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试题探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509028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试题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7高考试题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7高考试题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7高考试题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7高考试题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考试题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试题探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2017年全国三套卷 把握2018年备考方向,玉门油田一中 王会香,研读考题,把握规律,一做,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在备考中把握好“度”。 二比,通过比较,找出高频考点。 三找,找趋势、找规律、找方向,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四看,研究高考参考答案与试题背景材料和考试要求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思路和方法。,全国卷的结构和模块,全国卷的选材要求,有关试卷长度 与文字问题,客观阅读材料 (1000字左右),主观阅读材料 (1500字左右),文言文阅读材料 (700字左右),作文材料 (少于300字),语言知识运用 (少于700字),全卷22道小题

2、(10000字左右),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论述类文本阅读 材料分别是中国参与国际气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留住乡愁 选材难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是考生很熟悉的题型,容易接受。不过,题目设计有技巧,第一题选出正确项,考生容易看错;第二题考查论证,文中无直接信息,必须从全文把握;第三题考查说法不正确的,相对最简单。,命题分析,设题时往往将原文的表达变换说法,在变换的词语上设置陷阱。 主要考查考生对细枝末节的关注,与以获取信息或学习知识为主的常态阅读大相径庭。 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蕴涵浓郁的学术气息,是落实国家高

3、考命题意志和精神的重要载体。,稳中求变,增加对于论证的考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二道题目,三卷题型均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迎合了考试说明中“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要求,同时也提醒来年的考生,一定要巩固基础,掌握好论述类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基本知识。,具体策略,一、答题时限1015分钟,把握结构是整体把握文意的重要路径。 二、以理解文意为第一要务,题目设置由“区间+比对信息”转化为“区间+文意转换”,要注意三种转换方式,要求必须理解文意,因此,要变过去的“快读”为现在的“慢读”(相对而言) 三、不

4、能以设题技巧和常见错误类型来简单推断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散文并重,出现理解类题目,选文上,三张考卷选文分别为中国小说、中国散文、中国小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选文是一篇散文:林徽因的窗子以外。近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都未出现散文的考查,此次全国卷的散文,无疑在提醒考生,不要疏忽对于散文阅读的练习。 题型上,客观题均考查对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主观题考查题型三卷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中出现了理解类题目的考查,这迎合了考纲上增加的对于考生文学类文本理解能力的要求。,真题展示,散文的考查以理解和分析、概括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5、态度为重。其中理解词句含义、概括文意、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为重中之重。这些考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考生的弱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坚持“主题辐射”原则。即其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结构,还是有关表达技巧,都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出发。 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散文中探究题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地方卷,地方卷的散文试题选用的材料多是思想内容深邃,表现手法和语言富有特色的文章;从写作年代来说,大部分是现、当代作

6、家的作品,时代气息浓郁,时代感强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共鸣,语言规范,构思新颖,结构严谨,手法多样。,小说阅读考题的特点,(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坏境描写)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 个考查: 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 揣摩人物形象; 注意环境描写; 概括(或探究)主题; 品味赏析语言; 赏析艺术技巧; 理解及鉴赏小说标题。,(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集中于分析综合和鉴赏题。 (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集中于探究题。,1. 完整全面看待文本; 2. 深入挖掘文本主旨; 3. 强调个性化解读; 4. 在新鲜情境中解读陌生文

7、本; 5. 关注社会动态,把握时代脉搏。,小说阅读备考时应注意,实用类文本阅读:华丽转身, 考查多则文本与图表材料,实用类文本阅读今年考查上最大的变化,是由考查一篇完整的传记类文章,变为考查23则材料,即考查非连续性文本和图表材料,要求考生具有读图能力。同样面对着总分下降和题量压缩的情况,总分调整为12分,题量调整为两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 材料长度为1200字左右,阅读难度不大。,在题型的考查上,三张考卷客观题均考查概括、理解、分析层面,主观题均考查概括,难度不大。,这三个选材主题均为当下社会中较具有时效热点性的话题,这类主题,很有可能成为之后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的取材趋向。,实用类文本答题方

8、法,一个原则:忠于原文 两个观念:整体观念、联系观念 三个意识:分点意识、得分意识、区域意识 五个步骤:通读全文,观其大略; 解读题目,透视角度; 锁定区间,分清层次; 准确筛选,合理转换; 整合分点,补充完善。,文言文阅读: 题型稳定 变化不大,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阅读材料上依旧选择正史史传类文章,题目分值不变,题型上依旧为断句、文学常识、概括分析、翻译四道题。在全卷改动较大的背景之下,文言文考查依旧故我,由此可见,文言文阅读很大概率上将较为长期地保持这样一种考查方式。,古代诗歌阅读,客观题难度稍有降低,三卷题型稍有区别,古代诗歌阅读今年分值不变,在题型考查上变化较大,由两道

9、主观题调整为一道五选二的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这种调整,事实上降低了一部分试卷阅读量增大给考生带来的作答压力。,具体题型上,新题型五选二客观题方面,全国卷考查对诗歌的赏析,卷考查对典故的赏析,卷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主观题方面,三张试卷分别考查句子赏析、诗歌表现的诗人性格、诗歌情感。题目均稍有不同,三张试卷上诗歌阅读的难度相比而言具有一定的梯度。 选料角度独特、内容新颖、情感复杂,考生复习中接触同类题材少,增加了答题难度。,名篇名句默写,命题特点,两题5空,1空1分,共5分,高中与初中分值为3+2,为防止挑选背诵,近两年考过的会重复考,如劝学逍遥游阿房宫赋等名篇。,难在语境理解,语言文字运用:

10、 部分延续 部分创新,五道题题型分别为成语辨析、语病、语言表达的得体、补写恰当语句、说明文段中的推断存在的问题。其中,语言表达的得体、说明文段中的推断存在的问题两道题目,挤掉了去年的填写关联词和描述流程图两个题型,跻身今年高考卷的行列。与往年同样存在一些变化的语言文字运用模块考查相对照,可见,部分延续、部分创新可能将会是语言文字运用模块的命题趋向。,亮点:逻辑推断,题目本身考查简单,但它提醒考生,在语言运用中,要注意逻辑运用。 关于语文知识,原来有“字、词、句、篇、修、逻、文”的说法。初中未涉猎,高中人教版必修4有“逻辑和语文深邃学习”这一梳理探究专题,只因学生无基础无法展开。不过,从语言运用

11、的角度,包括“说”与“写”两方面来讲逻辑是可行的。可结合实例让学生掌握思维规律和语言法则。,语言得体,【考试方向】题目考核常见的日常用语,注意谦敬词的运用。 【得分要点】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得当等。,写作: 关注传统,着眼时事,勇于创新,今年全国、卷的作文着眼于时事热点和传统文化两大领域,并在形式上作出了较大的探索,使命题形式更加多变。这些改变,不但给人以眼前一亮的体验,同时,也有了更加明确的任务性,更加难

12、于选材、难于套作,这无形中对全国卷的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也暗示着高考作文命题内容更加关注传统与时事,命题形式不断创新的一种命题趋向。,全国:着眼时事,任务驱动,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这一作文无疑是在去年的漫画作文之后,对于2015年所考查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重归,并作出

13、了形式更加新颖的探索要求作文具有“呈现”和“介绍”的性质,且要求关键词之间形成有机的关联,任务性更强,对考生的逻辑能力、说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作文内容更紧扣了时事热点,从时事关键词中选取两三个来展开文章的叙述或论述,这要求考生对当下时事有广泛的了解及深入的理解,由此,也向考生的时事知识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14、,无数名句华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全国:关注传统,勇于创新,1.题目紧扣了新考纲对于加强文化常识考查的要求,体现出了解文化传统、阅读经典名作、提升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对于高考考生的重要性。 2. 考查形式的创新作文材料为中国文化中的六个名句,并且要求在六中选二或三的基础上写作成文,形式新颖。不但考查了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还考查了考生对多则材料的概括提炼能力,学生要从所选的两三则材料中浓缩出一个立意,这是本次作文一个难点 3.考验了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15、。面对这一少见的作文题型,考生有可能一时无从下手。,全国:崭新形式,有所探索,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1.在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要求考生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这体现出了全国卷对当下热点的关注。 2.题目上,虽说这一作文本质上依然类似于考生常见的话题作文,但却在形式上作出了宝贵的探索。同时,“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这一主题较去年的材料作文更难以套作,更加能够考查考生的真实作文水平。,备考困惑,1. 逻辑推断题的有效解题指导 2. 新的评分标准的确立 全国 、卷中第5题5分两个得分点, 第6题6分两个得分点, 第15题6分两个得分点。,高考虐我千百遍 我待高考如初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