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师德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术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19169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师师德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术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美术教师师德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术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美术教师师德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术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美术教师师德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术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美术教师师德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术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教师师德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术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师师德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术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美术教师师德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术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摘要】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的艺术启蒙教育,应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互为支持,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美术教育应该在教师、幼儿、学习内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心、教学与评价策略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准确定位,以提高教育质量,真正促进幼儿发展。【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幼儿;教师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1艺术教育领域目标从艺术教育内容的

2、选择、幼儿的学习状态、艺术学习与艺术表现的关系等方面明确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追求。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多年来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经验, 笔者拟详细谈谈幼儿园应该怎样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一、幼儿园应该开展这样的美术教育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范畴, 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的艺术启蒙教育。它是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学前儿童, 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与美术创作能力, 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活动。2幼儿园美术教育虽包括技能教育,但不能被片面地归结为技能教育。确切地说,幼儿园美术教育应该为幼儿素

3、质的全面提高服务, 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融为一体,互相支持。或者说,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本质追求应该是使美术成为幼儿交流的一种方式,以促成幼儿创造性审美表现力、一般智慧3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幼儿提供个性表现与情绪表达的机会。只有这样,幼儿园美术教育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 为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在情感和思想上与他人进行心灵沟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以审美的立场去创造环境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准备, 以达成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目的与幼儿个体发展目的的辩证统一。二、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该这样开展在明确了要什么的前提下, 幼儿园美术教育需要在教师、幼儿、学习内容、不同年

4、龄阶段的教育重心、教学与评价策略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准确定位,以提高美术教育质量。1幼儿园美术教师。幼儿园美术教师首先是教师, 而后才是美术教师,但不是专业美术教师。他们事实上是借助美术促进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目前,幼儿园一般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 比较常见的是教师身兼23 个领域的教学工作。表面上看,这样的分工便于教师将各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 但实际上教师学科本位的观念还是比较强的。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的学科特点往往是至高无上的,教学活动一般都以美术学科为中心进行组织。教师在设计与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忽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创造的主动性与差异性;教师讲解、示范,幼儿听从、模

5、仿;教师评判作品优劣,幼儿服从评判;教师维持活动秩序,幼儿服从约束等问题。教师普遍将美术教学目标偏重甚至限定为传授美术学科知识,介绍美术学科的概念、方法,对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较少关注。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重新审视幼儿园美术教师的角色身份, 会发现教师有必要将规划教学与控制教学的主动权逐渐转移给幼儿。在实践中,教师必须让幼儿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活动中真正“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建构积极、有效的多向互动。4在多向互动式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 教师必须在观念上转型,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把幼儿看作是对象、主体,还要把幼儿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生成者。与此同时,

6、教师要积极建构超越美术学科的生态性知识结构,5协调美术学科与学前教育一般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强调美术活动在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创新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对美术教学活动的研究力度, 在设计活动时有鲜明的结构意识, 能设计具有一定弹性的系统美术教学方案。作为幼儿园美术教师,其工作价值取向应该是致力于借助美术手段激活幼儿内在的表现与创作动机, 促使幼儿从可能的主体转向现实的主体。2幼儿。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在活动中应受到充分的尊重。但在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情况并不让人乐观。目前幼儿园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依然是班级授课制,

7、大多数时候美术教学活动是以整个班级为教学单位开展的, 幼儿的个性特征难以得到全面尊重。由于个体的需要、兴趣、能力、期望以及生活环境不同, 这种集体化的教学活动很多时候事实上是在弱化幼儿的个性表现和创造冲动, 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阻碍。教师在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幼儿的起始能力、学习或表现风格以及年龄特征。这里所指的起始能力是指幼儿已有的美术表现技能和知识水平、参与美术活动的态度以及美术表现所需的生活体验。学习或表现风格是关于个体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和接受信息的一些特征。由于幼儿存在着心理与生理上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个体在获取信息的速度以及对刺激的感知与反应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分析幼儿

8、在美术表现中的风格是设计个别化美术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年龄特征则是指幼儿在各个年龄段所表现出的认知、动作、社会性、能力、情绪与情感等方面的典型特征。在以往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中,许多教师比较偏重考虑幼儿个体的审美表现, 但对其他方面,特别是社会性与情感方面重视不够,结果导致对幼儿的主体性认识不全面, 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这值得我们警惕。对年龄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在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准确定位活动目标,在选择学习内容、设计评价方案等方面也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强调幼儿的主体性, 是对幼儿积极的内心状态的关注, 积极的内心状态又是引发幼儿美术创作冲动的根本动因。关注幼

9、儿的经验和体验,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这是促使幼儿产生和维持美术表现与创作的积极状态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时有必要关注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师幼与物之间的关系等细节内容,如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是否开放、幼儿是否拥有话语权、师幼之间有没有双向互动、提供的材料是否有效等。3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又称教学信息。教师与幼儿之间正是通过教学信息以某种方式进行联系的。教学信息既包括幼儿在课堂上以显性方式习得的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等内容,也包括通过隐性方式受到的价值影响。幼儿园美术学习除了包括幼儿需要知道的必要的美术知识、技巧外,还应包括美术活动的智力技能与相关的认知策略、生活经验与体验、美术

10、学习的态度(即对美术活动本身、美术活动中的人、美术活动材料与工具等的认识、喜好及选择的可能性等)、美术活动中可以展现出来的交往与合作技巧等。幼儿园美术学习内容的多维性是与艺术教育目标相匹配的。这样的美术学习内容既关注了美术学科的美,也关注了环境、生活中的美。借助美术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能力、态度、认知、社会性、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上述的幼儿园美术学习内容有以文本方式存在的,也有以非文本方式存在的。文本方式的美术学习内容主要以教学资料方式存在。在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中, 幼儿可以获取文本中的显性与隐性信息,实现美术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主题的指引下, 善于发现生活中适合幼儿学习、表

11、现的和美术相关的学习内容,必要时可以将这些内容加工成便于幼儿理解的具象的文本,以便为幼儿的美术学习和表现提供方便。依据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经验, 将适合幼儿的非文本内容加工成文本, 这是幼儿园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4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心。如何依据幼儿发展的可能与个体需要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幼儿美术表现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 他们的美术学习需要也有很大差异, 需要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2、3 岁的幼儿对涂鸦感兴趣,但学与用的能力比较弱;4 岁左右的幼儿对象征图形创造充满兴趣, 但往往会出现表现冲动与表现技巧缺乏之间的矛盾;5、6 岁的幼儿对情节画创作有兴

12、趣, 也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与表现技巧作支持,等等。对2、3 岁的幼儿, 应设计以涂鸦为主的美术游戏,“玩”应该是这个阶段美术教学活动的重心。在幼儿享受“玩”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教师可以逐步引导他们感受色彩、线条、图形等的美,再逐步发现、感受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美,激发幼儿的创作冲动与“学”的欲望。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涂鸦条件,鼓励幼儿涂鸦,倾听幼儿对涂鸦作品的解释,尊重幼儿的表达和创作成果。对4、5 岁的幼儿, 教师应注重扩展他们象征符号的储存量并引导他们将象征符号与生活中具体的物象相联系, 允许他们大胆命名自己创造的象征符号, 为他们提供各种必要的美术表现技能支持等。“学”应该成为这个阶段美术

13、教学活动的重心。对6 岁左右的幼儿, 教师可以在幼儿学习情节画构思与构图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大胆进行美术表现等。“用”应该是这个阶段的重心。教师要鼓励幼儿用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来表达思想情感、美化生活、开展游戏,并通过自己对艺术活动的参与和创造,进一步体会艺术、文化与生活的关系。“玩”“学”“用”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但彼此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在教学实践中它们往往是相伴相随的。5教学与评价策略结。合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 怎样教的问题需要着重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幼儿的发展阶段。美术教学如果与幼儿的需要和理解能力不匹配,很可能会导致教学低效,甚至会引起幼儿的反感。汉斯霍夫曼(Hans H

14、ofman)认为,美术创作有三个阶段:创作者对社会、自然界的视觉获取阶段,创作者对视觉形象的转化阶段,创作者的创作阶段。创作者在不同的美术创作阶段有不同的需要。视觉获取阶段需要了解如何获取表现信息, 如观察的技巧等。转化阶段需要了解如何转化,如象征符号的创造与联结的技巧等。创作阶段则需要了解如何创作, 如美术表达的技巧等。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要有过程概念,要清楚幼儿处于美术创作的哪个阶段, 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二是讲究美术教学的效率,追求教、学、用合一。在关系中学习造型、构图、用色等美术技巧,注重幼儿美术学习经验的迁移, 这是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将具体的技能学习与实

15、际运用相结合, 以帮助幼儿提高技能运用能力。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可以理解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不应仅仅是关于“好”或“差”的认定,而是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性。幼儿园美术教育在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价值追求决定了评价的多维性。儿童年龄与个体间的差异、美术表现过程与结果的差异、美术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差异等的存在决定了评价的复杂性。因此,形成统一的美术教育评价标准是不现实的。唯一有效的美术教育评价只能是依据幼儿的年龄、个体差异、经验背景等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幼儿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差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教师应该欣赏幼儿的这些差异, 教师对这些差异

16、的欣赏会对幼儿自我形象的建立产生积极影响。6因此,认可幼儿在美术创作中的差异存在,应该成为评价的重要原则。在评价方面, 教师可以借鉴松散型的有差异评价方式。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指引的定性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向自己提出以下问题, 如幼儿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还是教师帮助的结果;幼儿的作品是否更有创意了,对美术活动是否更有兴趣了,是否能接纳他人的作品;教师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效的帮助;课程计划是否符合不同年龄段美术教育的重心,等等。不同的问题可以考察幼儿不同层面的发展状态,也可以考察教师教育的有效程度。这种有差异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在知识、技能、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了解阶段性教育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还可以为教学活动最终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6环境创设。美术教育的开展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不同的环境会导致不同的美术教育结果。主题教育环境、墙面环境以及美工区域活动环境等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环境建构中需要考虑的三个重要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