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村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4770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马村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走马村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走马村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走马村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走马村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马村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马村调研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贫困状况调查报告XX镇走马村地处XX县城西部,据县城20公里,海拔600-1400米米,全村1960口人,人均耕地1.73亩。随着农业税的逐步取消,农税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走马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走马村目前仍属于XX镇二类贫困村,全村有建卡贫困户131户46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3.62%。为了进一步摸清当前走马村实际状况,全面系统地掌握全村真实情况, 2010年8月29日至9月2日,本人根据县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关于领导干部开展“三进三同三个一”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方案要求,通过入户走访调查和召开座谈会、院坝会等形式,对XX镇走马村

2、贫困状况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从调查中发现,该村农民生活水平虽有所提高,但贫困现象犹存;社会环境虽有所改观,但仍有部分隐患;民主政治虽有所进步,但存在较大差距。可以说,走马村发展依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找出有效途径加以解决。一、当前走马村的基本情况(一)收入结构向多样化发展。从整体上看,全村农民完全靠土地生活的单一收入结构情况已经基本消失。当前该村农民以蔬菜、畜牧、中药材、烤烟和果树等经济作物为主的收入已经超过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收入结构日渐合理。(二)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日常消费和看病占据所有消费支出的前三位。同时村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手机等新型通讯工具和彩电、冰箱

3、等中档家电也开始逐步进入农民家庭。(三)农民素质明显增强。一是致富热情空前高涨。在调查中,村民最关心的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尽快脱贫致富。二是公益意识大幅跃升,愿意或比较愿意为修路出钱出劳的占多数。三是参政意识大为提高。很热心或热心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农民占近一半,有八成以上的农民热心参与村务管理。四是参政能力逐步提升,有近八成的农民在劳作之余收看新闻,从而获取得了大量的政策信息。五是致富能力逐步增强。目前,较多村民学习技术的愿望非常强烈。(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村民认为乡、村党组织能比较好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农村政策,同时也反映当前农民负担不重或一般,尤其对国

4、家免除农业税和粮食直补的政策非常拥护。二、当前走马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一)生活水平较低。从调查情况来看,该村村民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整体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一是收入总量小,每个农民家庭年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的占大部分,2万元以上的很少。二是住房条件不理想,至今仍有部分农民所住房屋较破旧。三是消费能力有限,在调查中大部分农民基本没有购买空调、电脑和汽车等中高档消费产品。(二)生产经营层次低。一是大部分的村民选择经营方式时跟着感觉走,生产盲目性大,而且种植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大,在生产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外出务工还存在部分问题。该村长年外出务工450人中,绝大多数的外出

5、务工人员没有经过技能培训,文化素质低,缺技术,导致在外就业率低,工资收入低。(三)基础设施较差。一是缺乏水利设施。全村没有水库等水利设施,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交通发展滞后。村里虽然修通了公路,但是公路等级极低,已建村社公路由于缺乏维护,大部分路面破坏严重,一般车辆跟本无法通行,也导致村民出行很不方便。三是通信状况亟待改善。电话和手机普及率不高,并且手机信号也不太好,与当前信息社会极不适应。(四)社会环境不优。一是卫生条件差。本村的卫生所条件较差,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保障部分医药费用,但由于农民收入不高,大部分农民仍然是直到犯了大病才去看医生;另外该村由于没有自来水,饮用水仍然

6、是以雨水流到井里澄清后的水为主,很不卫生。二是文化生活匮乏。在业余文化生活中,有九成以上的农民主要看电视,村里很少有文艺活动。三、解决当前问题的应对之策走马村存在的这些问题,并非孤立的静态的,而是互相关联的。因此,要全面系统地整体把握当前形势,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问题。本人认为,要解决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领会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和县委十二届八次全委会精神,大力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不断加强全村经济建设,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全村的物质文明建设。1坚持不懈地推进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必

7、须持之以恒地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调整,一是山区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是一些特色明显、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能够富民富村富乡的项目,要因地制宜、分类规划。我认为走马村要重点搞好蔬菜、中药材、果树林等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对于占用耕地的结构调整项目,应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搞好土地有序流转。三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小额信贷、优惠政策、技术信息、品种物资等服务。2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当前走马村农业生产必须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一是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优质农产品基地,依托发展蔬菜、中药材、果树林等产业的机遇形成规模经营。二是积极开拓中药

8、材的产品销售市场,形成一批特色拳头产品销往外地。三是积极争取农户万元增收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及特色产业发展奖励基金,扶贫产业发展项目扶持资金和县菜蓝子工程发展扶持资金,全力助推走马村蔬菜、畜牧、枣果、药材等产业发展。3有序搞好劳务输出。当前走马村农户经济收入仍以外出务工为主,解决外出务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是乡村两级组织要广泛搜集外地劳务信息,为当地农民服务;同时积极协调劳动保障部门,适时适地举办职能技术培训,提高外出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提高外出就业能力和依法护权意识。二是要为外出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切实保障外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发挥致富帮带的作用。4

9、大力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加快水利建设,引进市场机制,积极推进灌溉农业,进一步有效利用水利资源。5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结合结构调整,发展“三高”农业,巩固结构型增收。二是有效组织劳务输出,搞好劳务型增收。三是落实“免税直补”政策,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搞好政策型增收。(二)不断改善农村社会环境,千方百计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改善教育状况。一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确实解决不了的困难要向上级反映。二要从思想上真正的把村里的教育重视起来,尽最大努力来解决本村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村里要尽最大努力帮

10、助其完成学业,争取做到不让一个学龄儿童辍学。2改进卫生环境。一是动员各种资金投入到本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改进村民就医环境和卫生状况。尤其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全村的的饮水问题。二是加大技术培训和监管力度,提高村卫生所的医疗水平。三是切实落实好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为村民就医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3丰富文化生活。近年来,该村文化活动设施严重缺乏,村委会要要结合村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的文艺活动;继续搞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广大农民提供内容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全村移

11、风易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三)不断推进全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千方百计提升村建水平,促进全村社会政治文明建设。1加强村委的干部队伍建设建设。要进一步配强配齐村委班子,切实加强村委班子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2加强村务制度建设。村务管理制度建设要围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扩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完善村规民约,做到科学决策村务、民主管理村务,增强合力,凝聚民心,充分激发全村建设小康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依靠自身力量去实现脱贫致富。在多年收治肝病、出血热、麻疹、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临床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优势,因此在制定医院长期发展规划中,有步骤的增加中医药在整体医疗工作中的比重,不断加强中医学科建设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