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读后感范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5200684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读后感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读后感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春》读后感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读后感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读后感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读后感范文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荷塘月色”无疑是经过了凄苦的灵魂挣扎之后找到的一方幽深静

2、谧的自然之境曲折地体现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则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后者自然是前者的延续、转化、提升但不管这两个世界有多么不同它们都源于朱自清的一种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春确实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细读朱自清的春我不由地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是一个大病初愈的文化人面对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种自信和自尊编织着自己的理想之梦这是一个经历了“心灵炼狱”的知识分子在大自然温暖的怀抱中他沉醉其间诗情联翩感受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和“天行健君子以自

3、强不息”的心灵冲动他从时代的“十字街头”撤退下来又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我总觉得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他故乡江浙一带的那种温暖潮湿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种壮阔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了他太多的心灵密码 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说:“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惨淡经营诗的意境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两者交融起来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的构思整个地展现自我人格以美妙的意象作为人格的外化手段于是他的笔下自然美成为自我人格的精神拟态或象征性的写照;个人特定的情绪、思想也因自

4、然美的依附得到了诗意的写照或者说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征怎样创造这种意境完成自然美与人格美二者的附丽与连结对此朱自清则是继承弘扬以形传神、重在神似的艺术精神这一整体性的审美把握加上诗可以怨的审美理想的制导生成了风格的隐秀与清逸的色彩”(吴周文诗教理想与人格理想的互融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对朱自清散文的深层意蕴我以为这些话是深中肯綮的朱自清属于那种感情和感觉特别敏锐、细腻、真挚的人对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和山水花鸟等等又有着特有的亲和情怀和观赏兴致他的写景往往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景“我”合一他所以要调动起自己的一切感官以及思想和情感反复品味、字斟句酌、“用笔如舌”正是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人格投入到大自然的形神中去让自然的美与他人生的美浑然为一 他不像鲁迅在描写自然中采取一种超然的、审视的态度甚至不惜写了自然的丑来;他也不像周作人在刻画自然中沉溺其间、忘却自己恨不得化为自然的一部分朱自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是投入的、虔诚的但同时又是自觉的、清醒的从这一点来说他是最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真谛的在春这篇简短而明朗的散文中同样体现了他的人格操守和审美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