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基础知识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5133034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泻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腹泻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腹泻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腹泻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腹泻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泻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泻基础知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泻防治常识,主讲人:祁正聪,一、腹泻的基础知识,一)、 什么是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二)、正常排便,次数:一般每日一次 个别每日2-3次或每2-3日一次 性状:正常(成形、黏液等),黄色 含水分50-80% 量: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200克,三)、腹泻排便,排便次数:增加 3次/日 性状:稀薄(含水分 8

2、0%)或 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食物 量:总量增加 200克/日,四)、肠内水平衡,入: 24小时进入小肠的液体和电解质: 食物约2L 唾液腺、胃、肠、肝、胰分泌约7L 出: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水分不到0.2L 小肠吸收大部分 大肠吸收1.5L,四)、肠内水平衡,分泌吸收 吸收 分泌 吸收 分泌,二、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腹泻产生的原因,吸收 分泌 胃肠运动,二)、腹泻的分类,病因:病毒性、细菌性、肿瘤性、 过敏性、中毒性等 病程:急性、慢性 性状:血性、脓性、水样等,三)、腹泻的发生机制,分泌性腹泻 渗透性腹泻 吸收不良性腹泻 动力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三、腹泻的病程及临床表现,一)、腹

3、泻病程,急性腹泻 起病急,病程在23周之内,可分为水样泻和痢疾样泻,前者粪便不含血或脓,可不伴里急后重,腹痛较轻;后者有脓血便,常伴里急后重和腹部绞痛。感染性腹泻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小肠感染常为水样泻,大肠感染常含血性便。 慢性腹泻 持续时间=两个月或间隙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二)、临床表现,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 急性感染性腹泻大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 细菌感染,则初为水样后为黏液血便或脓血便; 阿米巴痢疾的粪便呈果酱样。 慢性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可多可少,可为稀薄便,亦可为黏液、脓液或血便,见于慢性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亦见于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粪便中带大量黏液

4、而无病理成分常为IBS(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与腹痛的关系 急性腹泻常有腹痛。小肠疾病的腹泻疼痛常在脐周,便后常不缓解,结肠疾病的疼痛多在下腹,且便后疼痛可缓解或减轻。分泌性腹泻往往无明显腹痛。,三)、腹泻的伴随症状,发热 里急后重 明显消瘦 皮疹或皮下出血 关节痛或肿胀 腹部包块 重度失水,伴随症状,发热 常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结核、结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败血症、病毒性肠炎、甲状腺危象。,伴随症状,里急后重 肛门重坠感,似为排便未尽,排便频繁,但每次排便量甚少,且排便后未见轻松,提示为肛门、直肠疾病,见于痢疾、直肠炎及直肠癌。 消瘦 胃肠道恶性

5、肿瘤及吸收不良综合征,伴随症状,皮疹或皮下出血 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麻疹、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肠病、糙皮病。 关节痛或关节肿痛 炎症性肠病、结缔组织病、肠结核、局限性肠炎、Whipple病(惠普尔病,即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伴随症状,包块 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克罗恩病、血吸虫性肉芽肿。 重度失水 见于分泌性腹泻,如霍乱或副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尿毒症。,四、腹泻的治疗,病因治疗 (1)抗感染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选用相应的抗生素。 (2)其他 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制品,成人乳糜泻应禁食麦类制品。慢性胰腺炎可补充多种消化酶。药物相关性腹泻应立即停用有关药物。,

6、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失衡。酌情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营养物质。 (2)黏膜保护剂 双八面体蒙脱石、硫糖铝等。 (3)微生态制剂 如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 (4)止泻剂 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相应止泻剂。 (5)其他 654-2、溴丙胺太林、阿托品等具解痉作用,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严重炎症性肠病患者慎用。,五、腹泻的预防,1、不吃腐烂变质食物: 剩饭、粥、乳制品、肉类、蛋类等,容易遭受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若人们进食上述食物,会导致腹泻。另外,在进食剩饭时一定要充分加热,即使是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也需要加热后方可食用。 2、最好不吃凉拌菜:

7、 如果要吃,需要充分清洁蔬菜,不用未煮沸的水拌菜,拌菜时最好加点醋或蒜。,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在不洁摊位购买食品或进餐,教育孩子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工生食或熟食的餐具最好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在食用前必须煮熟、蒸透,一些海产品中常有副溶血性弧菌,又称嗜盐菌,人们吃了未熟透的上述海产品后,可以引起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又如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鸡蛋等, 常含有沙门氏菌,进食后会导致急性感染性腹泻。因此人们在进食这些酱肉制品或烧烤食物时,一定要充分加热,以免细菌污染致病。,4、要注意与患病者隔离: 如果周围有腹泻患者,应注意对患者隔离,待症状消失后一周,再解除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使得更多人患病。患者使用的碗筷要分开存放,患者的被褥最好到户外阳光照射半小时,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5、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腹泻症状,请马上就近就医,不要置之不理,使小病变大病,酿成严重后果。 6、其他: 充分的休息,保持腹部的温暖,不要穿过紧的衣服,不要把腰带系得过紧, 适当的补充水分,减少心理上的压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