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推荐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5193094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9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推荐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推荐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推荐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推荐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推荐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推荐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推荐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更多资料 别忘记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第四节 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参加环境教育活动,学习一些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主人翁社会责 任感。 2.通过收集、调查、发言,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科研实践、组织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点 大气污染、水污染、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组织。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自备图片、软件资料等。 资料准备 课前按组分配,收集、查寻资料解决相应问题。 1.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2.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 3.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2、“家宠”与疾病 4.地球人采取的行动 从身边做起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由指定学生,结合大屏幕图片,有感情地引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一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的 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屏幕按文字顺序逐一显示图片): 大气污染加剧、 水污染 严重、 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臭氧空洞、 酸雨、 赤潮、 温室效应、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呼: “Save Our Soul” ,(拯救生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板书第四节 环境保护 说明 “环境保护”四个字写大一些,其中“环

3、境”二字用绿色粉笔写出以突出主题。 屏幕显示联合国决议,每年 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 。 讲述 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所能达到的宇宙空间。 大 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界是四大环境要素。 曾经,人们是那样和谐愉快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如今, “潘多拉的魔匣”被打开了。 请看, “天堂”被蒙上了阴影;请听,生命之泉的呻吟;母亲河在哭泣,苍天在流泪我 们的家园正在忍受着魔鬼的蹂躏。 学生活动讲述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由第一小组同学完成)。 归纳屏幕显示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 1.来

4、源:煤、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更多资料 别忘记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2.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植物生长 破坏建筑材料 改变地球气候等 录音回放见资料 1、2,危害事件举例(可视学生资料而定,需作充分准备,避免重 复)。 学生活动概述“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概括录音回放,见资料 3。 过渡那么有哪些治理办法呢? 3.治理: 综合治理: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使用煤、 石油、天燃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大力植树造 林严禁乱砍滥伐。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订标准、加强监测。 过渡有一句出自医学名著东医宝鉴

5、的名言“身土不二” 。它的意思是:人 身和土是不能分离的,人生活在土地上,食用土地上长出的东西,如果适应环境,就会身体 健康。而当人们离开故土,到陌生的地方去工作、去学习、去旅游,往往会不适应。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身土不二”说明了人和环境互相 依托的辩证 关系,当环境遭受破坏以后,人类自身也会受到影响。 请听来自生命之源的呼唤。 学生活动讲述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由第二小组同学完成)。 归纳屏幕显示。 二、水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无机物,碱、盐等,重金属耗氧物质,植物营养物质,石油,难降解有机 物等。 另外还有氰化物、酚类、病原体、放射

6、性物质、悬浮固体物等等。 1.来源: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 气污染物和地面淋洗固体垃圾等。 2.危害: 污染水源,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机。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海滨风景区。 危及人体健康等。 录音回放见资料 4、5、6、7,危害事件举例。 学生活动概述“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 概括录音回放,见资料 8。 3.治理: 控制污水任意排放,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改善用水制度,研究无污染新工艺,合理、 科学地施用化肥、农药等。 总结以上我们从来源、危害、治理三方面讨论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可以看出,造 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是人的活动。人类活动导致的污染不仅于

7、此。我们知道,随着社会和 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尤其城市,可谓高楼 林立,居室装饰豪华气派,可就在人们享受优美舒适和温暖时,却不知身边也隐藏着无形的 杀手居室污染。 那么居室污染有哪些?其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我们下一节讨论。请同学们继续准备。 更多资料 别忘记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环境保护 备课资料 资料 1 “伦敦烟雾事件” 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8 日,又被浓雾笼罩。在这一段时 间里,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伦敦的各家医院一下子住满了病人。 4 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 4000 多人。

8、死者中,45 岁以上者居多,约为平时死 亡人数的 3 倍;1 岁以下的死亡者,较平时增加约 1 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 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而死亡人数,分别为事件前一周中同类病症死亡人数的 9.3 倍、 2.4 倍、5.5 倍和 2.8 倍。因肺炎、肺癌、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死亡者,较平时成倍增 加。 该事件与伦敦当时大量烧煤有关。煤烟尘经久不散,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遇到逆温, 靠近地面处大气污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硫大量聚集,大雾变成了刺激性很强的酸雾。 伦敦公害事件发生以后,1956 年、1957 年又连续发生烟雾事件。1962 年 12 月 3 日至 7 日,烟雾再度发生,

9、又有约 11000 人患病,其中 136 人魂归西天。 资料 2 “核试验的阴影”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好莱坞出产的巨片征服者刚投放市场,便立即引起轰动, 由著名影星约翰韦思领衔的剧组班子一时间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伴随着成功的喜悦竟是巨大的打击。3 年后,在影片中担任角色 的女影星苏珊 海华因身患恶性肿瘤遽然而亡。 6 年之后, 剧组的另一位女影星阿格妮丝 摩 海德同样被癌症夺去了生命。22 年之后,当年的主角约翰韦思也同样因癌症而魂归西天。 奇怪的是,悲剧没有从此中止。到了 80 年代初, 征服者原剧组 220 人中竟有 91 人患上 了癌症,其中有 46

10、 人离开了人世。悲伤的气氛笼罩着好莱坞影城,这一幕幕悲剧引起了全 世界的惊诧和关注。 一大批科学家迅速赶来了。 经过反复调查, 集中会诊, 人们最后终于查出了原因。 原来, 影星们患上的癌症与圣乔治沙漠的沙粒有关。影片征服者所表现的是成吉思汗征服中亚 的历史事件。 当时摄制组在外景地圣乔治沙漠紧张地活动了 2 个月, 拍摄了大量精彩的镜头。 随后,他们又用卡车将许多沙子运进摄影棚,继续该片的内景拍摄。不料,这些小小的 沙子竟然酿成如此惨剧,实在令人痛心和震惊。原来,在圣乔治沙漠 200 千米以外的内华达 州,有个美国原子弹试验基地,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将放射性物质四处扩散,严重污染了圣 乔治沙漠

11、,才导致了众影星罹难的惨剧。 资料 3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每年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 ,1989 年的主题便是“警惕:全球变暖” 。1991 年的主 题是: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 气候的变化确实已经成为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因素,成为世人关注的话题。 “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呢?在温室里,玻璃能让阳光进入室内,但它却吸收了一定比 率的热辐射,并阻挡了这些入室的热辐射返回空间。这样,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加热补偿,温 室内白天的温度就会比室外气温高出许多。 农业生产上的塑料薄膜育秧、 玻璃窗苗床以及北 方的塑料大棚菜畦,都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大气中,有一些气体,具有与玻璃相似

12、的作用让阳光到达地球,阻碍热量从地球表 面散发出去,从而维持了地球表面的气温。这种效应,就如同温室的作用一样,称为“温室 效应”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氯氟烃、臭氧等气体,这 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越高,保温作用就越强,会使地球温 更多资料 别忘记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度升高。金星的大气层中 CO2含量高达 97%以上,因此,温室效应相当显著,其表面温度高 达 465485,在那里,锡、铅、锌等金属都会熔化为液体。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使用 燃料越来越多,向大气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与日俱增。加之,乱砍滥伐使森林面积减少,

13、导致 对 CO2的吸收能力降低,由此引起大气中 CO2浓度的升高。某些专家已经提出警告:到 2057 年,世界的热带雨林可能全部消失。那么,在不到 100 年至 150 年的时间里,大气中的 CO2 将显著增加。 “温室效应”的作用将愈演愈烈,全球将会变暖。据科学家估计,到 21 世纪中 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可能上升 1.54.5。 全球变暖,非洲将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森林消失,沙漠扩大,美国、中美洲和东南 亚会遭受旱灾。恶劣的天气可能增多,它将破坏城市,夺去生命。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 病将向北方蔓延, 并可能使欧洲也出现流行病。 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的缺水将出现半沙漠化, 积雪在欧洲将全部

14、消失,亚热带植被将北迁几千米,使农业生产失调。气候的变暖将会使南 北极的高山冰川融化,而使海平面上升。海水的上涨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沿海城市被海水 吞没,如我国上海、意大利威尼斯、泰国曼谷、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海滨城市将会遭到灭 顶之灾,这将会使很多人无家可归,成为“生态难民” 。地球变暖,会导致种种恶果。大气 污染对全球气温的影响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于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警惕:全球变 暖”作为 1989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提醒人们保护全球气候,减少或避免大气污染物的排 放。 资料 4 “疯猫跳海” 从 1953 年到 1956 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出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

15、。一 向温顺的猫变得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疯狂地跳入水中溺水而死,当时人们谓之“自杀 猫” 。更令人惊讶的是,人群中出现了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患者,进而发 展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他们时而酣睡不醒,时而兴奋异常,身体弯曲成 弓,高叫而死。各种猜测与流言不胫而走,恐怖笼罩着周围地区,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日本公 害事件之一“水俣病事件” 。 后经调查研究于 1962 年才确定水俣病的发生是由于汞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长期食用被 污染的鱼贝类引起的甲基汞慢性中毒。这是由水俣氮肥厂排出的含氯化甲基汞(CH3HgCl)的 废水污染海域后所造成的结果。 继水俣镇之后,日本于 1964

16、 年、1973 年先后在西海岸的阿贺野川流域的新浮县境内, 明海南部沿岸的有明町等地发生了第二次、第三次水俣病。据报导,第一次水俣病患者 558 人(72 人死亡),第二次 332 人(14 人死亡),第三次 10 人,前后共计 900 人,实际受害人数 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仅水俣镇受害居民就有 1 万人左右。 三次事件均是由含汞废水污染水源 后引起的。 资料 5 “痛痛病” 继水俣病之后,日本又发现了一种怪病。患病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腰部和手足等处关节 疼痛,后来又发展为神经痛、及至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在剧痛难忍中丧生。对死者 进行尸体解剖发现,他们全身多处骨折,有的竟达到 73 处,身高也缩短了几十厘米。这种 病因不明的疾患,就被称为“痛痛病” 。 经过调查, 痛痛病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下游镉污染地区, 病因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钦 用被镉金属污染的河水和食用此水灌溉的含镉稻米。这些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