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4780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产权流动的主要机制,其效率之高低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正如美国投资学家,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合伙人理查德A哈伏特所说:“如果没有一个为公众买卖证券的集中场所,并为他们的投资创造流动性,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成为世界上占领导地位的工业国。”哈伏特的论断肯定了证券市场在筹集庞大资本及再分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算起,中国证券市场已走过了13个年头,它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的经济转轨时期,证券市场为企

2、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条件。然而,我国证券市场经历时间尚短,这是不尽成熟不尽规范不尽完善的市场,表现在过多投机,内幕交易猖獗,证券发行价格不公允,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等等方面。但经济的发展对证券市场的运行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惟有规范化的证券市场才能走向成熟,规范化的证券市场离不开规范化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建立证券市场管理体系,并使其在公开公平原则下有序运行,必须建立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之上。本文从研究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的密切关系出发,详细阐述了有效市场假说,效率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关系,论证了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具有极为重要

3、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不断深入完善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总结问题,并从各国已有的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尽快健全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执行。同时还要通过全方位的诚信建设,将加强诚信建设与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举,德治与法治双管其下,才能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共同构建证券市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关键词】证券市场 有效性 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一、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为经济社会提供了一个筹集庞大资本及资源配置的场所,对

4、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与时俱增的推动作用。这个市场,越是健全有效,或者说效率越高,资源配置的效果就越好。那么怎样才能确保市场的有效性呢?实践证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证券市场对资源在配置的功能是建立在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基础之上的,要评价公司业绩就必须要取得必要的信息,而且需要的是有助于评价业绩的,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信息。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公司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还是定期公开的报告(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其中所披露的主要是会计信息,或者与会计信息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信息。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便成为确保证券市场有效性,证券交易公开、公平、公正的前

5、提条件之一。1、 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显著特点是风险性,因此,证券投资者会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以最大限度减少投资风险。他们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分析,判断影响证券价格的各种不利和有利因素,对证券的未来价值进行预测,然后决定是否买进或卖出证券及买卖证券的价格。可见,由于信息的获取可以改变投资者对证券风险的评价,信息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均衡有极大影响,如果相关信息总是完全、可靠、及时的,那么理智的投资者对证券价格的预期就是合理的和可实现的。在这样的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作为一种正确的信号能够将资本引向那些能有效使用它们的企业,远离经营业绩差的企业,以寻求更多的增值,即价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合理引导资源配

6、置。因此,信息通过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反映到证券价格中,从而引导证券市场资源配置。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用来反映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告集中解答了投资者所普遍关心的投资回报、投资风险等问题,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投资者相当重视的信息来源。因此,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休戚相关。2、有效市场假说既然投资者是根据所取得的信息来决定买卖证券的价格,且价格信号又是证券市场中资本有效配置的内在机制,那么,市场的有效性就集中表现在建立的证券价格上,可取得的有关信息便成为价格能否作出正确信号的决定因素了。致力于证券价格与信息之间关系研究的卓有成效者,

7、是以美国芝加哥大学财务学家尤金珐玛(Eugene Fama)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1965年,法玛发表了他对股票市场价格运动的实证研究成果,他利用计算机考察了30种股票5年中每天的价格波动,主要目的是确定股市价格随机波动的程度。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cy Market Hypothesis)。尽管对该学说仍存在许多争议,但它是一个被事实证实了的或者说至少是部分被证实了的学说。从本质上讲,有效市场假说所研究的是不确定性情况下竞争市场中的动态价格行为,它是从微观经济学零利润均衡状态的研究中扩展开来的。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指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均衡价格点上的边际成本应

8、等于边际收入,即竞争使该点经济利润等于零,此时市场处于一种稳定的经济状态。珐玛对效率市场的定义是:如果(1)证券市场上交易的各种证券价格的运动反映了所有的可获得的信息,并且(2)价格对信息的反映是瞬时的和毫无偏见的,则该证券市场是效率市场。经济这家詹森(Jensen)把效率市场定义为:如果根据一组信息从事交易而无法赚取经济利润,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对证券市场而言,如果某组信息被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广为了解,则证券市场的竞争将会驱使证券价格处于这样一个水平,即投资者根据该组信息进行产交易只能赚取按风险调整的平均市场报酬率,这样的证券市场才是有效率的,它意味着此时的证券市场是以最小的代价进行资本的有

9、效配置。效率证券市场是建立在有效证券价格基础上的。证券价格有效性的核心思想是:在任何时点上,可获得的信息都被注入价格之中,证券价格成为证券内在价值的最佳评估。证券的内在价值是指证券所代表的财产价值。根据这一思想,可得到价格有效性的前提,即市场均衡状况可用预期报酬来表示。投资者利用获得的相关信息对某一证券未来一定时期的报酬进行预期,该证券预期价格等于今天的价格加上未来时期(或称下一期)的预期报酬。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即E(Pj,t+1|S t)=1+E(Rj,t+1| St)Pj,t式中E的数学期望运算符号,Pj.t+1表示j种证券在时点t+1的价格,St是在时点t上可能获得的定价信息,Rj+1是

10、j种证券在时点t+1上的预期报酬率;Pj.t是j种证券在时点t上的价格。这一价格构成模型表述了今天的有关定价信息充分反映在明天的价格中,明天的价格又是考虑了定价信息的期望值,这一期望值是一随机变量。最能表达效率资本市场假说的是公允对策模型。这一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在一段时期内,证券价格的实际变化与证券价格的预期变化之间没有差异。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式中St+1为实际盈利与预期盈利之间的差,若St+1在长期中不趋于零,则说明市场存在非正常报酬率。对于某组定信息而言,以该信息为基础进行证券买卖,对能否赚取非常报酬率(超额收益)进行分析,即可对效率市场假说进行检验。该检验通常按照信息组将效率资本市场划

11、分为三种类型:1、弱效率市场假说(weak efficiency market hypothesis)指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历史一系列交易价格和交易量中所隐含的信息,根椐证券历史价格信息不能使投资者获得超常利润,即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并不能从与证券价格趋势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中得到任何帮助,因为所有包含在过去证券价格移动中的资料和信息都已完全反映在证券的现行市价中。例如,尽管投资者知道某种股票的价格在过去三天中每天都在上涨,可是此一事实却未透露此种股票的价格在今天或明天究竟是涨还跌,所以观察趋势图是无法赚得超常报酬的。这样的市场是一个具有弱式效率性的市场。Maurice Kendall在1953年对

12、股票价格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股票价格变化的规律,但他却惊奇地发现,实际上并不存在价格变化的规律,股票价格变化完全是随机的。因此,他得出了股票价格变化是“随机游走”(Random Walk)的结论。这是对弱式效率市场假说的一个证实。2、次强式效率市场假说(Semi-Strong efficiency marker hypotheses)指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有用的信息,不仅包括证券市场过去的交易量、价格等信息,还包括所有公开所得的最新信息,如企业的盈利状况、股息分配及各种金融出版物信息,根据所有公开信息不能使投资者获得超常利润。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这种有效市场的存在。3、强效率市场假说

13、(Strong efficiency market hypothesis)指所有相关信息都在证券价格中得到了反映,包括所有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由于这一假说以证券市场参与者无任何信息垄断为前提,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证明。对效率市场类型的划分,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证券价格总是不同程度地反映各类经济信息,价格反映信息的范围越广,反映的速度越迅速,投资者者就愈难通过证券易手来图谋超额利润,并可防止过度投机,证券价格将趋于相对稳定,平均利润能更充分地得到体现,资本便更有效地被导向各生产领域。3、效率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大量经济学家以市场效率性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发展完善的资本市场或证券市场中,都具

14、有高度的弱式效率性,以及相当程度的次强式效率性,特别是股市中广受投资者注意的大公司股票,其所具有的次强式效率性就更为明显。但即便 是像纽约股票交易所这样的股票市场也不具备强式效率性。如果把弱式效率市场视为次强式有效市场的特例,因为历史交易信息就是过去公开的信息在证券价格的反映,它包含于所有公开的信息中,那么,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使证券价格充分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及防止利用内幕信息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为发生。虽然所有公开可获得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且证券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的,但所公开的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其他信息却是公开的信息的主体,且所公开的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主要是由

15、证券发行人披露的。这是因为。1)资本追逐价值增殖的本质,决定了资本总是不断地流向效益高、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因此,在众多因素中,决定证券价格的关键因系是企业经营状况,即盈利水平的高低、财务状况的好坏、支付能力的强弱等。资本所有者主要利用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预期,然后决定资本的投向,作出卖出、买进或者继续持有证券的决定。有人统计,企业管理所需信息,有70%来自于会计部门。因此,所公开的会计信息及相关的信息自然成为公开信息的主体内容。2)由于两权分离的产权制度的存在,企业的投资者,特别是潜在投资者,远离了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投资者获取有关企业经营状况资料最直接的途径,是让经营者披露信

16、息。而企业经营者无论是出于完成受托责任还是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均有义务和责任直接披露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以减少证券投资者及其他信息需求者在经济决策中的主观不确定性。3)现代证券理论中将证券投资风险区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某种因素对市场所有证券都会带来投资损失的可能性,如购买力风险、汇率风险等系统风险对每一种证券都是有影响,因而无法通过证券组合规避它。非系统风险指存在于某个公司或一行业的风险,包括 违约风险和经营风险,它可以通过证券投资组合来分散。而违约风险和经营风险一般决定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投资者要规避系统风险,最需要的是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确保证券市场效率的前提条件之一。在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以公开、公平、公正为指导原则的,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严格遵守的,指导、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程。其具有以下原则:以公开性为基础。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