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08212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史内容提要:儒家思想是以政治伦理为特征的。受其影响,古代文学成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教工具。儒家中庸思想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形成了以“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本文通过儒学社会功能思想与文学的政教功能观的关系、儒学文质统一观与文学批评的传统的关系、儒学变通观与文学创作的继承创新思想的关系,阐述了儒家政论思想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思想,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儒家传统指得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儒学一支,它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串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时至今日,儒家传统的价值意识依然主导着并决定着中国人社群的道德信念与家庭伦理。正文:儒

2、家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它奠定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理论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主要偏重于文学的政教功能和社会作用, 儒学世界观基本上以对天的理解以及天人关系的各种型态的可能性之优劣比较与选择等两个问题为出发点,作为其建立世界观的主要脉络。而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更可因而由其自身之努力与创造,得与天地的存在意义同其伟大。基本观点:孔子教导“为仁”的原理;孟子则提出“养浩然之气”、“求放心”、“尽心”的功夫论;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大学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德目;中庸的“诚之者人之道

3、也”“慎独”的哲学;周敦颐的“主静立人极”功夫;张横渠的“存天理去人欲”;程颢“识仁”、“体贴天理”;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理尽性”;陆象山的“立其心之大者”;王阳明的“致良知”;刘蕺山的“慎独”与“诚意”等等。不论这些儒家学者试图透过何种相近或相异的概念范畴或思想体系,对于人类自我修养及超越的可能提出各种设计,他们所共同承认并以此种共识为基础而发展其本身思想的观点,即是透过这些人类自身由内而外的功夫修养,追求并达至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理想。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为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理想社会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

4、孟、荀等人都可说是不断提出各项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可以说明何以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重心,亦即,就儒学传统的整体来说,儒家哲学的进路是社会哲学的。儒家的社会哲学内容条理清晰,大学八条目是最具体的代表,礼记的礼运大同篇也是重要的社会哲学著作;此外,周公制礼作乐与孔、孟、荀三人所提出的许多政治制度与施政原则如行仁政、不重敛赋、礼乐化民等,都是儒家思想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另外,表现在汉代经学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就是以儒家经典为根据而设计出来的社会体制之学。同时,为建立理想的社会文化,家庭间的伦理关系更是其中的关键要目,因此孝道更是论语中孔子以之为一切德性的

5、根本德性者。最后,易经哲学中藉由易传注解之作而建立了儒家价值本位的情境伦理学,此即针对各种伦理冲突情境的知识解析提出进退智慧,从而作为儒者处世应世的操作知识根据。儒家哲学强调“礼”与“仁”,由“礼”推演出一整套社会政治学说,由“仁”推演出一整套伦理道德学说。以政治伦理为特点的儒家哲学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文学成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教工具。作为中国文艺理论和批评史上第一个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孔子就十分重视文学的政教功能和社会作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认为,学诗就是为了从政和专对,否则诗读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孔

6、子还把诗的作用概括为“兴观群怨”,而“兴观群怨”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事父”、“事君”。“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论的核心,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文论莫不对其进行阐发。汉王充提出文学应“为世用”,“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文学的这种作用在诗大序中发挥得更加充分,“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可以起到“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作用。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开宗明义指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章的作用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唐宋时期,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家,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主张复古明道,提出“文以载道”说,把道统和文统结

7、合在一起,把文学和道德合而为一。明清以降,从王夫之到叶燮的诗论也都显示出儒家的风采。甚至那些被正统文人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戏曲,也要根据“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创作原则,发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声明。儒家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影响仁 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 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

8、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 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

9、,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

10、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仁者爱人”,这无疑是一大创造。因为在这里,“仁”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而是一个理论范畴,反映了孔子的人学观。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他认为要解决社会矛盾冲突,就必须将人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看待。他提出“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肯定人还表现在反对用人殉葬,他曾咒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即使用俑偶殉葬他也是反对的。我们知道,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殷商有大批奴隶殉葬的情况。因此,从孔子反对人殉甚至反对俑偶殉葬看,他所提出的“人”是包括奴隶的。 其次,仁是相对于“礼”而言的一种道德伦常和社会规范。春秋时代,由

11、于“礼崩乐坏”,社会秩序十分混乱,新旧势力的斗争异常尖锐。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作为仁的内容,有一定的合理性。所谓“克己复礼”,我们认为,就是克服一己私利,恢复正常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诚然,这种社会伦理和社会规范是在前代的基础上经过损益改造过的)。我们知道,西周时代,以周礼为张本所形成的典章制度和各种繁文缛节,是系统而完备的。有所谓“大礼三百,小礼三千”的说法。从吉庆、祭祀、迎宾、乡饮和军事、外交大礼到日用起居,莫不讲究礼仪。其规则乃是“亲亲”、“尊尊”。即以自身为起点,上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下延亲子、孙、重孙等九代亲属关系,以嫡长子为中心成为一脉。由此发展成宗法制、分封制和继承制,确

12、定尊卑贵贱不同等级的物质权益和交往方式。孔子“克己复礼”所云之礼,决不是前代的简单重复。他自己就曾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时的礼正与孔子提出的崭新概念“仁”形成表里关系,充实了仁爱精神,已不是孤立的礼仪礼制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三,仁亦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不仅有强调对外的行善、治人,而且有向内自省和修炼的意义。孔子曾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他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行恕道,就是仁者行道的方法之一。他曾对仁者这样描述:“仁者静仁者寿”,“唯仁者能好人,能恶

13、人”,“苟志于仁者,无恶也”。孔子认为,要达到“仁”的精神境界是十分困难的,不仅必须做到“心中无恺,兼爱无私”,“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而且不能“巧言令色”。当然,“仁”也并非高不可攀。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就是说,为仁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他提出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信条。并且明确地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样,他强调在个人修养上,要有思想上的坚定性和应付环境的选择性。在他看来,做一个正直的人应时刻牢记以

14、“仁”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考察他的学生“仁”的修养时,他曾指出,由于他们各自主观努力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他告诫学生要发挥向内自省的功夫,并明确指出,求仁而得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怎么去求呢?他对学生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顺从兄长,是从纵和横两个方面来维系家庭或家族的宗法血缘关系,把孝弟推而广之,就能做到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达到了“仁”的境界。在这里仁的境界与“仁者爱人”是一致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奴隶主贵族想

15、要站住脚,同时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站住脚;如果奴隶主贵族希望自己通达,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通达。同时,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也一样。这样看来似乎十分矛盾,但当时的现实社会就是如此。虽然孔子对此有所损益,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这正是孔子社会改良失败之所在。 当然,孔子“仁”的内容还不仅仅如此,其表现之处还很多,如道德修养的恭、宽、信、敏、惠;“爱人”包括的尊贤以及“仁人”所必须的“智”、“勇”;方法论上的“中庸”;以及仁所限定的理想社会秩序,所谓“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的“德政”等等。 孔子所谓的礼,如前所述已经不是周礼的原貌,而是经过“损益”有所发展的“礼”了。他以仁释礼,提出“人而

16、不仁,如礼何?”把不仁视为札崩乐坏的主要原因。他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用爱亲人之心推及他人就是仁,这就以血缘为纽带而又不拘守血缘的限制,从而突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周礼,把礼推到了社会各阶层。人殉、人祭本是古礼,孔子却斥之为“非礼”、“不仁”,这反映出礼因为有了仁的精神,出现了新的面貌。孔子还把礼列为人人可学的对象,同求仁一样,“复礼”也不假外求而完全取决于自己,“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不论门第出身,职位高低,谁具有克己复礼的功夫,谁就是仁人。从而将治政的途径,引向诲人自省的道德修养,形成了儒家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什么是“礼”呢?“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礼,谓之礼”,“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这无疑讲的是周礼。孔子所主张的礼既有周礼的继承,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即“仁”。而周礼是不包含有全新涵义的“仁”之内容的。孔子眼见春秋末期的社会大动乱,想用传统的礼的形式拨乱反正,但感到原样恢复礼的传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