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市场营销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2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508032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69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市场营销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2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精品】市场营销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2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精品】市场营销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2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精品】市场营销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2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精品】市场营销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2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市场营销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市场营销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2(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场营销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3西方经济学A教学大纲5商品流通经济学教学大纲10管理学原理A教学大纲14统计学B教学大纲17企业数据库应用教学大纲20市场营销学A教学大纲24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27国际市场营销B教学大纲30市场调查与决策教学大纲34管理信息系统A教学大纲38会计学B教学大纲41生产运作管理教学大纲44营销管理与策划教学大纲48财务管理学B教学大纲51经济法A教学大纲55营销伦理学教学大纲58期货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61运筹学C教学大纲64零售业管理教学大纲68网络营销教学大纲70公共关系学D教学大纲73商务谈判教学大纲76客户关系管理B教学大纲78渠道管理教学大纲81国际贸易与国际

2、金融教学大纲84非盈利组织营销教学大纲87文化营销教学大纲90物流管理学教学大纲93服务营销学教学大纲96组织营销教学大纲99广告管理与策划教学大纲103营销管理创新教学大纲105推销学教学大纲108商务交流教学大纲110关系营销教学大纲113电子商务教学大纲116典型营销案例分析教学大纲119战略市场营销教学大纲121社会营销教学大纲125营销前沿理论讲座教学大纲127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29旅游地理教学大纲131超市营销教学大纲134旅游业营销教学大纲136汽车营销教学大纲139房地产营销教学大纲141统计学B实验教学大纲143企业数据库应用实验教学大纲145市场调查与决策实验教学大纲148

3、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150网络营销实验教学大纲152客户关系管理实验教学大纲154认识实习实习大纲156基础强化训练教学大纲157市场调查大纲159市场营销课程设计大纲160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习大纲162营销管理与策划课程设计大纲163能力拓展训练教学大纲165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教学大纲166市场营销毕业实习实习大纲168市场营销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专业导论/Professional Guide学时/学分:16/1 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导论开在本专业所有专业课之前

4、,其目的就是要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对本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专业导论主要分析市场营销与其它企业经营活动的区别及其重要性,市场营销活动产生的历史条件;说明本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思想;向学生交待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结构;提出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在学习中应该注意各类问题;展望市场营销专业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和就业前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好本专业。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市场营销专业与其它工商管理专业的比较;2、市场营销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条件;3、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说明;4、市场营销专业的

5、学习方法与注意的问题;5、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前景和就业前景。(二)基本要求1、基本明确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性;2、知道本专业与其它工商类专业的区别;3、对本专业的课程结构有超前的了解;4、了解本专业在实际企业经营的应用前景。(三)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学时数为16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环节课程内容 学时讲 课习题课小 计市场营销专业与其它工商管理专业的比较22市场营销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条件44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说明44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方法与注意的问题22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前景和就业前景224合 计14216(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1、市场营销专业与其它工商管理

6、专业的比较;2、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说明。难点:本课程是在学习专业之前对本专业的诸多问题进行一般性的了解,所以,本课程的难点在于不懂专业而又要涉及专业内容。因此,如何促使学生通过学习从高中向大学的专业学习转变是本课程的难点。三、课程改革与特色专业导论是本专业的前导性课程,因此,本课程由本专业的资深教师授课。课程内容不是某门专业课,却都是专业内容。所以,与其它课程相比较,该具有内容丰富,前后贯通的特点。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推荐教材:自编参考书:市场营销管理,主编:王海斌,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4年版营销中国(系列年鉴),卢泰宏,中国营销研究中心 营销管理,

7、主编:菲利普科特勒(美),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2年5月Principles of Marketing.第九版.清华营销学系列英文版教材.主编:Philip Kotler, Gary Armstrong.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执笔:王海斌审阅:殷向洲 日期:2006.12审定:刁兆峰 日期:2006.12西方经济学A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西方经济学/West Economics学时/学分:56/3.5先修课程 :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统计学适用专业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会计、财务、工程管理开课学院、系: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西方经济学

8、是经济学非经济专业及管理学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等理论知识,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能主动地将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基本能力。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及其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问题的科学。其基本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它是以国民

9、经济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规律。其主要内容有国民经济核算、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波动理论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l、导论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定义、微观经济学定义;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图形与变动;实证与规范研究方法:定义、区别。2、价格理论需求定理:需求的概念、需求规律与需求曲线、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需求水平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供给定理:供给的概念、供给规律与供给曲线、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供给水平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均衡价格:均衡的含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弹性理论弹性:点

10、弹性、弧弹性的概念及计算公式;需求价格弹性:定义、计算公式、分类(名称与图形的对应);需求其他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弹性理论的运用:弹性与销售价格、收益的关系。4、效用论效用论概述:效用、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 序数效用理论:偏好及基本假定、无差异曲线及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约束)线、预算线的变动;恩格尔系数:概念、意义。5、生产论生产技术和生产函数:生产技术的概念、有关生产技术的基本假设、生产函数的概念、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常见生产函

11、数;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三个区间;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的概念与特征、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经济的概念;6、成本与收益论成本概述: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成本函数;短期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长期成本:长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收益与利润: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利润、利润最大化原则。7、市场理论市场理论概述:市场、行业、市场结构、各类市场的特征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均衡的条件、均衡后厂商的盈利状态、完全竞争市

12、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垄断市场:基本特征、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需求曲践、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非价格竞争;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基本特征、无勾结的寡头垄断市场产量与价格的决定、勾结的寡头垄断市场产量与价格的决定、成本加成法;四个市场的效率比较:价格、产量与效率的比较、纯损。8、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定义、引致需求、三位一体公式、四位一体公式;生产要素的供给:完全竞争市场劳动的供给曲线、均衡工资率的决定、最优资本供给的决定

13、、均衡利息率的决定、土地与地租、土地供给的曲线、土地租决定与变化、正常利润与经济利润;基尼系数:定义、意义。9、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GDP及核算方法:GDP的含义、实际GDP与名义GDP、GDP与人均GDP、GNP与GDP、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GDP的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部门法;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10、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假设条件、消费函数、45度线含义、投资乘数理论;IS-LM模型:假设条件、投资函数、储蓄函数、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 AD-AS模型:假设条件、总

14、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状态。11、失业、通货膨胀失业:周期性失业、然失业与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奥肯定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分类、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凯恩斯的观点、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1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经济周期的分类;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13、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制度、资源与技术;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新剑桥模型、经济增长极限理论。14、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概况: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对外经济政策;需求管理政策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