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508479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天矜(怜悯)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被誉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认为“君人者,以百姓为天”。这说明中国古代治国理政A. 重视民心向背B. 秉承天人合一C. 尊崇民贵君轻D. 追求家国同构【答案】A【解析】【详解】周公和管仲以天意证民意,主张治国者应当顺天爱民,故A项正确。天人合一思想是指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民贵君轻不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的实际,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血缘家族关系,不能说明家国同构,故排除D项。2.晋律实行“五服治罪制度”

2、,其刑罚原则是:亲属相犯,以卑犯尊者,关系越亲则处罚越重;亲属相盗,关系越亲则处分越轻。这一立法的历史背景是A. 世家大族垄断政权B.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C. 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D. 轻罪重罚观念盛行【答案】B【解析】【详解】五服制度是儒家丧礼的一种,以五种不同等级的丧服表示与逝者的亲疏、尊卑关系。五服治罪即是以此关系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凸显“亲亲、尊尊”原则。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刑罚制度,没有体现世家大族垄断政权和选官,故排除AC项;根据“以卑犯尊者,关系越亲则处罚越重;亲属相盗,关系越亲则处分越轻”可知轻罪重罚观念盛行的说法有误,故排除D项。3.“敕”是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一种。唐宋时期,敕

3、书以皇帝的名义颁发,须经宰相副署并由政府机构发布,才能具有法律效力。这表明唐宋时期A. 中枢权力重心下移B. 宰相议政权力扩大C. 官僚体制趋于成熟D. 政府行政效能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唐宋时期,皇帝的诏令文书“须经宰相副署并由政府机构发布”,这体现出中央政务运转的制度化,以及官僚体制对皇权一定程度的制约,说明官僚体制趋于成熟,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枢权力重心的变化和宰相权力的扩大,故排除A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故排除D项。4.清朝前期,在木兰围场的秋季行猎活动中,皇帝往往要接见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修建了十二座喇嘛教寺庙群,供西藏、新疆等地上

4、层政教人物觐见皇帝时礼佛之用。上述举措意在A. 推行政教合一政策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 促进民族文化融合D. 增强统一国家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供西藏、新疆等地上层政教人物觐见皇帝时礼佛之用”可知材料所述举措有利于密切中央王朝与边疆地区的政治联系,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选D项;材料中的举措并不是推行政教合一和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AB项;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和材料中举措的目的不符,故排除C项。5.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为北洋海军制定了保全军舰、保护海上运输线、寻机袭击日军运兵船队等作战原则;日本在战前拟定的侵略计划的重点是:日本海军寻机消灭北洋舰队,为陆军登陆华北创造条件。据此可知,

5、影响这场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是A. 陆军实力强弱B. 海军作战战略C. 陆海攻防配合D. 综合国力强弱【答案】B【解析】【详解】综合材料信息,北洋海军实行以保船为主要目的的防御战略,侵华日军以海上决战、夺取黄海等海域制海权为战略重点,所以影响这场战争结局的最重要因素是海军作战,不是陆军的较量,故选B项,排除AC项;综合国力的强弱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6.1937年5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年满16岁的,无论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规定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发展B. 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产物C. 适应了民族革命的新形势D. 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

6、群众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时代背景,“民族革命”主要是指抗日救亡斗争,陕甘宁边区这一政策有利于调动民众的参政和抗日热情,适应了抗日战争期间民族革命的新形势,故选C项。土地革命、苏维埃政权主要与国内民主革命相联系,故排除AD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7.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该章程出台的背景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B. 人民政协开始代行全国人大职权C.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诞生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答案】A【

7、解析】【详解】章程的规定体现了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人民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而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结合“1954年12月”可知背景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故选A项。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之前,故排除B项;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诞生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8.从1978年开始,中国党政高层出访活动日益频繁。1978年至1980年,对发达国家出访年平均增长率为57%,对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出访年平均增长率为41%。这些出访活动A. 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B. 打开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C. 为改革开放的启动创造了条件D. 标志着新时

8、期不结盟政策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从时间看,中国党政高层频频出访发生于改革开放的启动时期;从出访对象看,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和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出访目的看,主要是学习借鉴建设发展的先进经验,故选C项;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故排除A项;这些出访活动主要视为改革开放创造条件,与打开外交工作局面无关,故排除B项;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9.在雅典城邦,五百人议事会下设的十将军委员会和九执政官由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一年;除将军外,任何人不能同时担任两个职务,也不能连续两次担任同一职务。这带来的后果之一是A. 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B. 军事集团主导政治生活C. 公民权利

9、受到严格限制D. 难以形成稳定的领导核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雅典城邦行政官员任期短和任职限制。这种轮番而治,在保障人民主权的同时,也影响到政府行政的连续性,故选D项;材料中雅典城邦无法形成稳定的领导核心,所以很难说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故排除A项;BC项明显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10.英国议会立法情况表1694年三年法案议会至少每3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不得超过3年。1701年王位继承法法律和法令由国王商得议员的同意加以批准和确认。1707年任职法案凡从王室新近获得官职或领取薪俸者,均不得当选议员。读上表,这一时期英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A. 议会权利得到制度保障B. 君主立宪制趋于完

10、善C. 取消了国王的行政权力D. 责任内阁制度开始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英国光荣革命后,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议会的权利不断得到立法保障,国王的权力则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故选A项;随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两党政治的发展、议会选举权的扩大,英国君主立宪制趋于完善,因此B项错误,排除;取消国王的行政权力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均无法体现,故排除CD项。11.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布尔什维克党发布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号召人民:推翻沙皇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没收皇室和地主土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这表明二月革命A. 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B. 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质C. 已转向社会主

11、义革命D. 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目标集中反映了二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反对封建专制压迫、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要求,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质,故选B项。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转向社会主义革命说法有误,排除AC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不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排除D项。12.1948年4月,美国要求欧洲各受援国家:必须用美国贷款的一部分资金,生产美国所需要的战略物资;必须减低关税税率;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等。这反映出美国对欧援助的目的是A. 恢复发展西欧经济B. 推动对外经济扩张C. 建设欧洲统一市场D. 加强北约内部团结【答案】B【

12、解析】【详解】材料表明美国对欧洲受援国提出开放市场等要求,说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确保“美国优先”的重要手段,故选B项;恢复发展西欧经济和建立欧洲统一市场都不是美国援助欧洲的最终目的,故排除AC项;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时候北约还没有建立,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两三百年来,英国、美国、法国先后发生革命。英国革命算是没有成功,他们的国体仍旧是君主,贵族阶级也还是存在。美国和法国革命把从前政治的阶级完全打破,创立共和制度。延到

13、现在六年以前,又发生俄国革命。美国、法国、俄国,都是世界上很强盛的国家,推原他们强盛的来历,都是由于革命成功。就那三个革命成功的国家比较,发起最后的是俄国,成功最大的也是俄国。俄国革命的结果,不但是把政治的阶级打到平等,并且把社会上所有资本的阶级,也是一齐打到平等。我们提倡民权,便不可完全仿效欧美。我们拿欧美已往的历史来做材料,不是要学欧美,步他们的后尘;是用我们的民权主义,把中国改造成一个“全民正治”的民国,要驾乎欧美之上。摘编自孙中山民权主义(1924年)材料二 国体是指国家体制,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国体的看法,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1928年7月中共六大政

14、治决议案认为,“中国革命的动力,已经只有无产阶级和农民”,应建立“以苏维埃为国家政权形式的工农民主专政”。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到: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也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1948年年底,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向全国人民公开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的号召。摘编自金冲及建国前夕毛泽东对新中国构想(1)根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对欧美革命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民权思想发生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国体探索的特点

15、。(3)习近平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答案】(1)看法:美国和法国革命建立了共和制,比英国更为成功;政治革命是欧美走向强盛的主要原因;俄国革命最为成功,推翻了专制统治和资本阶级的统治;中国要学习但不能照搬、更要超越欧美制度。原因:吸取欧美政治和民国共和实践的教训;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五四运动以来群众性社会运动(工人运动)的影响。(2)特点:经历了长期探索,具有阶段性;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的变化进行调整;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相结合;以争取人民民主、维护人民利益为核心;从学习苏维埃体制到创造性地提出实行人民民主专政。(3)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独特性,是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政治制度建设要立足于具体国情,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习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能照搬照抄他国的政治制度、政治模式;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解析】【详解】(1)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