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523775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DF 页数:83 大小:1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的影像诊断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郑婉静 膝关节内病变膝关节内病变 (一)半月板病变: 1、半月板退变-损伤 2、盘状半月板 3、半月板囊肿 (二)髌骨软骨软化症 (三)滑膜皱襞综合征 (四)膝关节滑膜病变 (五)其他病变 (一)半月板病变(一)半月板病变 半月板解剖: 半月板是位于胫骨与股骨内外髁之间的纤 维软骨板,有内外侧之分,切面呈三角形。 其外1 /3 (关节囊缘)有来自关节囊的血液 供应和神经支配,内2 /3 无血供,其营养主 要来自关节滑液,亦无神经支配。 内侧半月板为 一环形软骨,后角 比前角宽,前角纤 维附着于前交叉韧 带

2、前、胫骨两髁之 间。有些纤维伸过 关节前方,与外侧 半月板前角相连接, 形成膝横韧带。 外侧半月板为 一2 /3环形软骨(其 “C”形开口较内侧 半月板小),其前 角、体部、后角的 宽度相近,且比内 侧半月板为宽。 (1)半月板退变和损伤分级)半月板退变和损伤分级 0级 为正常半月板,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 且形态规则 I级 病理上表现为灶性的半月板粘液样变性, 是由于半月板纤维软骨基质内粘多糖产物 增加所致。 MR:T2WI 表现为半月板内点片状或类 圆形高信号,未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缘。 诊断要点: 不与半月板关节面相接 触的灶性椭圆形或球状 的信号增高影 II级: 病理上粘液样变的范围比I级

3、损伤要广 MRI:T2WI表现为水平或斜形条状高信 号,未达到半月板关节缘,可达到关节囊 缘。 诊断要点: 水平的、线性的半月板内 信号增高,可延伸至半月 板的关节囊缘,但未达到 半月板的关节面缘 III级 MRI:T2WI表现为半月板内的高信号达 关节面缘。半月板撕裂表现比较复杂,形 态多样。 诊断要点: 半月板内高信号到达一个或两个关节面, 可以呈线性或不规则形信号增高。 半月板内高信号改变的诊断半月板内高信号改变的诊断 I级、II级信号不诊断为半月板的撕裂。 半月板内的III级信号改变: 如果是年轻患者并且有明确外伤史、专 科体征阳性诊断为半月板撕裂; 如果是无症状和明确外伤史的患者,诊

4、 断为退变建议随访; 如果是年龄大的患者,首先诊断为退变, 除非临床症状典型,可考虑为退变基础上的撕 裂。 (2)盘状半月板)盘状半月板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其形态呈一个 宽的盘状。 发病机制:两大学派 先天性:胚胎早期半月板均为盘状 后天性:增生肥厚的结果 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特点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特点 盘状半月板不利于膝关节负荷的传导 外侧盘状半月板发生率为1.4%-15.5%, 内侧仅为0.3% 症状多在青少年阶段出现 临床表现: 弹响、伸屈受限,合并撕裂时可有疼 痛、腿无力及关节交锁。 盘状半月板分型盘状半月板分型 Watanabe分类法(关节镜下分型): 1、完全型:半月板呈一圆盘形

5、2、不完全型:呈不同程度增宽 3、Wrisberg韧带型:半月板和后关节囊完全不连续 MR分型: 凹面镜型 后角肥大型 前角肥大型 平板型 不完全型 凹面镜型:表现边缘厚中心薄的双凹盘状 最多见 诊断:以5mm层厚扫描,有3层或3层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形成蝴 蝶结样改变。 后角肥大型:表现为矢状面半月板呈尖端向前的楔形,无半月板前角 最容易诊断 诊断:矢状位示半月板后角增厚显著,形成尖端朝前的楔形 前角肥厚型:表现在矢状面上半月板的尖端向后的楔形,无半月板后角。 最为少见 平板型平板型:表现为矢状面和冠状面上半月板前、:表现为矢状面和冠状面上半月板前、 中、后部厚度的高度相近,高度差

6、小于中、后部厚度的高度相近,高度差小于2mm 不完全型: 表现为矢状面上半月板连续三层的蝶形改变, 冠状面上半月板中部的宽度大于正常的15mm 盘状半月板内常出现II级、III级信号是由于盘状半月板失去了正常半月板的楔 形填充作用。 在青少年即可出现 (3)半月板囊肿)半月板囊肿 半月板囊肿归属于腱鞘囊肿,发生于半月 板内及半月板周边。 半月板囊肿与半月板撕裂有关,当滑液压 入撕裂处, 通过这个通道挤入关节囊边 缘就形成了囊肿。 囊肿近半月板处可呈尖状突起,与半月板 相连。 半月板囊肿的半月板囊肿的MR信号信号 T1WI:均匀低信号 T2WI、PD FS T2WI呈均匀高信号 半月板囊肿内常有

7、血性或凝胶状液体,信号会有所改变 囊肿可呈分房或分隔改变 外侧半月板 撕裂合并半 月板囊肿 (二)髌骨软骨软化(二)髌骨软骨软化 髌骨软骨软化最先于1906年由Budiger描述外伤引起的关节软骨软化和纤维化。 1928年,Aleman首先在诊断中使用“软骨软化”来描述由外伤所致的软骨改 变和其手术中所见。 目前已将髌骨软骨软化单独用作诊断术语而不考虑其有无外伤史,并且在临 床将其等同于“膝前疼痛综合征”。 髌骨软骨软化的临床表现以髌股关节疼痛,在膝关节屈曲时疼痛加重并伴有 噼啪声为特征,多见青少年。 正常的髌骨软骨在常规的SE序列T1WI和T2WI上呈单层的均匀的中等信号, 和其下的软骨下骨

8、质有明显的对比 MR分级及表现分级及表现 0级:为正常的髌骨软骨。T1WI表现为带状的中等信号,信号强度略高于水, 亦高于软骨下骨,表面光滑。T2WI表现为中等信号的带状影,信号强度低于 水,稍高于软骨下骨。 I级:在T1WI、T2WI上呈局灶性低信号。 II级:在T1WI、T2WI表现为轻度轮廓改变, 软骨厚度局部变薄,但直径小于1.3cm,可 有或无局灶性信号改变。 III级:在T1WI、T2WI表现为髌骨表面病变 的直径大于1.3cm或轮廓明显不规则,厚度 明显变薄,软骨下骨可有或无囊性改变。 IV级:在T1WI、T2WI表现为软骨全层缺如, 软骨下骨暴露,范围大于1cm,软骨下骨多 有

9、硬化和囊变。 I 级级 II级级 III级级 IV级级 IV 级 (三)滑膜皱襞综合征(三)滑膜皱襞综合征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滑膜关节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早期有薄膜将膝关节分隔成髌上囊和内外侧胫骨关节腔, 以后薄膜渐渐消失,使膝关节成为一个单腔。如果这些起分隔作用的薄膜在 出生后直至成人时仍不消失,便称为滑膜皱襞。 分类: 髌上滑膜襞:位于髌上囊,将髌上囊一分 为二 髌中滑膜襞:又分为内侧和外侧,分别位 于髌骨的内缘和外缘 髌下滑膜襞:位于髌下脂体的后方,和前 交叉韧带平行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髌上和髌下滑膜襞最多见,出现率约为50-60%。 髌中滑膜襞少见,其中外侧髌中滑膜襞更少见(1%-3%

10、) 症状:膝前疼痛、捻发音、弹响,以及滑液渗出所致的肿胀和浮髌症。 正常的滑膜皱襞在T1WI和T2WI表现为低信号,在T2WI同时关节腔内有积液的情 况下显示清晰,没有积液则很难看到。 髌上滑膜皱襞在矢状面显示良好 髌内侧皱襞位于内侧隐窝,自内侧关节囊壁向髌股关节延伸,在T2WI横断面显 示最好 髌下滑膜皱襞,一端附着于股骨髁间窝,向前穿过关节腔后与髌下脂肪垫相连, 并绕向上方连于髌骨下缘,矢状面显示最好,多数情况下比较细小,较难发现。 (四)膝关节滑膜病变 1、膝关节炎: (1)骨性关节炎 (2)化脓性关节炎 (3)滑膜结核 (4)类风湿关节炎 (5)痛风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

11、炎 膝关节是骨关节炎最好发的关节 病理:主要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质及滑 膜的一系列改变。 关节软骨的改变和髌骨软骨软化的改变一致 的 软骨下骨质的改变主要是新生骨质的增殖和 软骨下骨内囊肿形成 滑膜改变一般不明显,早期滑膜充血,后期 滑膜绒毛肥厚 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炎MRI主要表现主要表现 1、滑膜增厚:早期不明显,后期滑膜襞增多、 增厚、或呈结节状改变。 2、关节积液:急性期较多 3、半月板退变:I-III级信号 4、关节软骨改变:分级同髌骨骨软骨炎 5、软骨下骨质改变:软骨下骨内囊肿在T1WI 表现为圆形、大小不一的、多发的低信号,在 T2WI上为高信号,边缘多见有环形的低信号,

12、有时可见其与关节腔相通。 另外还可见到继发的腘窝囊肿、膝关节内游离体、交叉韧带信号增高、股骨 髁边缘和胫骨平台边缘的骨赘形成,平台塌陷等表现。 化脓性滑膜炎化脓性滑膜炎 化脓性细菌引起(葡萄球菌、链球菌) 常见原因:败血症、手术感染、关节外伤感染 儿童多见于血源性感染 发病急,可发热,局部红肿热痛 关节穿刺检查 MRI:滑膜增厚,关节呈浆液渗出时,显示长T1长T2信号 Case1: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 女,女,6岁,左膝明显肿胀,触痛明显,局部皮温高,伴发热,岁,左膝明显肿胀,触痛明显,局部皮温高,伴发热, 体温最高达体温最高达38.9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A) 类风湿是一种

13、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是多关节的病变,手足小关节是最早、 最常受累的部位,少数可侵犯膝、肘、肩等关节 其病理变化表现在滑膜、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等多种结构中。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表现为:增生、渗出和变质。 MR: 早期表现为以滑膜血管翳形成为主 T1WI呈中等或稍低信号 T2WI多呈高低不均的混杂信号 晚期可侵蚀软骨、甚至侵犯软骨下骨、 韧带及半月板等。 X线: 1、骨质疏松是RA的重要特点之一 2、关节间隙狭窄 3、骨侵蚀始于关节软骨的边缘,即边缘样侵蚀,是RA重要早期征象 4、RA常有软骨下囊性病灶,呈多发、边缘不清的小透亮区 Case2: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女,女,68岁,右下肢肿痛岁

14、,右下肢肿痛2个月个月 Case3: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女,女,30岁,双膝反复疼痛伴活动受限岁,双膝反复疼痛伴活动受限9个月。个月。 晚期侵犯软骨、软骨下骨 关节结核关节结核 好发于青中年和儿童 分骨型和滑膜型结核 滑膜型关节结核多发生于膝关节和踝关节 滑膜型:早期渗出、滑膜肿胀充血、晚期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多,浑浊变黄 关节腔穿刺黄色浑浊液体 X线:关节囊和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软组织层次模糊,关节间隙增宽或变 窄。 MR:滑膜肿胀充血呈长T1长T2改变,有时T2WI可见等、低信号(干酪样坏 死、钙化)。关节软骨及骨的改变较为显著。关节腔内积脓、冷脓肿形成。 Case4:滑膜结核:滑

15、膜结核 男,38岁,左膝关节肿痛6月。左膝关节腔积液细菌培养阴 性,结核分支杆菌抗体阳性 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以高尿酸血症为主要特点。表现 为反复发作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 痛风石是由炎性反应包裹尿酸盐和蛋白样基质构成。 常于夜间突然发病。 多发于跖趾关节。 :痛风石在CT表现为辉度不等斑点状影像。 MR:T2WI信号各异,以中低信号多见,可能与纤维组织和尿酸盐结晶有关 系 Case5 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男,男,47岁,全身多处疼痛,右膝疼痛加重半个月岁,全身多处疼痛,右膝疼痛加重半个月 (2)非感染性滑膜增生病变)非感染性滑膜增生病

16、变 滑膜骨软骨瘤病滑膜骨软骨瘤病 滑膜骨软骨瘤病以关节腔内多发软骨结节为特征。 病理特点是滑膜下的结缔组织内有透明软骨形成,软骨大小形态各异,可与 滑膜分离成为关节内游离体。 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 最常受累:膝关节 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X线:关节内出现多个圆形钙化或骨化结节影,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MR:还可显示未钙化的结节 女,46岁,右膝痛反复发作7年余 女,女,60岁,右膝疼痛岁,右膝疼痛3年年 (2)非感染性滑膜增生病变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 少见病,好发于膝关节,常发生在20-40岁的中青年,以关节反复疼痛肿胀, 并可触及肿块为临床表现 以滑膜炎性渗出,瘤样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 发病缓慢,病程长 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 MR敏感,并有一定的特异性 增生的滑膜呈结节样,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也可因含 铁血黄素较多呈低信号。 增强扫描增厚的滑膜明显强化可区别不强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