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林场2012年度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0102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胜利林场2012年度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胜利林场2012年度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胜利林场2012年度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胜利林场2012年度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胜利林场2012年度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胜利林场2012年度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胜利林场2012年度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一、序言1、作业设计目的以切实加强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培育好我场的高景观价值森林资源,同时促使森林更好地发挥其“三大效益”,充分发挥其防风、固沙和提供较好的森林景观以及释氧、固碳、吸附尘埃、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功能,逐步增加我场的森林增殖资源,降低我场的森林贬值资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 2、作业设计依据依据“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本着“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的林业建设方针和“以林为本,生态优先,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林场建设方针,按照依林定向、依留定伐、依地定树、依出定产的经营思路,以逐步增加我场的森林增殖资源,降低我场的

2、森林贬值资源为原则,依据黑龙江省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立木材积表和我场最新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经营,科学管理。3、作业设计组织及完成结合林场森林资源现状,根据对公路两侧森林的防风固沙和提供较好的森林景观的需求,林场组成由抚育伐工段组成的森调队,由场长、主管场长、技术员、工段长组成的森调领导小组,对森林进行现地踏查,最后确定4、5林班为今年伐区,并按照黑龙江省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和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立木材积表进行计算,于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2月5日完成了外业调查和内业设计工作。总设计面积39.2公顷、总砍伐蓄积2119立方米、总

3、出材970立方米;共计2个林班;4个小班。二、作业区概况:1、作业区自然概况作业区位于小冲公路西侧,这部分森林具有较高的防风固沙和提供较好的森林景观的功能,兼有释氧、固碳、吸附尘埃、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功能。林分类型为天然软阔叶混交林,以成熟林为主,林分密度不大,病枯木以及生长不良的非目的树种较多,严重影响着高景观价值的乔木、亚乔木和有经济价值、景观价值的灌木的正常生长。2、作业区概况4、5林班位于小冲公路西侧,即有天然林、也有人工林,其中有的林班内的林木长势一般,林龄为成熟林,林分密度较小,平均直径在15厘米左右,平均树高为15米左右,通风、透光性不好,这些林班为太平经营区,地势平坦,坡度不

4、大,平均坡度5度左右,下木以榛材、山丁子为主,植被以羊胡草为主,坡位上腹,交通方便,便于作业。三、林相情况1、林相情况5林班的2、4作业小班,林木起源为萌生,林分类型为软阔叶混交林,郁闭度为0.6左右,平均年龄在48年左右,平均直径15厘米左右,平均树高为16.5米左右,公顷株数530-596株左右,公顷蓄积52.9-53.6立方米,林分密度较小,中小径木少,林分大部分树木已成熟且长势不良,干形不好,影响其它树木的生长,林内下木以榛材,山丁子为主,卫生状况极差,林内幼树分布均匀,天然更新能力差。4林班的12、14作业小班,林木起源为萌生,林分类型为软阔叶混交林,郁闭度为0.6左右,平均年龄在5

5、0年左右,平均直径15.5厘米左右,平均树高为16米左右,公顷株数460-503株左右,公顷蓄积53.4-56.3立方米,林分密度较小,中小径木少,林分大部分树木已成熟且长势不良,干形不好,影响其它树木的生长,林内下木以榛材,山丁子为主,卫生状况极差,林内幼树分布均匀,天然更新能力差。四、林分因子调查1、作业小班区划根据小班区划的条件(分类类型、地类、林分、地形等),按照培育目的和经营措施,利用GPS进行现地细致踏查,对我场2012年度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小班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区划。 2、面积求算、对5公顷以下的小班利用罗盘仪,对5公顷以上且坡度较缓的小班利用GPS,进行实地测量并绘制平面图求算面积

6、。3、全林每木调查按照经营区作业区林班小班的顺序,全部进行全林每木检尺,从5公分开始起测,执行双径级,每木调查用检尺野帐,分树种、径级进行速记,调查完成后进行整理、查表、统计,然后分树种、径级进行株数、蓄积和断面积的计算,把计算结果填入外业表中。4、标准地选设在小班区划合理并测量面积,边界在每隔10米乔木上砍号,界线清楚的情况下,进行全小班踏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立标准地,标准地形状为长方形,根据小班标准地总面积应为作业小班面积2%以上并林木株数幼龄林300株以上,中龄林250株以上,成熟林200株以上的原则,我场设立标准地面积为0.4公顷,四角、界线明显,中心点用GPS进行定位。5、林分

7、因子调查(1)、株数:进行全林每木检尺进行株数统计。(2)、蓄积量:全林每木卡尺然后再查黑龙江省地方标准,主要树种树高及立木材积表 。(3)、平均胸径:根据平均断面积公式加权平均求得。(4)、平均树高:按林木组成系数和平均胸径实伐标准木实际测量加权平均。 (5)、树种组成:按蓄积组成,均用十分法表示。(6)、林分年龄:实查标准木伐根年轮。(7)、林分郁闭度:用压线法测定。(8)、下木:采用测线调查,下木种类只记各种名称,下木盖度记载各种下木盖度总和,用百分数表示。(9)、地被物调查:采取样方调查,按名称和多度进行记载。(10)、幼苗幼树调查:采用样方调查,分树种记载株数和高度,有幼树的不计算幼

8、苗。(11)、土壤调查:采用土壤剖面调查,分别记载土壤名称、厚度、A层厚度、PH值、石砾含量、根系盘结度、湿度、紧密度、机械组成、底下害虫。6、调查精度(1)、面积区划精度:要达到98%以上。(2)、选树挂号精度:要达到98%以上。(3)、设计精度:作业小班的砍伐强度不得超过标准地砍伐强度的正负%10。五、经营措施确定4林班12、14作业小班、5林班2、4作业小班,林木起源为萌生,林分类型为软阔叶混交林,林分密度较小,中小径木少,部分树木已经达到成熟且长势不良、干形不好、病枯,影响其它树木的生长,林内下木以榛材,山丁子为主,卫生状况极差,林内幼树分布不均匀,天然更新能力差,故对上述小班采用皆伐

9、的方式进行经营,伐后及时更新树种落叶松。六、伐区工艺设计、集材道设计:根据本作业区的地势特点,尽量利用现有的林间小路作为集材道。、山楞场设计:根据本作业区的地势,交通条件,现有的集运设备和当地的集运经验,因地制宜的确定楞场。本着“工程量小、施工容易、经济适当、保证作业安全”的原则。、运材道设计:主要利用林间大车道和公路作为运材道。4、劳力、畜力设计:各道生产工序所需的劳力、畜力均由林场内职工和外委工来完成。5、机具、设备设计:各道生产工序所需机具和物资均由林场先行垫付购置提供。 七、成本概算及经济效益、伐区作业总成本:依据林业局核定给林场的生产成本,伐区作业总成本为14.69万元,单位成本15

10、1.00元/立方米。2、间接管理费即辅助生产费为4.8万元,单位成本50.00元/立方米。3、经济效益:依据上年度林业局木材价格表计算,总产值为48.5万元。可赢利29.01万元。八、作业要求、时间要求:采伐各道工序均在2012年4月中旬完成,集材在2012年4月末前完成,付材在2012年4月末完成。、技术要求:采伐生产和更新造林的每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地方标准23T1444-2011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及森林法执行、质量要求:作业质量执行上级的抚育伐质量验收标准。、安全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环保要求:要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严格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作业生产

11、期间所产生的一切生产、生活垃圾要及时清理干净,努力打造社会主义新林区。九、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抚育伐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场长任组长,主管场长任副组长,技术员、会计、劳资、调度、工段长任组员。2、强化管理:制定各道工序的质量要求,验收办法,安全检查措施及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加强岗前技术培训及思想政治教育,端正思想,强化管理。3、推广新经验,科学经营积极推广以往好的经验,努力学习新技术,鼓励同志们发明创造,积思广益,合理经营,科学管理,努力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设计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附表、附图五常胜利林场2012年2月5日在多年收治肝病、出血热、麻疹、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临床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优势,因此在制定医院长期发展规划中,有步骤的增加中医药在整体医疗工作中的比重,不断加强中医学科建设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