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507973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筑工程学院,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学,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2013.10,主 讲: 陈 建 锋,2,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分类,柱,钢包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混凝土包钢型钢混凝土,本章内容,3,从设计角度,依据,轴压柱:正截面计算仅一种方法,简单!,偏压柱:对应2个规程,有2种方法!各有特点!,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涉及的主要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 圆,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159:2004 方,梁,板,柱,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

2、1,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楼盖设计与施工规程YB9238-92,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 9082-2006,CECS 230-2008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型钢混凝土柱,5,型钢混凝土柱设计内容,设计内容,轴压柱,偏压柱,正截面抗压,(JGJ138-2001) (方法一),(YB9082-97) (方法二) (YB9082-2006),对应标准,一个方法,方法一 (P139),斜截面抗剪,方法二 (P140),方法一 (P121),方法二 (P123),正截面抗压,斜截面抗剪,同轴压柱,6

3、,型钢混凝土柱是在混凝土柱中主要配置轧制或焊接的型钢。在配置实腹型钢的柱中还配有少量的纵向钢筋与箍筋。这些钢筋主要是为了约束混凝土,在计算中也参与受力,同时也是构造需要。 型钢混凝土柱配置的型钢形式分为:实腹式型钢和空腹式型钢两大类。本章主要介绍第一类。 由于型钢混凝土柱含钢率较高,整体的型钢比分散的钢筋刚度大得多,因此与同等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型钢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与刚度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延性及耗能性能。,6.1 概 述,7,8,9,6.2.1 型钢 1. 含钢率 柱中受力型钢的含钢率不宜小于4%,柱中受力型钢的含钢率不宜大于10。工程上较合适的含钢率在5%8之间。 2. 型钢的形式、混

4、凝土保护层厚度, 6.2 型钢混凝土柱的构造要求,10,JGJ138-2001规定: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120mm,主要是为了防止粘结劈裂破坏。,11,1. 型钢混凝土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335、HRB400热轧钢筋。 2. 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净距不宜小于60mm,钢筋与型钢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40mm,以便混凝土的浇灌。 3. 型钢混凝土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8,以使型钢能在混凝土、纵向钢筋和箍筋的约束下发挥其强度和塑性性能。,6.2.2纵向受力钢筋,12,1.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中的箍筋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5、2010的规定。 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柱端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2.1规定采用 3.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筋百分率应符合表6.2.2的要求 矩形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可按下式计算:,6.2.3 箍 筋,13,螺旋箍筋体积配筋率按下式计算: 4. 柱箍筋加密区长度以外的箍筋,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并且要求一、二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直径。 5. 框架节点核心区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筋率: 对于抗震等级为一级时,不宜小于0.6; 对于抗震等级为二级时,不宜小于0.5; 对于抗震等级为三

6、级时,不宜小于0.4。,14,1. 型钢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2. 对于抗震设防为9度、8度(7度和6度)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60、C70、C80。 6.2.5截面形状和尺寸 1. 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的框架柱,宜采用正方形截面。 2. 型钢混凝土柱的长细比不宜大于30,即柱的计算长度与截面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0。,6.2.4混凝土强度等级,15,6.3.1 试验研究分析 轴心受压柱按长细比不同分为短柱和长柱。我们以短柱为试验分析对象。 型钢混凝土短柱在轴心荷载作用下,在加荷初期,型钢与混凝土能较好地共同工作,混凝土、型钢和钢筋变形是协调的。随着荷载的增加,沿着柱纵向

7、产生裂缝。荷载继续增加,纵向裂缝逐渐贯通,把柱分成若干小柱而发生劈裂破坏。在合理配筋情况下,型钢与纵向钢筋都能达到受压屈服 。, 6.3 型钢混凝土轴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16,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不同的是,当加荷到破坏荷载的80以上时,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明显。因此,一般在沿型钢翼缘处均有明显的纵向裂缝。尽管在高应力时粘结滑移现象是明显存在的,但在轴心受压型钢混凝土柱的试验中发现,在合理配钢情况下,当柱达到最大荷载时,混凝土的应力仍然能达到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长柱的承载力低于相同条件下的短柱承载力,可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的稳定系数来考虑这一因素。该稳定系数值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减小,可根据表6.3

8、.1确定。 6.3.2 承载力计算公式,17,6.4.1试验研究分析 1. 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 偏心距较大时,荷载作用下拉区裂缝不断增宽、变长,受拉钢筋与型钢的受拉翼缘相继屈服;此时,受压边缘混凝土尚未达到极限压应变,荷载可继续增加,一直加荷到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且逐渐压碎剥落时,柱子宣告破坏。 在破坏时,受压区的受压钢筋与型钢受压的翼缘一般均能达到屈服强度。型钢的腹板,不论受压还是受拉,一般都是部分屈服,部分没有屈服。,6.4 型钢混凝土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8,当偏心距较小时,加荷到一定程度,受压区混凝土边缘或受压较大一侧的混凝土边缘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压溃,柱子

9、宣告破坏。 在破坏时,受压较大一侧的钢筋与型钢翼缘一般都能达到屈服,而距轴向力较远一侧的混凝土及钢筋、型钢可能受压(偏心距很小),也可能受拉(偏心距较大),但是该侧的钢筋和型钢均未达到屈服。,2. 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19,1. 界限破坏 2.大小偏压的分界 同普通钢筋混凝土偏压柱一样,也可以用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大小来判别。 当 时,属于大偏压; 当 时,属于小偏压; 当 时,截面处于界限状态。,6.4.2 界限破坏及大小偏压的界限,20,细长柱:由于长细比很大,构件的破坏已不是由于构件的材料破坏所引起的,而是由于构件的纵向弯曲失去平衡而引起的破坏,称为失稳破坏。,6.4.3 型钢混凝

10、土偏心受压长柱的纵向弯曲影响,短柱:可以不考虑纵向弯曲引起的附加弯矩对构件承载力的影 响,构件的破坏是材料破坏引起的。,中长柱:由于长细比较大,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比短柱相比降低很多,但构件的最终破坏还是材料破坏。,21,在实际工程中,必须避免失稳破坏,对于短柱,可以忽略纵向弯曲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纵向弯曲影响的一般是中长柱。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中采用把初始偏心距乘以一个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方法来解决纵向弯曲影响的问题。,22,若构件长细比不超过时,视为短柱,可不考 虑纵向弯曲对偏心距的影响,取 。 6.4.4 附加偏心距 6.4.5 型钢混凝土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1、 1.单向偏压柱计算方法()(平截面假定基础上的极限平衡法JGJ138-2001 ),23,对于配置充满型、实腹型钢的混凝土柱,其正截 面偏心受压柱的计算,其行业标准JGJ138-2001 型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给出了如下计算方法 (1)基本假定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受压区边缘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取0.003,相 应的最大压应力取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 4)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简化为等效的矩 形,其高度取按平截面假定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系 数 ;,6.4.5 型钢混凝土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4,5)型钢腹板的拉、压应力图形均为梯形。 设计计算

12、时,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形; 6)钢筋的应力等于其应变与弹性模量的乘 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和型钢受 拉翼缘的极限拉应变取 。 其中系数取值如下: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系数取1.0 和0.8;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系数取0.94和 0.7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值。,25,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简图(见图6.4.1),(2) 承载力计算公式,26,27,柱截面受拉边或较小受压边竖向钢筋的应力 和型钢翼缘应力 ,分别不同情况,按下式计算 1)大偏压柱 2) 小偏压柱,28,和 的计算 1)大偏心受压柱 当 时,29,2)小偏心受压柱 当 时,30,式中

13、型钢的腹板厚度和抗拉强度设计值; 型钢腹板顶面、底面至柱截面受压区外边缘距离与的比值。 值的计算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的偏心受压构件,其混凝土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31,对于型钢混凝土柱单向偏压承载力验算,行业标 准YB9082-97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给出如下 的计算方法。 (1)偏心距增大系数 1)柱的计算长度与截面高度的比值 时,应 考虑柱的弯曲变形对其压弯承载力的影响,对柱的偏 心距乘以增大系数 。 2)型钢混凝土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按下列公式 计算:,2.单向偏压柱计算方法(二) (一般叠加法,简单叠加法) YB9082-97,32,33,3) 附加偏心距和初始偏

14、心距的计算,公式及符号意义同前 (2)一般叠加计算方法 1)表达式 对于型钢混凝土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叠加法的表达式为 钢骨混凝土柱承受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34,钢骨部分承担的轴力及相应的受弯承载力 钢筋混凝土部分承担的轴力及相应的受弯承载 力。 2)计算步骤 a .对于给定的轴力设计值,根据轴力平衡方程式,任意假定分配给钢骨部分和钢筋混凝土部分所承担的轴力。 b. 采取试分配给钢骨部分和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力 和 ,分别再求出两部分相应所承受的弯矩 和 。 c. 根据多次试算结果,从中找出两部分受弯承载力之和,35,的最大值。即为在该轴力作用下钢骨混凝土偏压柱的受弯承载力。 3)计算

15、公式 a .对于柱内钢骨,已知轴力时 ,可利用轴力与弯矩的相关关系,求得受弯承载力 。钢骨(型钢)的轴力弯矩关系式为,36,b .对于钢筋混凝土部分,在试分配轴力 作用下,按普通钢筋混凝土压弯偏压柱计算,求得其受弯承载力 。 此时,在确定混凝土部分的截面面积时,需扣除钢骨的截面面积。 4)适用范围 a.此方法适用于钢骨和钢筋为对称或非对称配置的钢骨混凝土柱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b.对于钢骨和钢筋为非对称的钢骨混凝土柱,采用此方法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较为复杂。,37,c.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一般叠加法与理论分析解的计算结果较符合,但不便设计应用。对于常用的对称配置的钢骨混凝土偏压柱如图6.

16、4.3,可采用简单叠加法。,38,1)计算步骤 a.先假定柱内钢骨(或纵筋)的截面面积,然后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出钢筋混凝土部分(或钢骨部分)所分担的轴力及弯矩设计值。 b.分别进行钢筋混凝土(或钢骨)截面设计及承载力计算。然后加以比较,取两种情况所得的钢骨和纵筋较小截面面积,作为设计结果。以下公式中,当轴力为压力时取正号,当轴力为拉力时取负号。,(3)简单叠加法,39,c. 一般来说,对于采用H型钢截面的钢骨混凝土偏压柱,绕钢骨强轴弯曲时,可按下述情况(一)计算;绕钢骨弱轴弯曲时,可按下述情况(二)计算。 2)计算公式(钢骨、钢筋混凝土的轴力和弯矩) 第一种情况: a. 当 , 时, 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