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我的哈佛岁月》读后感范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5247684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我的哈佛岁月》读后感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名著《我的哈佛岁月》读后感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名著《我的哈佛岁月》读后感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名著《我的哈佛岁月》读后感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名著《我的哈佛岁月》读后感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著《我的哈佛岁月》读后感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我的哈佛岁月》读后感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著我的哈佛岁月读后感范文 李欧梵先生是我敬重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读大学第一次捧读铁屋中的呐喊时的震动和愉悦及至读到他的狐狸洞呓语始在语言的轻松机智和见解的独到深刻背后了解到欧梵先生“狐狸型”的治学方式和为人的性情更添了一份学术之外的亲切近来欧梵先生又有新著我的哈佛岁月面世(江苏教育出版社年5月第1版)我耳闻后忙找来一睹为快同时也在关注网上报端的书评;其间有两则评论、商榷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先是9月7日中华读书报上刊登了徐慈威的一篇一流学者的“二流”著述评李欧梵的新著我的哈佛岁月其后半月余新京报“书评版”又登出了一则与徐文商榷的文章(9月23日“二流”学者的“三流

2、”著述兼与徐慈威先生商榷)署名“舒平”读完我的哈佛岁月我原本想写点什么一时没有下笔正巧看到这两篇评论还是把自己的一点想法写出来 这两篇文章的名字放在一起有点绕先要解释一通徐文题为“一流学者的二流著述”在文中有一段关于“刺猬型”学者和“狐狸型”学者的论述坦言“我宁愿相信事实上李先生也是一流学者”同时他认为“李先生的这本我的哈佛岁月即使不用学术的眼光审视它充其量只是二流著述”;而题中的引号一方面表明引自原作另一方面也隐隐体现了徐先生的善意舒文名“二流学者的三流著述”一看即知化自徐文舒平先生坚持称我的哈佛岁月是“二流”学者的“三流”著述其实是以退为进的法子说到底还是想让人承认我是“一流”学者的“一流

3、”著述 舒平就这个问题首先向徐文发难:李先生在书中明确地说过自己只是“二流学者三流作家”(书中欧梵先生说的是和“西方传统中的名家”相比“以世界大师级的尺度来衡量”“有时自嘲”以此自况这其实是看似自谦实则自负的说法)你非把他归入一流之列莫不是想“借批判的对象来抬高自己”进而以此猜测竟得出结论:“国内的批评界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些批评家专门喜欢拿名人开刀借此打通自己的成名之路即使批评的对象不够一流也非要把他说成一流否则自己的批评便会显得缺乏分量”看完这段话我大吃一惊徐慈威的文章写得很是平和中肯(相形之下倒是舒平的文章到处显得尖酸)我竟没有看出包藏了这样的祸心忙按图索骥地把徐文又读了一遍除了读出诸

4、如“由于李先生骨子里是位学者所以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还是在在地透露出它所蕴含的或者说内敛的学术价值”等句子和为文的坦率真诚外还是没有其它似乎是舒平虚惊了一场其实舒先生的话也并不新鲜是文坛上的故伎了前几年有个沪上文人就惯用此术把一切批评者都看作“攀援的凌霄花”这种话的恶劣之处就在于以自己已获得的话语权力而制止别人开口幸而不是欧梵先生本人;我看到这类话一向有些愤懑不平时至今日居然还有人发此旧论让人不免惊讶不过听来既颇为耳熟就不会如小儿女羞赧而退还要照做凌霄花 舒平的文章存在两大问题剖辨清楚许多问题自然水落石出舒文的第一类问题在于往往把一个问题推向极端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样就歪曲了徐文的原意往往导致谬

5、误他再紧抓不放加以发挥结果讨论的其实不是一个问题;我无暇指出文中无数的逻辑漏洞仅举两例 一例是徐慈威先生认为“以一个货真价实的哈佛教授而与哈佛女孩的妈妈去比试去打擂起点就不高”舒平先生则说出这样一番话“如果一个人总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喜欢将人分成三六九等那就是思想有问题了”“哈佛女孩的妈妈了人家能把女儿培养成才难道没有资格将自己的经验与众人分享”前者提出的问题是欧梵先生作为在海外多年的学者、知识分子在书写个人记忆时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高度这种被期待的精神高度使得论者认为李先生不应以一个畅销书作家哈佛女孩的妈妈作为参照(至于到底应不应该下面会详细讨论)后者并没有在这个问题的本质上作出回应或驳难而是

6、粗暴地给对方首先扣上“总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喜欢将人分成三六九”“思想有问题”的大帽子然后是近似胡搅蛮缠的发挥回头一看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什么时候前文中讲哈佛女孩的妈妈不能写书了呢 另有一处徐慈威举“罄竹难书”一例称我的哈佛岁月文字水平未免有些粗制滥造至少在大陆一般的用法中欧梵先生确实把这个词一连两次用错了应该说徐慈威所指的“文字水平”就是指单纯的遣字用词到了舒平的笔下却颇为高调地称“我辈喜爱李先生文章恰恰是喜欢李先生那种随意、潇洒挥洒自然天马行空的文风”由“文字”到“文风”舒先生偷换的概念可谓大矣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舒平在文中提出“徐先生认为李欧梵水平粗制滥造(看官注意这里文字又被置换成了水

7、平)我也想在此不知天高地厚地说一句公道话仅从徐先生的这篇文章来看徐先生自己的文字水平也未必堪称一流至少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都没能被说服”云云且不说这里的“文字水平”又不知何时变作了论理的水平也不说徐慈威先生论理的水平到底怎样批评对象和批评者之间有无可比需不需要比这大概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请舒平先生恕我言语稍有不逊因为这里实在有些离谱了“商榷”到最后却质问起批评者的水平以壮声势实在有些不妥;我其实想说明的还是当一个概念反复被置换时讨论已经没有意义了 舒文的第二大类问题也是根本的问题在于舒平本人对于价值的评判缺少一种内在的尺度这才导致了形形色色的不一致和整个文章的“格调不高”舒文中至少出现了三种类型

8、的著述:录、畅销书和学术著作对于它们评判显然不能执行同一标准:录有自身的精神维度畅销书要符合的是市场的准则学术著作也自有一套学术的规范当然录也可能是畅销书但总是要遵循最“本己”的价值尺度舒平本人意识中这种尺度的缺席造成了文章的混乱和可笑一方面质问“哈佛女孩的妈妈了”另一方面又毫无道理地假借正义之名批判所谓“所谓的学术著作”;尺度的混乱导致对所提及的诸种著述都缺少应有的尊重(误读也是一种不尊重)还是很表面的问题我说的“内在”是指一本好的录应是一部优秀的精神传记和心灵自传而不只是身体和经历的纪录欧梵先生部分地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鲁迅的研究者作为“中国公共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实

9、践者作为海外“芝加哥大学中国思想者部落”的酋长欧梵先生所代表的文化趣味、精神倾向和价值立场值得、也引起了无数的关注人们有理由对欧梵先生的思想和精神高度提出更高的期待舒平试图否定这种期待不仅没有抬高反而降低了这本书应有的品格我们希望看到一个以西方精神为背景、在俄罗斯思想烛照下的真正的“狐狸”而不是一个在多元文化中栖身或逃避的供人玩赏的画了大花脸的波斯猫难怪舒平先生那么津津乐道 最后还是回到欧梵先生的这本新书为写这篇文章我把我的哈佛岁月又仔细读了一遍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在这本随性的小书中都很丰富我认为其中写得最好、也是我最喜欢的是几篇老师的文字如史华慈教授、普实克退休记事也颇为感人然而毕竟我的哈佛岁

10、月是本匆促写成的书没有来得及耐心地打磨里面确实存在正如徐慈威先生所指出的一些不妥之处;至于书中“每每津津乐道的男女情爱之事”徐慈威认为“未免不够恰当”(作为知识性的录)舒平则认为是“率真”是“真性情”的流露(作为个人的自传)我不作判断而更愿意把它看作“道德判断被延期的领地”不过舒文中说“今年终于读到了一本真正值得一读的书”我还是觉得有些夸张了如果舒先生真得这么以为那实在是井中之论;而在其文末还有一段近似挑衅的话我看后触目惊心真真无言以对其实舒先生多看几遍我的哈佛岁月中所论的书与人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了 东汉马援在戒兄子严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深以为是并同样以此为戒愿与舒平先生共勉:龙 伯高敦厚周慎

11、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重之爱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饱学之士大多周慎守礼肤浅之辈大多腾嚣猖狂这里我绝无嘲讽舒平先生的这篇文章“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思我只是私下里觉得徐慈威先生一番寓褒于“贬”的平和之论可能恰恰是对欧梵先生的理解和尊重不由让人想起书中写普实克教授和夏志清教授笔战的一段一对朋友间的“笔墨官司”不但没有损害友情反而见出了双方的学术风度和风范;而舒平先生以剑拔弩张姿态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误解了徐文的原意自说自话近乎无理更为令人遗憾的是与欧梵先生书中所透露的宽容平和亲切的人文气息相背离同时也冲淡了所弥散出来的可贵的温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