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形势分析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525609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形势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形势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形势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形势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形势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形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形势分析(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形势分析 主讲人:曹宗平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03 .05 广州,主要内容,1.广东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回顾 2.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展望,1. 广东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回顾 (2011-2015),1.1 “十二五”期发展背景 1.2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1.3 “十二五”末期存在的问题,1.1 “十二五”期发展背景,1.1.1 国际:深度调整 1.1.2 国内:错综复杂 1.1.3 省情:转型缩差,1.1.1 国际:深度调整,(1)总体复苏疲弱态势尚无明显改观; (2)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 (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

2、 (4)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1.1.2 国内:错综复杂,(1)经济新常态的特殊期 (2)“三重阻力”的叠加期 (3)“中等收入陷阱”的敏感期,(1) 经济新常态的特殊期,(2)“三重阻力”的叠加期, 增长速度换挡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3)“中等收入陷阱”的敏感期 (1/2),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较难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人均GDP3000-10000美元的阶段是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机遇期,也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容易跌落“中等收入陷阱”。 2015年中国人均GDP约为80

3、16美元,广东省人均GDP达到1.08万美元,正处在该区域内。,(3)“中等收入陷阱”的敏感期 (2/2),南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自1970年代已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但直到现在仍然挣扎在人均GDP4000-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表征:长期徘徊在人均GDP1万美元以下,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1.1.3 省情:转型、缩差,(1)转型压力:环境承载超负荷、产业结构不合理(5.0:48.8:46.2/2011)、要素成本骤增、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管理压力大、过重

4、依赖外商投资和国有投资。 (2)缩差窘境:地区间发展差异系数高达0.76,远高于全国0.66的平均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79.1%、6.8%、7.8%、6.3%/2012)。,1.2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1.2.1 资源环境方面 1.2.2 结构调整方面 1.2.3 民生福祉方面 1.2.4 2015年经济运行情况,1.2.1 资源环境方面,(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率超过20%,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各项排放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3)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1%,均超过预期目标; (4)森林覆盖率5

5、8.8%(预期58%)。,1.2.2 结构调整方面,(1)GDP年均增长8.5%(预期8.0%); (2)人均GDP年均增长7.5%(7.0%);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增长2.9%(3.0%); (4)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8%(48.0%); (5)城镇化率68.7%(68.0%); (6)R&D占GDP比例2.5%(2.3%); (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27.0%(26%); (8)外围区域各项指标基本都优于珠三角地区。,1.2.3 民生福祉方面,(1)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 (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3.0%(32%); (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

6、7%(90%); (4)各类保险参保人数均达到预期目标; (5)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了下达任务; (6)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接近GDP增速。,1.2.4 2015年经济运行情况,(1)确保速度稳中有升 (2)提供两个重要支撑 (3)夯实动力和后劲,(1)确保速度稳中有升,2015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0% GDP一季度同比增长7.2%,二季度增长8.1%,三季度增长8.3%,四季度增长8.3%。 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同比增长9.7%。,(2)提供两个重要支撑 1/2,支撑稳定速度:2015年广东GDP增速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其他主要经济

7、指标增速多数高于全国,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超过10%,为全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支撑优化结构:服务业比重达到50.8%(比上年提高1.8%),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60.4%(提高1.4%),先进制造业比重达到48.5%(提高0.9%),高技术制造业比重达到27.0%(提高1.9%),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达到42.9%(提高4.2%)。,(2)提供两个重要支撑 2/2,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逐步增强。 第一产业增长3.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6.8%,对经济

8、增长的贡献率为41.2%,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三个动力:一是金融,二是房地产,三是新经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三新经济”),(3)夯实动力和后劲,财政保持稳定增收; 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企业利润增势相对较好; 能耗水平继续下降; 科技创新、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继续提升和优化; 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指数从2010年的75.9%稳步提升到2015年的86.0%,五年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1.3 “十二五”末期存在的问题,1.3.1 国际大环境尚未改观,进出口形势严

9、峻 1.3.2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实体经济经营困难 1.3.3 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影响不确定性增加 1.3.4 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放缓,区域缩差任务重,1.3.1 国际大环境尚未改观, 进出口形势严峻,(1)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国际贸易需求依然萎靡; (2)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出口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且广东还面临一个加工贸易产能向内地转移的压力; (3)2014、2015年广东进出口均出现下降,预计2016年广东进出口形势更加严峻。,1.3.2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 实体经济经营困难,(1)2015年全省工业用电量下降0.4%,连续3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制造业用电量下降2.1%,处于全年低点

10、; (2)PMI指数持续下滑, 2015年12月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为48.4%,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已连续第4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以下; (3)截止2015年12月,广东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已经连续44个月下降,降幅比前几个月略有加深,表明工业生产去产能化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4)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等因素也增加企业的经营难度。,1.3.3 资本市场波动较大, 影响不确定性增加,(1)动荡不定的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和财政税收等方面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2)股票市场和投资性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不仅增加宏观调控的

11、难度,也影响居民的消费预期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1.3.4 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放缓,(1)2015年,粤东西北GDP增长8.1%,比珠三角低0.5个百分点,改变了2009年以来快于珠三角的局面。 (2)粤东西北工业增速放缓:2015年粤东西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其中粤东增长7.3%,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粤西增长9.9%,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粤北增长6.9%,同比回落7.5个百分点。 (3)粤东西北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三地全年财政收入增幅放缓明显至4.2%,其中粤东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2. 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 发展情况展望,2.1 新背景适应、引领新常态(2014.9)

12、2.2 新思路五大发展理念 2.3 新手段聚焦供给侧改革 2.4 新任务15大工作重点 2.5 新对策五大举措,2.1 新背景适应、引领新常态 (宏观层面) 1/2,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深度调整之中,呈现出低增长、不平衡、宽震荡、多风险的特征,而且国际产业转移格局的调整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还在加深。虽然美国经济恢复更趋稳定,但美国从2016年1月起启动加息,这从长期看将对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从国内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预计今年国内经济环境有望保持稳中有所改善。同时“三新经济”力量日益增强,逐步形成拉动

13、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也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2.1 新背景适应、引领新常态 (微观层面) 2/2,(1)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依然突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够完善; (3)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仍不够开阔; (4)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 (5)资源环境约束依然趋紧。,2.2 新思路五大发展理念,(1)坚持创新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 (2)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 (3)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广东 (4)坚持开放发展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5)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2.3 新手段聚焦供给侧改革,2.3.1 供给侧改革缘起 2.3.2 供给侧改革涵义 2.3.3 供给侧改革先例

14、 2.3.4 供给侧改革背景 2.3.5 供给侧改革举措,2.3.1 供给侧改革缘起,(1)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在11月18日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再次提及“供给侧改革”。 (2)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称,“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3)其他部委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3.2 供给侧改革涵义 1/2,供给侧改革:强调市场调节,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3.2 供

15、给侧改革涵义 2/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2.3.3 供给侧改革先例,(1)美国曾在20 世纪70 年代陷入滞胀,英国也在20 世纪70-80 年代面临滞胀叠加结构性问题的窘境。 (2) “里根经济学” 和“撒切尔主义” 分别采用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力推国企改革,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2.3.4 供给侧改革背景,(1)表象:需求不足 2007 年始,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外需中,全球出口增速10 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低成本优势不再,令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不可避免;内需中,20

16、11 年人口结构出现拐点,2013 年地产销量增速持续下行,工业化步入后期,投资增速持续下行。 (2)实质:供需错配 需求刺激政策效果甚微,2015 年以来央行5 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 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在消费领域中,呈现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国外消费持续高增长。,2.3.5 供给侧改革举措,4 条主线 (1)劳动力:放开二胎,补充人口红利;改革户籍制度、发展服务业;促扶贫、重教育。 (2)土地和资本: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降低企业成本(原材料、财税、财务和人力总成本),提高盈利你呢里。 (3)创新: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 (4)政府: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2.4 新任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