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扭转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倾向的重要作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09230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扭转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倾向的重要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扭转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倾向的重要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扭转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倾向的重要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扭转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倾向的重要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扭转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倾向的重要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扭转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倾向的重要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扭转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倾向的重要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扭转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倾向的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中职生的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大力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扭转中职生厌学的不良心态,是当前中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情感为重、实效性原、针对性三个原则,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室、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设立悄悄话热线、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以达到扭转中职生的厌学心理倾向的作用。关键字:中职生、厌学、心理素质教育 正文:一、为什么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旨

2、在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技术帮助学生改善心理机能,掌握社会技能,发展个人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范畴。 中职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与自身素质的差异性,在心理和行为特点上本来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厌学情绪比普高生更为明显。近几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普高热进一步升温,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中职生厌学者的数量与厌学程度较之以往表现得更加突出,这已经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直接面对的棘手问题,也成为阻碍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笔者认为,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完成的。心理素质好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反之,则潜能受到压抑。中职生的学习行为是心理需要的外

3、显,学习行为的源动力来自于学习的心理需要,学习行为是满足学习需要的过程。因此,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都是以学习的心理需要为轴心的。当学生正常的学习心理需要遭到打击、破坏或扭曲时,学习动机便随之减弱直至荡然无存。 中职生正处于青年早期,这一时期是感情发展的最困难期,是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一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中职生所处的校内外环境与身心发展的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如今所处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中职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业要求,使中职生感受到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导致不少中职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和

4、进取心。而推究起来,许多矛盾的发生都是由于中职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急剧变化之中,心理发育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差,使得他们对生活、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不能从容面对、不善正确处理造成的。 当中职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重负,常常处于自卑、压抑、抑郁、焦虑、不安、怨恨或逆反等不良情绪中时,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比较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技术,那么,一旦学生的心理冲突解决不好,其内心紧张就会加重,从而陷入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倘若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导致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发生,更有甚者,会引起悲剧的发生。 因此,大力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加强对

5、中职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不仅可以在现阶段提高中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抚平心理创伤,从而改变厌学的不良心态,积极努力地学习,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持续发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二、怎样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一)、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1、情感为重原则 情感是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中职生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矛盾的情感得不到交流、沟通、疏导,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受伤的心灵得不到抚慰。教育是一种感化人心的工作,针对中职生的特点,教师只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积极、健康的情感去感化学生,把无私的爱

6、倾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换来学生真诚的信任、接受和友谊,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时,不论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论是优秀学生干部,还是常犯错误的同学,都应一视同仁地进行真诚的交流。对于个性偏激、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要耐心说服和劝解,而不能讥讽和责骂。要懂得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允许他们为自己申辩。在心理辅导的同时,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变化,看到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彰。要了解学生的变化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他们的变化,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正常的情感需要。2、实效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改变学生当前的厌学情绪,并为将来成才打下良

7、好的心理基础。因此,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厌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措施,全心全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那样只能招致学生的烦感,使心理素质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成效甚至适得其反。 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科学化,要根据中职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切实有效地实施。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时候,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根据、亲切真挚的教学态度、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同时能耐心而正确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摈弃各种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做法。心理教师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心理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容不

8、得半点虚假。要明确心理素质教育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其积极参与;不是审查批评,而是了解、疏导;不是做作,而是真诚;不是理论问题的解答,而是心与心的碰撞、融合;不是强令接受,而是协助成长;不是表面屈从,而是内心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3、针对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别。每个学生因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心理承受力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出区别性。因此,在面对全体学生实行公正、公平的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具体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实施差别性教育。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谈心,个别辅导。对极

9、个别心理存在严重障碍的学生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疏通教育,以保证其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达到转变思想、重塑个性的作用。通过针对性原则的心理教育,最终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发挥各自的才智,向着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群体的方向发展。(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1、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学校可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 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学校可任用校内有长期班主任工作经验、感情细腻、责任心强的教师,通过专业心理课培训,作为校内专业心理素质教育教师,长

10、期为学生授课讲解并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学校还可聘请校外专业的心理素质教育专家或心理咨询医师不定期地为学生做心理素质教育报告,从理论的高度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后一部分为实际训练活动课。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模拟日常心理问题实例、游戏、表演、演讲等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通过训练及讨论,使学生在遇到实际心理困惑时从容面对,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2、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室,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 心理辅导课程基本上以面向全体学生为服务宗旨,解决学生普遍性的心

11、理问题。而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心理疾病不定期、经常性出现的学生,学校则应设立专门的心理服务室并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治疗与跟踪观察。 当代中职生无论城乡,受经济发展、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其心理疾病较之以往都相应增多。而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的开放也使大多数中职生从以往拘束、害羞的心理转变为敢于落落大方地进行心理咨询,他们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心理咨询服务室的设立势在必行。心理咨询服务室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心理发展特点的学生研究其主要心理困惑及对策,研究其厌学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努力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其自我价值的重新体现。心理咨询服务室

12、的设立有利于教师在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的原则下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有利于心理咨询教师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使心理问题学生能够充分倾吐心中的郁闷,并可使心理咨询教师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必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错误心理感觉及行为,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特殊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主要内容应有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资料,入学时和历次体检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智力、性格、情绪等)状况,平时的学业、奖励等资料,重大的或突发性的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生活事件及简要的客观分析、家访记录,有各科教师提供的学生人格分析记录(日常言行、作文、周记)等等。学生心理档案的建

13、立,有利于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有利于及早发现并解决中职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疾病问题,防患于未然。 心理咨询服务室的设立与特殊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这一举措,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教师要信任理解学生。信任关系是心理咨询服务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才能得以充分交流,才能达到心理健康转化的效果。3、设立悄悄话热线 经调查表明,不少中职生青春期出现的闭锁性心理矛盾比普通中学更为频繁,这使他们轻易不愿向他人敞开心扉,倾吐烦恼。对于这部分学生,要使他们健康成长,除开展心理教育、咨询活动外,设立悄悄话热线对他们解脱心理烦恼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中职生来自于不同的地

14、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差异较大的家庭经济条件。与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同学相比,这部分学生自尊心、自卑心均较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敏感。由于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一旦让他们敞开心扉诉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一时还不能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悄悄话热线这种隐蔽的交流方式对他们来说就显得非常方便并为他们所乐意接受。在悄悄话热线交流中,学生不但省去了害羞的顾虑,而且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电话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表达得更为透彻,这样,心理咨询老师便可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借助于心理咨询热线倾诉自己苦恼的学生,往往比一般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需要关怀与鼓励。他们会

15、把咨询教师与自己的关系看得比自己的父母和师长更为密切,对咨询教师有着更大的依赖感。因此,长期通过悄悄话热线获得帮助的学生,从咨询教师那里获得了在学校难以获得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苦恼,走出了心灵的阴影,并逐渐敢于与同学和老师接触,敢于向自己的老师说出内心的痛苦。由此可知,学校为学生设立悄悄话热线,是解决自闭性严重的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引导他们恢复正常心理的一个有效措施。4、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任教于任何一门学科的的教师都有责任担负起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职责。 中职

16、学校的许多课程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例如,语文课课文中有大量细腻生动的人物心理描写,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不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形成趋善向美的健康心理。历史课本中有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可引导学生学习人物坚强的意志、崇高的节操,培养学生在邪恶面前不屈不挠,敢于战胜困难、挑战挫折的勇气。数学课可培养学生做事一丝不苟,不急躁、有耐心的性格。政治课可使学生形成深入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做事不冲动,不盲从;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教育又可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从而不会对目前暂时的不如人意的现状患得患失。体育课可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可帮助学生打开封闭的心灵,使他们乐于与他人交往。现代物流课可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