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5066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新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我所处的冷水井乡又是新田县的边远山区,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为突出,作为一名在山区工作十多年小学教师兼班主任,关注山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刻不容缓,不容忽视。一、农村留守儿童令人担忧的现状:1、学习成绩总体不好。一是由于家庭贫困认为供孩子上学教育费用太贵,二社会压力太大许多农村孩子毕业就失业,上学要花那么多钱,不如早点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划算,所以导致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望过低,大部分农村孩子缺乏好的学习惯导致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有的父

2、母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这种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缺乏约束;三是留守儿童大多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与留守儿童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三是“隔代爱”的问题,当公婆的对孙子辈表现出明显的溺爱,严格要求的少,缺乏硬性约束,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四是留在家里的公婆同时要带几个小孩子、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教育。2、缺乏父母亲情导致,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父母为了挣钱基本无空回家(一般

3、一年回一次),就连电话都很少打回家,孩子从小就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抚养。孩子从小就和少于父母接触,自然而然与父母交流就少,受到父母的关爱也就少。这样,孩子的心理方面就会受到影响,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3、心理发生障碍。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介入较少,关注不够。有心事时,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教师,第二为同伴,第三才是监护人。中小学生正处于心身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

4、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了畸形心理,进行矫正教育则比形成过程更艰难。1. 5、隔代监护导致违法行为趋多。 隔代监护是指由山区的孩子由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监护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或者在家为了生活奔波无力照顾孩子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

5、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几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很多留守儿童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容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存在行为偏差,譬如,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

6、教导,在学校道德品德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有个别孩子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参与赌博或偷盗等违法活动,而且监护人、家长、学校对留守孩子的种种偏差行为问题普遍难以控制。6、价值扭曲。务工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臌胀,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从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

7、、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造成部分留守孩子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产生了厌学情绪,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7、安全隐患。贫困山区自然条件差,山大人稀,河流较多,交通不便,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学校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上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保护能力,导致儿童伤人或被伤害、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甚至有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发生。二、对策与建议、加大教育投入,开办寄宿制学校,改变育人环境。山区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没有

8、寄宿条件,这使得山区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贫困山区中学、中心小学都要办寄宿制学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住宿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实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护,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加强学校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当孩子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爱时,他们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细小心灵。一是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

9、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二是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注册,建立“关心督导儿童工作委员会”,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三是教师对留守儿童要特别关爱,使他们切实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在教学中灵活多样地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使留守儿童感受温暖,充满自信四是建立“家长热线制”,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方便家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问题并取得与家长的沟通,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

10、及时帮助留守学生五是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六是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七是要切实加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切实实施新课程改革,建立与之配套的学校、学生和教师综合考评体系。、 努力改变家长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

11、距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联系一次。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有条件的可以在网上聊天沟通,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同时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多方位管理,形成教育网络。我们的工作不能局限于学校活范围内,应该争取社会的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弘扬社会正能量,多关注注独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作者单位(冷水井学校陆梅艳老师)在多

12、年收治肝病、出血热、麻疹、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临床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优势,因此在制定医院长期发展规划中,有步骤的增加中医药在整体医疗工作中的比重,不断加强中医学科建设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