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6595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1 什么叫药品不良反应 ? 答: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 ( 英文 Adverse Drug Reaction ,缩写为 ADR) 。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2 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 ? 答:药品不良事件 ( 英文 Adverse Drug Event ,缩写为 ADE) 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

2、的反应。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国际上给药品不良事件下的定义为:药品不良事件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3 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 ? 副反应和不良反应有区别吗 ? 怎样预防 ? 答:药品的副作用,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它作用。这些作用本来也是其药理作用的一部分,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 ( 副反应 ) ,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 (

3、 毒性反应 ) 等;副反应只是药品不良反应中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的人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 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仔细注意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副作用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4 什么是药品的毒性反应 ? 答:毒性反应也叫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引起身体较重的功能紊乱或组织病理变化。一般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造成的。那些药理作用较强,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容易引起毒性反应。此外,肝、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儿童易发生毒性

4、反应。少数人对药物的作用过于敏感,或者自身的肝、肾功能等不正常,在常规治疗剂量范围就能出现别人过量用药时才出现的症状。 5 什么是药物的过敏反应 ? 它算不算药品不良反应 ? 答:药品对于人是一种外来的“异物”,人的身体生来就有一种对“外来异物”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本来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但是这种反应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过敏反应是人体对药物一种超出限度的反应,它本质上属于一类免疫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6 什么是药物变态反应 ? 答:药物变态反应又称之为过敏反应,是致敏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特殊反应。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与机体特异抗体反应或激发

5、致敏淋巴细胞而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该反应仅发生于少数病人身上,和已知药物作用的性质无关,和剂量无线性关系,反应性质各不相同,不易预知,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初次接触时需要诱导期,停止给药反应消失,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易发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某些疾病可使药物对机体的致敏性增加。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包括速发和迟发等型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对易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作过敏试验。 为了预防过敏反应,有关部门规定,有些药物如青霉素等应用前必须做皮试。但是有些人皮试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有时皮试阴性的病人也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

6、有的人在别人注射青霉素时闻了一点气味,就发生了休克。特别要注意的是,许多没有规定作皮试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史的人,服用任何药品时都要非常谨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就医时,一定要把情况告诉医生,避免再服用同样或类似的药。 7 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哪几型 ?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A 型反应和 B 型反应。 A 型反应为药品本身药理作用的加强或延长,一般发生率较高、容易预测、死亡率也低,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等。而 B 型反应与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一般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在具体病人身上谁会发生、谁不会发生难以预测,有时皮肤

7、试验阴性也会发生,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等。 近年来,国外一些专家把一些潜伏期长、用药与反应出现时间关系尚不清楚的药品不良反应如致癌反应,或者药品提高常见病发病率的反应列为 C 型反应,这种分类方法的应用还不普遍。 8 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 ? 答:从总体上来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 9 什么是严重不良反应 ? 答:根据国际惯例,严重不良反应指用药后出现并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反应: (1) 死亡或威胁生命; (2) 使病人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3) 有持续或显著的残疾或机能不全; (4) 有先天性异常或分娩缺陷。 10 如

8、何表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答: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尚无统一的表示方法,有的国家用 1 1000 , 1 10000 等分数的方法表示,另外一些国家则用“时常”发生、“偶然”发生或“罕见”发生等表示,然后规定“时常” “偶然”和“罕见”的范围。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 (CIOMS) 推荐后者,即:十分常见 ( 10 ) ,常见 (1 一 10 ,含 1 ) ,偶见 (0 .1 1 , 含 0 .1 ) , 罕见 (0 .01 0 .1 ,含 0 .01 ) ,十分罕见 (0 .01 ) 。 11 药晶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多大 ? 答: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下: (1) 住院病人

9、, 10 20 ; (2) 住院病人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者, 0 .24 一 2 .9 ; (3) 因药品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 0 .3 -5 .0 。 12 药品不良反应为什么不可预测 ? 答: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及药品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感应性、不同适应症、不同共存疾病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赋形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不可预测的原因。 13 为什么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 ? 答:如前所述,

10、有些药品不良反应是难于预测的。而且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样本量有限 (500 3000 人 ) ,病种单一,多数情况下排除特殊人群 ( 老人、孕妇和儿童 ) ,因此一些罕见不良反应、迟发性反应、发生于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难于发现。有些问题必须在大面积使用后方能发现。因此,应警惕药品的不良反应,尤其应警惕新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 14 什么叫撤药反应 ? 答:长期使用某种药物,机体对药物产生了适应性,一旦停药或减量过快使机体调节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功能紊乱,病情或症状反跳、回升,疾病加重等现象,称为撤药反应。 15 什么叫药物依赖性 ? 答:药物成瘾性和习惯性早为人们所知。但由于人们在使用上述两术语时常

11、出现混淆现象,故有必要确定一个更为科学的术语。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 1964 年用“药物依赖性”这一术语取代了“成瘾性”和“习惯性”,并于 1969 年对药物依赖性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 药物依赖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停药引起的不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用药者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 简而言之,药物依赖性是反复地 ( 周期性或连续性 ) 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

12、应。 16 药物依赖性分为哪几类 ? 答: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凡能引起令人愉快意识状态的任何药物即可引起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者为得到欣快感而不得不定期或连续使用某些药物。 身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用药者反复地应用某种药物造成一种适应状态,停药后产生戒断症状,使人非常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能引起依赖性的药物常兼有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阿片类和催眠镇痛药在反复用药过程中,先产生精神依赖性,后产生身体依赖性。可卡因、苯丙胺类中枢兴奋药主要引起精神依赖性,但大剂量使用也会产生身体依赖性。少数药物如致幻剂只产生精神依赖性而无身体依赖性。 1

13、7 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 ? 答:药物相互作用,即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同时服用的另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其结果是一种药物的效应加强或削弱,也可能导致两种药物的效应同时加强或削弱。药物相互作用可分为两类: (1) 药代学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或代谢。例如,抗酸药中的 Ca 2 离子,与四环素整合,这种整合物不能被吸收,从而影响了四环素的吸收,影响了疗效。再如,阿司咪唑由 CYP 3A 4 酶代谢,酮康唑是 CYP 3A 4 酶的抑制剂,当两者同时服用时,由于代谢酶被抑制,阿司咪唑的代谢受阻,使血药浓度升高,而引起不良反应。 (2) 药效学的相互作

14、用,是指激动剂和拮抗剂在器官受体部位的相互作用。例如,许多全身麻醉剂 ( 卤化烷 ) ,能敏化儿茶酚胺对心脏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18 哪些药品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 答:治疗指数低的药物 ( 即剂量稍有变化药理作用即有明显改变的药物 ) ,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酶诱导剂和酶抑制剂都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它们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抗生素类、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甙和抗过敏药等。 19 哪些人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 答: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与同时用药的多寡有关,据估计,同时使用 5 种左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约为 3 一 5 ,同时使用 10 20 种药物约为 20 。另

15、外身体代偿能力、肝肾功能也能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因此,急性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新生儿都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20 特异质反应和哪些因素有关 ? 答:特异质反应又称特异性反应,是指个体对某些药物特有的异常敏感性。该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大多是由于机体缺乏某种酶,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而致。如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 PD) 缺乏者,服用伯氨哇、磺胺、呋喃妥因等药物可发生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紫绀、溶血性贫血等。乙酰化酶缺乏者,服用异烟肼后易出现多发性神经炎,服用肼屈嗪后易出现全身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假胆碱酯酶缺乏者,用琥珀酰胆碱后,由于延长了肌肉松弛作用而常出现呼吸暂停反应。 21 为什么现在对药物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了 ? 答:根据国内外一些专业人员的调查,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可能和人们接触的其它化学物质的种类增加有关。 22 为什么有的人原来对某种药品不过敏,后来却过敏了 ? 答:人体原来没有接触过某种药品,体内没有对这种药品的抗体,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接触过这种药品后,身体里有了抗体,再遇到这种药品,就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另外,有些人的过敏反应主要是对药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