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品 营 养 与 安 全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510760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 品 营 养 与 安 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食 品 营 养 与 安 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食 品 营 养 与 安 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食 品 营 养 与 安 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食 品 营 养 与 安 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 品 营 养 与 安 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 品 营 养 与 安 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 品 营 养 与 安 全当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大类 经济112班 姓名:海涛 学号:20111071006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我们还能吃什么?!这是近些年来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近些年来发生的一件件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日渐关注,而越是关注,问题越是来的迅

2、猛。网上不断的出现对于各种食品的安全问题的曝光,让我们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时在对吃的选择上开始畏手畏脚。对于一个拥有着许多享誉中外的美食的国家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在此,我想说说我对于中国食品安全的一些看法。一、中国食品安全形势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增加食品供给数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在农业投入品供给、产地环境、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例如: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

3、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纵观这些例子,不难的出其特点:(一)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有的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有的在水产养殖中滥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造成虾、蟹、鱼等水产品质量下降。(二)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有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

4、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三)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其一是为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其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其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农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对此,我们只能表示深深地无奈和愤怒!二、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原因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安全管理不规范所致。毒奶粉、

5、毒筷子、毒餐盒、洗虾粉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公共监管体系的缺失。实际上,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层级、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其事态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生。第二,利益驱动所致及庞大的市场诱导所致。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已经济私利,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食客的身体,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东窗事发”,商人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而中国的人口众多,食品市场空间大,盲从心理重,任一食品只要包装、宣传、处理得当,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存在。第三,部分商人缺乏

6、公德心所致。“无商不奸”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第四,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而且

7、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第五,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一再发生,根源是无良者疯狂的逐利行为所致,为了暴利而丧尽天良。更让公众愤怒的是,不仅一些个人。小企业在制造食品安全问题,就连部分著名的大企业,

8、也置公众安全和道德品质于不顾,沦落为唯利是图的小人。如温家宝总理指出:“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拯救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三、对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针对中国食品市场的现状和国情,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用重典、下猛药整治方可,否则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难以堵截。 第一,落实企业和政府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负有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监督指导。第二,建议政府出台国家

9、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白皮书,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分门类分阶段地提出目标与方针。目前,国务院已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大多数省市政府也已针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希望国家对食品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有一个整体的长远的导向。 第三,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根据地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宏观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继续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第三,要进

10、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敬业尽责,以对百姓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对食品市场加大检查频率,拓宽覆盖范围,最好做到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保证食品安全市场的“零死角”。 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第四,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名优产品生产,扶持规模化、集约化的食品企业集团,强化“原料加工流通销售”的全程质量管理。建议在全行业推广ISO、HACCP认证,实行质量体系化的管理,并以此作为市场安全准入的“一票否决制”,取缔不具备食

11、品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工企业。第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整合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使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让市场监管到位。同时以食品行业协会为主导,带领企业坚定不移的执行与参与政府发布的各种类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活动。第六,还需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不为自身获利而去害人,这是最底线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嚣时代,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放弃。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显然更多强调市场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道德性,很多时候,道德性的呼吁甚至被认为与市场的经济性格格不入,这不能不说是个认识上的偏差。总之,食品安全问题要得到有效遏制,相关部门要加

12、大宣传力度,真正调动起广大老百姓监督食品市场安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为了自身健康,远离不洁食品,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提醒大家应注意以下几点:1、食物多样化。食物多样化可以降低食品不安全危害。因为不安全食品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合格的。多样化的食品种类必然会降低单样食品的摄入量。2、净化餐桌,慎重选购食品。到正规市场(超市)购买食品,不买腐烂、变质或快到保质期限的食品;不买比正常价格便宜过多的食品;不买与正常食品的色彩有所差异的食品;不买街头无证照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买未经检疫的猪肉和未经检测的蔬菜;不买“三无”食品;不买来源可疑的反季节果蔬等

13、;3、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和国家通报的各种食品安全信息,保证在鱼龙混杂的食品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既能吃到健康美味的食品又能保证身体健康。4、防止病从口入,预防食物中毒。在外吃饭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要去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环境不洁的经营场所用餐,要到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饮食店就餐。5、不吃腐败变质食物。食品一旦被污染最易引起腐败变质,腐败变质的食物首先是具有使人们难以接受的感官性状,食品腐败变质时,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会大量被破坏和流失,食品失去营养价值。食品腐败变质还增加了致病菌和产毒霉菌等存在的机会。食入腐败变质的食物可使人体产

14、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多样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建议大家尽量去选择天然、健康、绿色、美味的食品。五、总结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只有食品的安全问题得以解决,我们才能更好的关注其他。只有食品安全了,我们才能放心的工作、学习。当然,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但不论如何,我们首先应该解决的是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不得不说,诚信的缺失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扮演着不可忽略的角色,而正是因为诚信缺失,逐利心理更加普遍,使得社会逐步暴露出各种问题,这一情况令人深思!美国学者英格尔斯在其名著人的现代化中讲道:“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

15、一种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因而,一个现代性的社会,必然要求现代性的公民。若社会中的成员大都失去了现代公民意识,现代性社会将无法持存下去。可以说,离开了众多公民的积极参与,我们将不可能跳出食品问题的泥淖。所以,作为当代公民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诚信问题,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塑造,减少逐利心理。一个积极的公民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角色而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义务,尽自己应尽之职责。也就是说,公民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成为旁观者、无动于衷者,而是要成为公民,成为与食品不安全现象的斗争者和参与者。总而言之,食品安全问题不只是国家、政府的问题,更应该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要更加关注食品健康,更加关注社会诚信的培养,更加注重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的行使与履行。将我们还能吃什么变成我们还要吃什么,让我们的国家成为真正的美食大国,使我们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