,因此需要用一种折衷理论将有关理论综合起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一)基本观点该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

2、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又称垄断优势(Monopolistic Advantage),是指企业所独有的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具体包括: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指在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上的优势,前者指对生产设备、厂房、资金、能源及原材料等的垄断优势,后者指在专利、专有技术、商标与商誉、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管理以及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规避各种风险,从而全面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所获得的优势。邓宁认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具备上述所

3、有权特定优势,但具有这些优势并不一定会导致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说,所有权特定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企业仅仅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而不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国内生产出口销售或许可也是企业实现其优势的可行途径。第二,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是指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交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价值难以确定的技术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业统一管理,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

4、特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但邓宁同样认为,内部化优势和所有权特定优势一样,也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也不一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它也可以在国内扩大生产规模再行出口。第三,区位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是指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利程度,也就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上具有的优势条件,具体包括:当地的外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劳动力及其成本等。如果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特别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那么这一市场就会

5、对企业的跨国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邓宁认为,在企业具有了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两个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又在某一东道国具有区位优势时,该企业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二)理论评价邓宁的折衷理论在理论渊源上融合了以往各种学说的精华,并加以归纳与总结,使理论更加丰富,较以往的各种理论更全面地解释了企业国际经营的动因,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体系。但是,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过于注重对企业内部要素的研究,忽略了企业所处的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Monopol

6、istic Advantage),又称特定优势理论,被认为是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和主流,是由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其1960年撰写的博士论文本国公司的国际性经营:一种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中首先提出来的。海默的导师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在后来的著述中对海默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补充,使之成为系统、独立地研究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因此一些文献中将他们的

7、研究称为海-金传统(H-K Tradition)。(一)基本观点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认为,企业面对的海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参与者所面对的市场条件均等,且无任何因素阻碍正常的市场运作。完全竞争市场所具备的条件是:有众多的卖者与买者,其中任何人都无法影响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跌;所有企业供应的同一商品均是同质的,相互间没有差别;各种生产要素都在市场无障碍地自由流动;市场信息通畅,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拥有者对市场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动有充分的认识。海默认为,对市场的这种描述是不正确的,“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论研究上的假定,现实中并不常见,普遍存在的

8、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受企业实力、垄断产品差异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有阻碍和干预的市场。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商品市场不完全,即商品的特异化、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以及价格联盟等;要素市场不完全,表现为获得资本的不同难易程度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即企业由于大幅度增加产量而获得规模收益递增;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如关税、税收、利率与汇率等政策。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备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样的产品,同样地获得生产要素,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特别利益,而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则有可能在

9、国内获得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生产并加以利用。在此基础上,海默认为当企业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独占性生产要素”即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足以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面对的种种不利而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垄断优势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维持垄断高价,导致不完全竞争和寡占的市场格局,这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关于垄断优势的构成,海默和其他学者如金德尔伯格以及后来的约翰逊(H. G. Johnson)、卡夫斯(R. E. Caves)以及曼斯菲尔德(E. Mansfield)等人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大致可归纳为技术与知识优势

10、、规模经济、资金优势、营销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其中海默特别强调了技术与知识的核心优势作用。这些优势后来被邓宁总结为“所有权优势”,并成为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是西方学者在建立所谓跨国公司“通论”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论观点。所谓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企业内部的过程,即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与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内部化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学者罗纳德科斯(R. H. Coase)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The Natu

11、re of the Firm)一文中的产权经济学理论。科斯认为由于市场失效,市场不完全将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包括签订合同的签约费用、信息收集费用以及签订合同后发生的各种费用等。企业为了避免这些额外增加的成本,便产生了“内部化”即以企业内部市场取代不完全的外部市场的倾向。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 J. Buckley)和卡森(Mark C. Casson)在跨国公司的未来(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一书中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垄断优势理论,正式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后来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an M. Rugman)在19

12、81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内幕和1982年的跨国公司新理论中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基本观点内部化理论从外部市场不完全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关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市场不完全,认为市场不完全不仅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存在,在中间产品市场上也同样存在,这里的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这些与知识有关的中间产品由于市场不完全,存在定价困难,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当交易成本过高时,企业就倾向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辟内部市场,将原本通过外部市场进行的交易转化为内部所属企业间的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根据内部化理论,企业通

13、过对外直接投资形成内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与协调分工,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其经营产生的影响。同时,在“知识产品”的研发与获得越来越昂贵,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交易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迅速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财富。而且,在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市场环境下,内部交易使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内部资金、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调拨,从而保证效益最优化。内部化理论还分析了影响中间产品内部化的四个主要因素,即:行业因素,主要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以及行业特点等;区位因素,是指有关区域内社会文化差异、综合投资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特征等;国别因素,是指有关国家的政治体

14、制、法律架构与财政经济状况等;企业因素,是指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组织结构、管理水平、生产和销售技术以及企业文化等。弗农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试图用产品生命周期假说来揭示美国企业二战后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规律。(一)基本观点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阶段,说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5、不同,并把企业的区位选择与海外生产及出口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动态分析。该理论将世界各国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即创新国(一般是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1、创新阶段创新阶段,是指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最初阶段。创新国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新产品并投入本国市场。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和人力资本,产品的技术密集度高,且由于生产技术不稳定、产量低,所以成本很高。生产主要集中在创新国,因为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创新企业通过对新产品技术工艺的垄断地位即可在国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次发达国家偶尔的少量需求,创新企业通过出口即可满足,因此这一阶段无须到海

16、外进行直接投资。2、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指新产品及其生产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随着新产品生产和市场竞争的发展,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新产品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开始大批量生产;产品的价值已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次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所认识,国外需求强劲;需求价格弹性增大,企业开始关注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工艺和方法已成熟并扩散到国外,研发的重要性下降,产品由技术密集型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与此同时,随着创新国向次发达国家的出口不断增加,进口国当地企业开始仿制生产,而进口国为了保护新成长的幼稚产业开始实施进口壁垒限制创新国产品输入,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国的对外出口能力。因此,创新国企业开始到次发达国家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在当地从事生产与销售,以降低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