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病人护理 (2)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524019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4.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内障病人护理 (2)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白内障病人护理 (2)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白内障病人护理 (2)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白内障病人护理 (2)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白内障病人护理 (2)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内障病人护理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内障病人护理 (2)(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内障病人的护理,1.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2.熟悉:白内障的健康教育。 重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护理措施。 难点:皮质型白内障的分期,学习目标,一、流行病学:,白内障是我国第一致盲性眼病,在我国由白内障导致双眼盲的患者约有500万人,以高海拔的西藏及热带的海南地区发病率最高。随着人口总数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每年新生白内障致盲约有100万人。,一、流行病学:,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的制约,每年平均仅能做35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 ,还不能控制白内障致盲人数的增长。,二、概念:,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障碍的眼病 。,晶状体,晶状体的解剖,

2、位置:眼内、由悬韧带悬挂固定在虹膜(瞳孔)后。 形态:双凸形、有弹性的透明组织。 结构:晶体囊膜、晶体皮质、晶体核。 营养:本身无血管,靠周围 的房水提供营养 。,晶状体的组织结构,人眼的晶状体有什么作用?,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主要是保证外界物体在眼底成像清晰,而让人看到清晰的图像。,白内障的分类,1、按发病原因: 年龄相关性(老年性)、外伤性、代谢性、并发性、中毒性、辐射性白内障等。 2、按发病时间:先天性、后天性白内障。 3、按晶状体混浊部位:皮质性、核性、囊膜 下白内障。 4、按晶状体混浊形态:点状、冠状和板层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年龄50岁以上 渐进性视朦 双眼不等晶

3、体混浊 无明显病因 眼球其他组织正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一、病因: 目前确切的病因不明。 是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 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紫外线照射、过量饮酒、吸烟、妇女生育多、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精神病、机体外伤等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临床表现:,视力减退:多为无痛性和进行性的视力减退。早期患者可出现眼前固定不动的黑点,可有单眼复视或多视、屈光改变等;后期:随着晶状体混浊范围扩大,最终视力可降至指数或光感。 晶状体混浊:根据病因、病程和类型不同表现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晶状体混浊。,护理评估 健康史 *评估病人视力下降的时间、程度,发展的速和治疗经过。有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身体状

4、况 * 症状评估:老年性白内障分皮质性、核性及囊膜下性,以皮质性白内障最常见。根据病程分为四期:,皮质性白内障临床特点:,初发期 未成熟期 成熟期 过熟期 视力 多不受影响 明显下降 光感.光定位准 可能有视力好转 晶体 仅周边混浊 大部分混浊 全部混浊 皱缩.皮质液化.核沉 虹膜 虹膜投影(+) 虹膜投影(-) 虹膜震颤 并发症 闭角型青光眼 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皮质性白内障临床分期:,初发期 未成熟期 成熟期 过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期,初发期:晶体周边皮质楔形混浊,尖端指向瞳孔中央,瞳孔区透明,无视力障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期,膨胀期: 混浊向中央发展,晶体体积增大

5、,前房变浅,易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虹膜投影 闭角型青光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期,成熟期:皮质肿胀消退,前房深度恢复正常。晶体乳白色混浊,视力可降至手动或光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期,过熟期:晶体体积缩小,囊膜皱缩,前房变深,虹膜震颤;晶体皮质溶解液化,核下沉,视力提高。 晶体溶解性青光眼、过敏性葡萄膜炎,核性白内障,晶体混浊从核心开始,灰黄色棕黄棕黑 近视增加或者老视减轻 不易成熟,后囊膜下白内障,在晶状体后囊膜下的皮质浅层出现的黄色混浊,其间夹杂着小空泡和金黄色或白色结晶样颗粒,外观似锅巴状 后期合并皮质和核浑浊,最后发展为成熟期,辅助检查 裂隙灯检查,电生理及光定位检查, 眼B超检查,角膜

6、曲率半径和眼轴长度等。 心理-社会状态: *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 *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 工作环境。 *白内障手术为复明手术,了解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及期望值。,治疗要点 (一)药物治疗: 疗效未肯定, 常用白内停.障眼净.消障灵等。,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 白内障手术的目的是摘除混浊的晶体,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恢复有用视力。 手术时机选择: 视力在0.5以下的白内障可行手术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优点: 手术损伤小。 完整的后囊保证了人工晶体的良好稳定性。 维持正常眼内结构,减少黄斑囊样水肿、 视网膜脱离和角膜水肿发生率。 本术式是我国目前开展最广泛的术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7、,优点: 切口小(3.2mm) ,愈合快。 角膜散光小,术后恢复好。 缺点: 设备昂贵。 技术水平要求高。 本术式为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术式,人工晶体,护理诊断: 1、感知紊乱 (视力减退)与晶体混浊有关。 2、自理缺陷 与视力减退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 与视力障碍有关。 4、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害怕失明、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5、知识缺乏 6、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1. 药物治疗:滴用白内停、谷光甘肽等眼药水。同时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等。 2. 定期复查,慎用散瞳剂,以免继发青光眼。 3.协助医生对影响生活和工作的白内障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囊外摘除、超乳,为目前首选术式。激光乳化损伤 更小,

8、4. 术前护理:解释手术方式、复明效果,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术前三天点抗生素眼药水、冲洗结膜囊及泪道,检查视功能、眼压、角膜曲率半径和眼轴长度。全身检查包括血压、血糖、心电图、胸透、肝功、血尿常规、凝血功能等。,术后护理,5 .嘱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头部放松,全麻病人未清醒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 勿碰撞术眼、不揉眼、勿低头弯腰时间过久,保持大便通畅,控制咳嗽,打喷嚏,呕吐。 * 术后常规换药,按医嘱应用抗生素,观察术后疼痛情况,眼垫是否干燥,固定好。 * 各项眼部治疗动作轻柔,勿压迫眼球,严格无菌操作,手术眼应滴用抗生素和激素眼药水1 个月左右,以抗感染。 术后

9、若患者不适应强烈 光线,可戴墨镜以遮挡 强光,同时也可以遮挡 灰尘。,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恢复期避免长时间 用眼看书报以防术 眼疲劳。3-6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低头作业。 外出时防风沙,可配戴眼镜等,防止异物进入眼内。,进食高蛋白、富含维 生素的软质食品以促进伤口愈合。 避免进食硬质及刺激 性食物,以免因用力 咀嚼导致伤口裂开出血,晶体移位。,健康教育,* 复查:出院一周后门诊复查,不适随诊。 * 出院指导:按时用药,未做人工晶体植入术者,术后3个月验光配镜。,先天性白内障 概念:是胎儿发育过程中晶状体发生障碍或出生后1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混浊。,先天性白内障,出生后或自小出现的渐进 性

10、视力障碍。 多为双眼对称性晶体混浊。 可能有家族性。 可伴有其他全 身发育障碍。,病 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内源性与染色体基因有关,有遗传性。 外源性是指母体孕期及胚胎发育期异常患病(妊娠三个月内患病毒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不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对晶体造成的损害。,(一)健康史:遗传性:1/3; 病毒感染;药物、放射线,母体营养及维生素缺乏。 (二)身体情况: 1、症状: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或正常,多静止性。 2、体征 分类,【护理评估】,护理评估,伴斜视、弱视、眼球震颤、先天性小眼球等。 (三)辅助检查:染色体 (四)心理社会状况:期待、紧张、焦虑 【治疗要点】视力影响小的静止期无需

11、治疗;手术3-6个月,最迟不超过2岁。 恢复视力、减少弱视和盲目。 术式:晶状体吸出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护理诊断】 1.自理缺陷:与患儿年幼,晶状体浑浊视力障碍有关 2. 潜在并发症:斜视、弱视、眼球震颤。 3.感知改变:与晶状体浑浊视力障碍有关,【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防抓挠 (二)手术护理:全麻 3-6个月时手术,不超过两岁 (三)心理护理 (四)健康指导:优生优育、孕期保健、康复训练。,糖尿病性白内障,一、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由于糖代谢障碍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二、晶状体的能量来自于房水中的葡萄糖,晶状体的糖代谢主要通过无氧酵解。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己糖还原酶) 山梨醇(醛糖还

12、原酶和辅酶2),血糖浓度晶状体内葡萄糖山梨醇(堆积在晶状体内)晶状体渗透压升高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混浊 三、 分类,合并年龄相关性皮质性白内障,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有无糖尿病、评估视力下降的时间、程度、发展的速度及诊治经过。 (二)身体状况 1.视力下降 2.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大多发生于严重的幼年型糖尿病患者,多为双眼,前后囊膜下出现典型的白点状或雪片状混浊,可因血糖的高低伴有屈光改变,当血糖升高时,房水渗入晶状体内,使之更加变凸,形成近视。当血糖降低时,晶状体内水分渗出,晶状体变扁平,形成远视。 (三)心理-社会状况 患者工作生活受到影响,社交困难,易产生焦虑、

13、孤独心理,手术患者因为惧怕手术担心手术效果,由于糖尿病性白 内障患者血糖高、并发症多,需要长期,治疗,心理压力大。 (四)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五)诊断与治疗要点 1.依据临床表现及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可诊断。 2.严格控制血糖,在血糖控制正常的情况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在术前治疗。,【护理问题】,1.感知改变:与晶状体混浊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导致视力障碍有关。 2.焦虑:与糖尿病全身病变或严重的视功能障碍使患者心情忧郁。 3.潜在并发症:可发生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4.自理缺陷:

14、从事日常活动能力下降,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所知视力下降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识。,【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1.术后患者要安静卧床休息,避免低头及头部振动,控制咳嗽、打喷嚏、不用力挤眼,以防眼内出血、伤口裂开。,2.半流质饮食为宜,多食易消化、多纤维素富于营养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3.术后双眼包盖、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要给与良好的生活护理。 (二)病情观察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易发生出血及感染,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遵医嘱合理用药,观察血糖变化。,(三)治疗配合 1.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定期检测血糖水平 2.原则上治疗视力低于0.3的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协助医生行超声乳

15、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 (四)心理护理 护士要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危害、防治的重要性、治疗方法、疗效。 【健康教育】 1.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指导糖尿病治疗,如药物治疗、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 2.加强社区卫生宣教、 3.向患者讲解治疗原发病的重要性,并指导糖尿病治疗。,(1)用药指导:遵医嘱应用降血糖药物。 (2)饮食指导: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定时定量。 (3)运动指导:一般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左右,餐后1小时运动可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 4.定期检查:了解白内障的进程及眼底有

16、无病理改变。,外伤性白内障,一、外伤性白内障是眼球穿通伤、钝挫伤、爆炸伤、辐射伤及电击伤引起的晶状体浑浊。 机械伤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晶状体,使囊膜破裂,房水进入晶状体,使晶状体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而形成浑浊。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多见于儿童或年轻人,常单眼发病,有明确的各种眼外伤史,眼球穿通伤所致的晶状体浑浊出现迅速,辐射性白内障发生缓慢。 (二)身体状况 由于外伤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引起晶状体浑浊可表现局限性或全部浑浊,视力急剧减退或逐渐减退。 外伤性白内障由于晶状体囊膜破裂,混浊的皮质进入前房,可继发青光眼和葡萄膜炎。,(三)心理-社会状况 患者视力下降,情绪紧张,辐射性眼外伤所致白内障发展缓慢,早期无症状,得不到患者重视。 (四)辅助检查 眼外伤疑有眼内异物者,可行X线片、CT或磁共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