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5131569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72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72页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72页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72页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72页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主编:盛 清编委:(排名不分先后) 丁先锋 于 威 王毅刚 代 琦 刘立丽 吕正兵 陈海敏 周秀梅 梁宗锁 潘建义 校对:张 燕前 言教学大纲是学校组织教学、选用或编写教材、指导学生学习以及进行课程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和信息技术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更好地落实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多类型多规格人才的教学工作目标,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务处组织学院(部)对各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全

2、面的修(制)订。本次修订以专业为单位,结集成册形成了这套课程教学大纲。每册大纲均包括该专业的通识课程(其中全校性通识课程独立汇编成册)、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的编写过程中,各学院(部)教学负责人、系主任承担了本单位课程大纲的编写组织工作,许多教师参与编写或审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学校各级领导也对此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只是该课程的基本内容。我们期待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及时充实本学科的最新成果,逐步形成教学特色,争创“精品课程”。本套教学大纲

3、汇编的完成还只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推动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恳请各位专家、老师对本套课程教学大纲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改进、不断完善,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铸造坚实的基础。二一三年六月目录生物技术导论教学大纲1植物学教学大纲5动物学教学大纲9微生物学教学大纲19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大纲25遗传学教学大纲32生物化学教学大纲37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48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58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教学大纲63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67生物安全管理教学大纲70生物信息学教学大纲73专业英语教学大纲79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83动物生理学教

4、学大纲88免疫学教学大纲95转基因植物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大纲101仪器分析教学大纲109生态学教学大纲115病毒学教学大纲119干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124生物分离工程教学大纲128酶工程教学大纲135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大纲141生物工程设备教学大纲145物理化学教学大纲151基因工程教学大纲155发酵工程教学大纲163细胞工程教学大纲171分子检测技术教学大纲175疫苗与抗体工程教学大纲179生物制品检验与检疫教学大纲183检验检疫法规教学大纲188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大纲193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198生物监测教学大纲203海洋生物技术教学大纲209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214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217无

5、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24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28基因工程实验教学大纲233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教学大纲239毕业实习教学大纲245科学研究训练教学大纲247毕业论文教学大纲249Syllabus of Laborary Exercises of Microbiology255Syllabus of Cell Bology Experiment263Syllabus of Experiment of Genetics265生物技术导论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生物技术导论 课程代码:86558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Biotechnology课程类别与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

6、课) 总学时:16学时(其中讲课16学时) 学 分:1先修课程:无面向对象:生物技术专业 开课系(室):生物技术系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切入,介绍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概况,了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能源、环境、食品及工农业领域的科学应用,增加学生对生命科学地了解和兴趣,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知道如何入门和如何进一步学习专业课。l 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发展概况和最新研究进展;2、了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能源、环境、食品

7、及工农业领域的科学应用。l 能力目标:1、了解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2、了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概况和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能源、环境、食品及工农业领域的科学应用。l 素质目标: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第一讲 生物技术概述参考学时:2学时概述生物技术领域的总体发展态势及趋势。学习目标:了解生物技术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的热点领域。第二讲 生物与环境参考学时:2学时概述生物与环境间的依存关系、生态因素的概念、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学习目标:通过

8、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整体的、生态的生命科学观点;通过了解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生态学的关系,使学生不断关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从而增强改变现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第三讲 生物材料概述参考学时:2学时简要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生物材料,讲述生物材料的定义、生物材料的分类方法,阐述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材料与组织反应,介绍了全球生物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学习目标:通过本讲座学习,希望学生掌握生物材料定义,并对生物材料这一交叉学科领域有全新的认识。第四讲 组织工程及研究进展 参考学时

9、:2学时简要介绍器官移植现状及组织工程产生的时代背景,讲授组织工程的定义、组织工程与生物材料的关系,介绍了骨组织工程、脑与神经组织工程、食管组织工程,并对组织工程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学习目标:通过本讲座学习,希望学生掌握组织工程的定义,并对基于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这一交叉学科领域有全新的认识。第五讲 天然产物与药用植物研发技术参考学时:2学时天然产物是指动物、植物、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本讲主要介绍植物源药用天然产物的研究应用现状及相关技术。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天然产物与药用植物研发技术的最新动态,为今后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第六讲 DNA指纹技术及研究进展参考

10、学时:2学时简要介绍DNA指纹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应用及相关伦理学问题。学习目标:了解DNA指纹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第七讲 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参考学时:2学时主要介绍介绍生物资源状况、我国生物资源现状以及生物资源活性物质等;海洋生物资源各种活性成分的开发研究; 蛋白质资源的原料和开发技术;基因资源和生物遗传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等。学习目标:掌握生物资源的种类、分布以及其基本特性,以合理地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了解海洋生物资源活性成分以及蛋白质资源的原料等;认识基因资源和生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性,了解基因检测技术,正确认识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如基因歧视等。第八讲 生物技术与制药

11、参考学时:2学时主要介绍生物制药的概念,生物技术药物的分类和特性,以及主要的生物制药技术等;目前生物技术药物市场的主要药物种类,世界范围和中国的发展现状等;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趋势等。学习目标:掌握生物制药的概念,了解生物技术药物的分类和特性,了解主要的生物制药技术;了解目前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各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等;认识生物技术药物产品2-3例。三、课程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 (一)理论性课程教学内容课时分配表教学时数教学方式 课程内容(知识单元)理论讲授习题课讨论课备注小 计生物技术概述22学时生物与环境22学时生物材料概述22学时组织工程及研究进展22学时天然产物与药用植物研发技术22学时DN

12、A指纹技术及研究进展22学时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22学时脑科学研究方法概述22学时总 计1616学时(二)说明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课外讨论为辅。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四、课程自主学习在自学方面,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材料,增进对课堂讲述内容的进一步了解。五、课程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论文占70%。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无 参考书:1、赵德刚主编:生命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2、张惟杰主编: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网络资源:无执笔:郭江峰 审稿:梁宗锁 审定: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委员会 制(修)订时间:

13、2013年4月1日274植物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植物学 课程代码:86668课程英文名称:Botany课程类别与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课)总学时:40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学 分:2.5先修课程:无面向对象:生物技术专业 开课系(室):生物技术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植物是研究和了解植物界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分布规律,以及进化与分类的科学,是一切以植物为生产或研究对象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从事植物生物技术、植物检验检疫、组织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生理及生物化学等植物相关学科的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基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以及有限的课时设置,将以“种子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为重点,并适当介绍植物学中的新理论和科研动态,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l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界的进化与发展的基本规律;2. 了解种子植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3. 了解植物生理代谢基本理论。l 能力和素质目标1. 具有正确分析高等植物各器官解剖结构的能力;2. 具有熟练使用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