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508248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度(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2019.07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u:64 Zn:65 Ga:7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车载铅蓄电池启动B. 二滩电站水力发电C. 西区竹林坡光伏(太阳能)发电D. 米易县龙肘山风力发电【答案】A【解析】【分析】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发生的变化应该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详解】A项、车载铅蓄电池启

2、动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B项、二滩电站水力发电是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项、西区竹林坡光伏(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D项、米易县龙肘山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故选A。2.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A. 大米B. 羊毛C. 牛油D. 棉花【答案】B【解析】【分析】动物的肌肉、皮毛都属于蛋白质。【详解】A项、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故A错误;B项、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正确;C项、牛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故C错误;D项、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D错误;故选B。3.战国时成书的尚书洪范篇有“稼稿作甘”之句,“甘”即饴糖,饴糖的主要成分是一种

3、双糖,1 mol该双糖完全水解可生成2 mol葡萄糖。则饴糖的主要成分是A. 果糖B. 淀粉C. 麦芽糖D. 蔗糖【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饴糖的主要成分是二糖,一份二糖水解生成两份葡萄糖是麦芽糖。【详解】A、果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B、淀粉是多糖,是高分子化合物,1mol淀粉完全水解得到的葡萄糖要远远大于2mol,B错误;C、麦芽糖是二糖,1mol麦芽糖水解可得2mol葡萄糖,C正确;D、蔗糖是二糖,1mol蔗糖水解可得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D。【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水解,注意掌握糖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中,不正确

4、的是A.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 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C. 油脂碱性水解所得高级脂肪酸钠(或钾)盐常用于生产肥皂D. 液态的油通过催化加氢转变为半固态脂肪的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答案】B【解析】【详解】A项、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酯,属于酯类化合物,故A正确;B项、油脂中混有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时,会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C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工业上就是利用皂化反应来制取肥皂的,故C正确;D项、液态的油脂分子中有不饱和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易变质,为了便于运输和储存,通常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改变油

5、脂的结构,使其转变为半固态脂肪,这个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或硬化,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油脂的性质,注意依据油脂的官能团分析油脂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塑料的合成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A. 聚乙烯塑料B. 聚氯乙烯塑料C. 聚苯乙烯塑料D. 酚醛塑料【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的烯烃或烯烃的取代衍生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成反应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聚合反应;缩聚反应是指有机物单体在一定条件下脱去小分子物质(水,氯化氢等)合成高聚物的反应。【详解】一定条件下,乙烯合成聚乙烯、氯乙烯合成聚氯乙烯、苯乙烯合成聚苯乙烯属于加聚反应,苯酚和甲醛合成

6、酚醛塑料属于缩聚反应,故选D。【点睛】题考查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注意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概念、单体的区别是解答关键。6.下列不涉及蛋白质变性的是A. 给重金属中毒的病人服用大量牛奶B. 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动物标本C. 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有沉淀析出D. 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答案】D【解析】【分析】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物理因素有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详解】A项、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B项、福尔马林溶液的主要成分是甲醛,甲醛

7、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C项、醋酸铅为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错误;D项、饱和硫酸铵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析出蛋白质的过程为盐析,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注意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的区别是解答关键。7.相同条件下,下列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A. HOCH2CH(OH)CH2OHB. CH3COOCH3C. D. C17H35COOH【答案】A【解析】【分析】羟基和羧基在水中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含有羟基和羧基的物质往往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含烃基等非极性基团的物质在水中因极性不同,溶解度很小,被称为憎水基或疏水基。分子中有羟基、羧基或二者比例较大的物质在水中的

8、溶解度较大。【详解】A、HOCH2CH(OH)CH2OH分子中含有三个羟基,易溶于水;B、CH3COOCH3属于酯类,难溶于水;C、属于硝基化合物,难溶于水;D、C17H35COOH分子中有羧基,但烃基比例较大,不溶于水;故溶解度最大的为HOCH2CH(OH)CH2OH,即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注意有机物所含官能团对溶解度的影响是解答关键。8.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 跟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C. 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D. 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C【解析】

9、【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核糖的分子式是C5H10O5,官能团为羟基和醛基,是五碳糖,与葡萄糖的性质相似。【详解】A项、核糖的分子式是C5H10O5,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两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项、氯化铁溶液能够与酚类物质作用显紫色,核糖不含有酚羟基,不能跟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故B错误;C项、核糖中含有醛基,能够与银氨溶液反应共热产生银镜,发生银镜反应,故C正确;D项、有机物含有羧基,能表现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核糖不含有羧基,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9.下列实

10、验中,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苯酚稀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产生白色沉淀B. 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C. 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又变亮红D. 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电石上,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答案】B【解析】【详解】A项、三溴苯酚不溶于水,苯酚稀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苯酚稀溶液和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故A正确;B项、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乙醇与酸性K2Cr2O7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铬、乙酸和水,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故B错误;C项、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氧化铜与乙醇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11、铜、乙醛和水,铜丝黑色变亮红,故C正确;D项、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电石上,电石与水立即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气体,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现象分析,注意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明确反应的类型和生成物的性质是解答关键。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5种B. 6种C. 7种D. 8种【答案】D【解析】只有醇类才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根据碳链异构,先写出戊烷的同分异构体(3种),然后用羟基取代这些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的氢原子,就可以得出这样的醇,共有8种。【考点定位】 同分异构、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

12、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未经水洗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溴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了C2H4B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C向1mL2%的氨水中滴入5滴2%的AgNO3溶液,边滴边振荡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氨水与AgNO3溶液不反应D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A、乙醇蒸气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

13、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石蜡油能发生催化裂化反应生成气态烯烃;C、过量的氨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的银氨溶液;D、未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使溶液呈碱性。【详解】A项、溴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因乙醇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乙烯气体中混有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乙醇蒸气,干扰乙烯的检验,故A错误;B项、在少量碎瓷片做催化剂作用下,石蜡油发生裂化反应生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态烯烃,故B正确;C项、向1mL 2%的氨水中滴入5滴2%的AgNO3溶液,过量的氨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的银氨溶液,故C错误;D项、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

14、,加热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生成银镜,该实验未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物质性质及实验技能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操作性分析,注意反应原理和实验实验原理的分析是解答关键。12.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腐蚀过程中铜极上始终只发生: 2H+2e-= H2B. 若水膜中溶有食盐将加快铁铆钉的腐蚀C. 若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D. 若将该铜板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则铁铜均难被腐蚀【答案】A【解析】A. 根据图

15、示可知左侧Cu上发生吸氧腐蚀,右侧Cu上发生析氢腐蚀,则两个铜极上的反应是2H+2e-H2,O2+4e-+4H+2H2O,故A错误正确;B. 若水膜中溶有食盐,增加吸氧腐蚀介质的电导性,将加快铁铆钉的腐蚀,故B正确;C.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使金属与氧气隔离,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故C正确;D. 若将该铜板与直流负极相连,相当于外界电子由铜电极强制转送给铁,从而抑制铁失电子而不易腐蚀,故D正确。13.最近一个科学硏究小组创建了一种通过连续电解将能量储存为化学能的装置。在氧化钇基质的阳极和二氧化钛涂覆的钛阴极之间是可通过H+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其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的b极为负极B. 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固体电解质中H+由阴极向阳极移动C.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OX + 4H+ + 4e GC + H2OD. 为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