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n危害性与筛查更新版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517348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pn危害性与筛查更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dpn危害性与筛查更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dpn危害性与筛查更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dpn危害性与筛查更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dpn危害性与筛查更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pn危害性与筛查更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pn危害性与筛查更新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内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流行病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性 2010 AD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新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与治疗,内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流行病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性 2010 AD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新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高居全球第二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估计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3.8亿,中国将达到59.3百万1 血糖控制不佳时 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危险均相应增高3 随着HbA1C的升高,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危险较大血管并发症更高3。 糖尿

2、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2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寿限,并极大程度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开支。,1.Diabetes Atlas Second Edition Executive Summary(2003) 2.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3.UKPDS 35. BMJ 2000; 321: 405-12,中国DPN的发病率居高不下,1991年1月2000年12月,糖尿病学分会在全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内分泌科24,496例住院DM患者中进行统计分析 糖尿病人群中DPN的发病率为60.3%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更高达61.8%,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 中国医

3、学科学院学报 2002;24:447-51.,患者%,多因素共同作用促进DPN的发生,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促进DPN的发生,A.I.Vinik. Med Clin N Am 2004; 88: 947-999,内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流行病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性 2010 AD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新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与治疗,DPN:显著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跨地区痛性DPN对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亚洲、中东、拉丁美洲痛性DPN患者报告在以下5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至少95%的患者报告疼痛/不适,至少50%

4、的患者报告日常活动受影响,Pain Pract. 2009 Jan-Feb;9(1):35-42.,报告存在问题的患者比例%,DPN,局部 神经病变,弥漫性多 神经病变,自主 神经病变,累及机体多部位: 近/远端神经、足部/关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周围血管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危害性 致残/致亡,严重隐忧 致残 :严重影响DPN患者生活质量 死亡 :严重危及DPN患者生存,致残 截肢:降低生活质量,糖尿病是非意外事故所致下肢截肢的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下肢截肢中的40-70%2 Lancet封面:每30秒就有一个肢体因糖尿病而被截肢1 85%的糖尿病足最终截肢2,1. Lancet. 2005

5、 Nov 12;366(9498):1719-24. 2. IDF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The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s are preventable,Lancet封面,致残 再截肢,糖尿病累积再截肢率逐年增高!,1。Diabetes Care 29:566570, 2006,致死 危及患者生存,约70% 糖尿病病人截肢5年内死亡1 自主神经病变5年内死亡率约50%2,1.Schofield C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6 29: 2252-2

6、256. 2.Toyty JP,et al.Diabetes,1996,4(5):308-315.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无痛性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梗死,猝死,随病程延长,DPN患者面临严重生存危机,Schofield C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6 29: 2252-2256.,截肢后至死亡或研究结束(年),累积生存率,31.9%,42.8%,P=0.04,68.1%的DPN患者于截肢后5年内死亡,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随病程延长,DPN患者面临严重生存危机,时间(年),无事件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既定治疗预防或延缓患者出现预设终点事件的存活率。 CA

7、DN: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DN,非CADN,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降低患者无事件生存率,Valensi P, et al. Diabetes Care. 2001;24:339-343.,内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流行病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性 2010 AD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新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与治疗,局灶性或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 (主要由神经缺血缺氧引起),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DPN),卡压性 如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DSPN) (典型 DPN),多发病灶 “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病变 腰骶,胸和颈,单神经病变,非

8、典型 DPNs,自主神经,DPN主要由糖毒性/脂毒性/氧化应激等引起,并重点提出DSPN概念,DN的定义与分类 2010ADA指南主要根据发病机制分类,Solomon Tesfaye,et al.Diabetes Care.2010;332285-2293 Andrew J.M. et al. Diabetes Care.2005;28(4):956-962,神经病变症状(远端、对称,排除其他需鉴别诊断的病史) 体征(踝反射、压力觉、振动觉、刺痛觉、温度觉) 神经传导功能,诊断标准,2010年ADA DPN诊疗规范,2010ADA提出DSPN明确诊断标准,定义和分类 国际上统一对DPN的简单定

9、义为“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末梢神经损伤的症状或体征”,2005 ADA,2010 ADA,Solomon Tesfaye,et al.Diabetes Care.2010;332285-2293 Andrew J.M. et al. Diabetes Care.2005;28(4):956-962,排除性诊断(症状或体征) 未提出较为严格的诊断标准,Solomon Tesfaye,et al.Diabetes Care.2010;332285-2293.,2010 ADA指南提出DSPN严重程度评估标准,2005年ADA指南未提出DSPN严重程度评估概念,内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流

10、行病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害性 2010 AD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新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控制血糖,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 加强足部护理 定期进行筛查及病情评价 全部患者应该在诊断为糖尿病后至少每年筛查一次DPN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或合并有眼底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每隔3-6个月进行复查,2009中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各大指南推荐的简单筛查方法,1.Diabetes Care.2005;28:956-962 2.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9; 17(8): 638-640 3. Canadian J

11、ournal of Diabetes. 2008;32:suppl. S1-S201 4. Diabetes Care.2010;33:S11-61.,神经纤维分类与对应体征检查,大径纤维,小径纤维,A,A/,A,C,C,有髓,有髓,薄髓,无髓,薄髓,无髓,运动,感觉,自主神经,肌肉控制,触觉, 振动觉,位置觉,冷觉,痛觉,温觉,痛觉,心率, 血压, 出汗, 胃肠功能,五项简单筛查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对因治疗:积极控制高血糖是防治DPN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手段 血糖控制 神经修复:如甲钴胺 抗氧化应激:如-硫辛酸 改善微循环:如前列腺素E2 改善代谢紊乱: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其他:如神

12、经营养 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疼痛的治疗 治疗顺序:甲钴胺和-硫辛酸传统抗惊厥药新一代抗惊厥药度洛西汀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片类止痛药等,2009中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以及可能的神经病变通过降低血糖水平而有所改善,微血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降低2 5 % ,感觉神经功能减退的相对危险度( R R ) 降低4 0 % 即使良好的血糖控制也并不能完全改善神经功能 严格的血糖控制易引起严重低血糖,甚至出现昏迷、癫痫发作,还可能诱发急性疼痛性神经病变 寻找最佳的血糖控制速度非常必要,2009中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糖尿病周

13、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神经修复 神经损伤通常伴有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突变性,其修复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轴突变性的修复最长需要18个月 通过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以及磷脂的合成,刺激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修复 常用药如甲钴胺,2009中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各种复杂机制引发神经损伤,仅关注血糖无法有效避免,在糖耐量正常、糖尿病前期就面临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4,多种因素和复杂机制,导致共同的DPN病理 改变4-8,参考文献 3. Ziegler D, et al. Prevalence of polyneuropathy in Pre-Diabetes and Diabetes is as

14、sociated with abdominal obesity and macroangiopathy. Diabetes Care,2008;31:464-469 4. 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讨论稿) 5.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7;13(10):761-762 6.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10):721-731 7. Vinik AI., et al. Diabetic neuropathies. Diabetologia.2000;43:957

15、-973 8. 刘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南通医学院学服2004,24(1):115-117,弥可保有效治疗DPN所致的共同病理损伤,弥可保独特机制,从“因”而治6,7,9-11,参考文献 6.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10):721-731 7. Vinik AI., et al. Diabetic neuropathies. Diabetologia.2000;43:957-973 9. Zhang YF, et al. Mecobalamin. Expert Opin Investing

16、 Drug.2008,17(6):953-964 10. Okada K, et al. Methylcobalamin increases Erk1/2 and Akt activities through the methylation cycle and promotes nerve regeneration in a rat sciatic nerve injurymodel. Exp Neurol.2010;222(2):191-203 11. Kuwabara S., et al. Intravenous methylcobalamin treatment for uremic and diabetic neuropathy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Intern Med.1999;38(6):472-5,弥可保修复受损神经,显著改善神经形态,弥可保 有效修复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