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高考生物试题精选及解析-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10522704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离定律高考生物试题精选及解析-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分离定律高考生物试题精选及解析-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分离定律高考生物试题精选及解析-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分离定律高考生物试题精选及解析-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分离定律高考生物试题精选及解析-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离定律高考生物试题精选及解析-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定律高考生物试题精选及解析-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4 分离定律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考向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及实验过程)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遗传图解(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解释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称为基因)控制的。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成单存在。在形成配子即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所以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在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不同的基因,但各自独立、互不混杂。F1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一种带有基因C,另一种带有基因c,并且数目相等,其比例为11。F1中各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随机结合产生F2;所以F

2、2有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且显性与隐性的比例为31。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组合。4分离假设的验证(1)验证方法:测交法。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选材:F1与隐性纯合子。孟德尔的设计思路:让F1(Cc)与隐性纯合子白花(cc)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能真实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预测分析:表现型及比例是紫花白花11,表明解释正确。实验过程及结果:F1隐性纯合子(白花亲本)85株开紫花、81株开白花,其比例接近11。结论: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证明了孟

3、德尔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2)遗传图解5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确定被研究的相对性状,选择父本和母本 对母本人工去雄: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 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父本的花粉撒在母本雌蕊的柱头上 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的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了共显性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基因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答案

4、】A【解析】孟德尔以紫花纯种豌豆和白花纯种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杂交、F1的自交、F1的测交三组实验。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亲本杂交和F1的自交。孟德尔在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设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F1的测交。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并未提出“共显性”的说法。2下列关于孟德尔成功原因的研究分析,不正确的是A恰当地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巧妙的运用由简到繁的分析方法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C合理地运用统计学分析,

5、并通过“测交实验”对其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检测D孟德尔所发现的遗传规律并不能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的遗传现象【答案】B【解析】正确地选择了试验材料豌豆,由简到繁的研究思路即先单独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再分析两对至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A正确;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B错误;合理地运用统计学分析,并通过“测交实验”对其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检测,C正确;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在非同源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现象,而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和在减一前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的交叉互换就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还有一些显隐性致死

6、的配子,其后代的性状比都不会符合其规律,D正确。3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开花后人工去雄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去雄后自然受粉去雄后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后套袋隔离人工授粉后不套袋隔离ABCD【答案】D【解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母本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对母本的去雄应该在开花前,错误;豌豆杂交实验中,需在自花授粉前对母本人工去雄,正确;去雄后要套袋隔离再进行人工授粉,错误;去雄后进行人工授粉,正确;授粉后需要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结果,正确;授粉后要套袋隔离,错误。故选D。【归纳总结】

7、1图解遗传规律相关概念的联系2分离定律的验证(1)自交法(2)测交法(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的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 B;C; D;【答案】C【解析】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而且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因此

8、豌豆可作为优良的遗传材料。进行杂交前,必须保证雌花没有授粉,因此要在花蕾期去雄。5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答案】D【解析】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中豌豆必须具有一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同时亲本必须是纯种,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必须进行有性杂交,该过程中正反交实验都要做,才能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为了便于观察,选定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差异,A正确;在该实验中,选作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B正确;孟德尔遗传实

9、验过程为先杂交后自交,因此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C正确;该实验中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因此不一定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错误。考向二 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1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1)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如图所示:(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2显性的相对性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可将显性分为三种类型: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1)完全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如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的F1只表现一种性状紫花,则称紫花基因C对

10、白花基因c为完全显性。(2)不完全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3)共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例如人群的ABO血型。其实,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年龄、性别、生理状况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生物体的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水分、营养条件等也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因此,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的表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基因与内外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分类举例图解过程现象分析完全显性豌豆花色P紫花(CC)白花(cc) F1 紫花 (Cc)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

11、杂交,所得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不完全显性金鱼草花色P红花(CC)白花(cc) F1粉红色 (Cc)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共显性人的ABO血型PA型(IAIA)B型(IBIB) F1AB型 (IAIB)IA与IB不存在显隐性关系,两者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3分离定律的应用(1)由子代分离比推断亲本基因型类型后代显隐性关系双亲类型结合方式(以B、b表示相关基因)显性隐性31都是杂合子BbBb3B_1bb显性隐性11测交类型Bbbb1Bb1bb只有显性性状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BBBB或BBBb或BBbb只有隐性性状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bbbbbb示例:一对夫妇

12、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A、a表示相关基因)?(2)分离定律在育种中的应用培育显性优良性状AaAa1/2Aa1/21/2Aa1/21/21/2Aa1/2n(n为自交代数)纯合子(AAaa)11/2n,显性纯合子AA,通过连续自交,可提高纯合子所占比例。培育隐性优良性状Aa 1AA2Aa1aa(选择)隐性性状一旦出现,便可留种推广。4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AAAAA全是显性AAAaAAAa11全是显性AAaaAa全是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

13、性隐性11aaaaaa全是隐性(1)若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A_)。(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5由子代推断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_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全隐aa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隐11Aaaa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1)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Aa3A_1aa。(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孟德尔的科学探究过程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且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呢? 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B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