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5018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略永登县中堡镇中心小学 刘有志教育改革走到今天,出现了一系列以高效课堂为背景的改革风暴,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课改旋风;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等等,成为了高效课堂的典型模式,纵观中国种种课改现象,统一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各种模式和手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包括显性发展和隐性发展,显性发展指的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隐性发展指的是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提升以及学习内驱力的培养与激发。而情境教学就义不容辞的成了担负这个重任的载体,情境教学的生命力在于构建和谐

2、的人文课堂,关注每个鲜活的生命的进步与成长,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就成了师生进行心灵对话的重要方式,也是建立师生情感的桥梁。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对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和谐课堂的重要因素,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技能与方法,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空间,要想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必然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的评价单一、空乏、甚至无效,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是需要一定方法与策略的!在这里,我抛砖引玉浅谈几

3、点认识。一、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习惯的评价好习惯成就人生,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改变尽心尽力的推、拉、拖、拽的应试教育手段,要执着于挖掘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习惯,在数学课堂上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恰当的激励性评价!如:“你在这节课的表现太棒了,回答问题准确而迅速,知道为什么吗?我发现你今天坐得最端正、注意力非常集中!”“你提出了这样有创新的想法!大胆质疑与创新是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而你却拥有这样的素质,老师真为你高兴!”“你看你前面的计算写得很工整,准确率也很高,后面就开始潦草了,错误率提升了,多遗憾呀!”对学生数学学习状态

4、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教师的评价就是一种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发现与全面数学素质目标之间的距离,不断改进不足,努力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并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学习的情感;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是否能用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方法;是否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益等等。当然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去悉心的观察和了解每个孩子,及时地掌握他们的学习情感动向,不失时机的进行引导

5、与培养。二、评价要有针对性记得在新课程刚刚实施的那几年,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你真棒!棒棒棒!”大家口号式的鼓掌,貌似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有的老师在学生的手上或额头上奖励一颗颗智慧星,一节课下来,有不少学生脸上贴满了星星,似乎很有面子!但一反思,学生一味的沉浸在“真好真棒”之中,除了容易盲目产生自满心理之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因为教师的评价不明确,没有针对性!这样的评价使老师失去了最佳引导教育的机会,只有明确的、适时的、到位的、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才能真正体现了评价的意义和价值。如:“你的思维很严谨,思考很深入,真了不起!”“你是真正的强者,因为你有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6、”“你的这种验算方法很有新意,也很科学,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三、评价语言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我认为课堂上的评价不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真正让课堂评价发挥引导与启发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的回答有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同时,教师的评价要给学生创造成

7、功的机会,能帮助提高学习兴趣,坚定学好的信念。让学生更多的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对学习充满信心。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微笑、抚摸、注视的眼神、点头等体态语言给学生以激励、启发或肯定,也可以直接评价学生的做法,但是要客观、公正。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如:“.你真勇敢!敢回答别人不敢回答的问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相信,你们这些后来者一定能居上”“ 即使你摔倒了,老师一样为你喝彩。因为你迈出了别人不敢迈出的一步。”四、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教师不光是学生评价实施者,更多的时候应该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要给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

8、家长评价的机会,只有当老师、家长、学生自己、同学都参与这一活动,才能使评价更客观、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1.自我评价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反思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客观的评判自己的缺点。如每节课结束前,我都会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你觉得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的过程就是找自己的优缺点的过程。记得有一次,在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以后,让学生找生活中有没有利用9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有一个学生马上回答:“我吃了9碗饭,我们一家三口就吃27碗饭,用三九二十七这一口诀。”全班同学哄然大笑,我就问他:“你觉得编的这个

9、问题怎么样?”他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编的不切实际,在我的引导下,他又重新编了一道符合实际的题。2.学生互评 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锻炼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但学生年龄小无法掌握评价的尺度,觉得在课堂上毫无顾及的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好象成了他们的特长,这不仅伤害了被评价者的自信心,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养成相互合作的精神,这一环节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另外学生以独特的眼光,创新的思维给他人作出评价时,正是对知识点做出更全面的认识。由于同学间平等的地位,使得评议结果较容易被接

10、受。如;51.5()1.66比较大小,一位同学说:51.5=7.5,1.66=9.6,7.59.6,所以填小于号,我的学习委员王浩腾的站起来说:“他太笨了!5比6小,1.5也比1.6小,不用算,就知道51.5()1.66了!”我微笑着叫起另外一名比较稳重的学生“张静,你来评价一下他俩的表现!”“老师,我觉得王浩的方法简便一些,但他对同学不够尊重!”王皓的脸一下子红了!3.小组互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让学生学会了交流、倾听、思辨和分享,但小组合作一不小心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个除了老师对小组合作模式的规范以外,小组中的互相评

11、价也能起到纠正和规范小组合作形式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组合作互评;(1)看目标的达成。这是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一个小组能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说明小组合作是高效率的。(2)看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习就是一个提高过程,如果没有提高则是无效的学习。在一个小组内,成员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同学提高的较慢,而有的提高很快。在小组间,不同的小组的整体提高水平也是一个评价标准,有的小组整体提高快,效果就明显,有的却整体提高不大,则效果不大。(3)看其合作程度。有的小组虽然组合在一起,却各自单干,没有体现合作精神,虽然他们目标达成了,却失去了合作

12、的意义。(4)看其团结程度。一个小组的团结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为了完成任务而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才真正体现合作的魅力。如果本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牢骚满腹、相互抱怨,即使完成目标也是勉强的。(5)看是否有创新。创新是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家把自己的智慧汇集在一起,会创造新的奇迹。如果大家敷衍了事,肯定没有起色,即使完成任务,也是平平淡淡。学生小组内的互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通过从这几个方面的评价也可以不断的提醒在交流合作时应注意的问题,使课堂结构达到最优化。4.家长评价家长的参与十分重要,因为家长同教师一样,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关注着学生的成长。家长本身是一种教育资源,利

13、用好这一资源,也是教师的职责。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等形式对学生家庭表现进行评价。这既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又是对学校教育效果的直接反映。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的课堂评价呢,使之成为情境教学高效开展的催化剂呢!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反馈性原则教师有效课堂评价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措施。2.激励性原则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受到激励,增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使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动机3.调控性原则让学生了解自身发展所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进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自身

14、的进一步发展,而教师也通过教学中的评价,进一步掌握学生,以便随时调节自己的进度与方法。4.诊断性原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分析与定位,找到症结与原因,进一步找到改进和补救的措施在多年收治肝病、出血热、麻疹、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临床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优势,因此在制定医院长期发展规划中,有步骤的增加中医药在整体医疗工作中的比重,不断加强中医学科建设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