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孟非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5072379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53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遇而安孟非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随遇而安孟非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随遇而安孟非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随遇而安孟非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随遇而安孟非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遇而安孟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遇而安孟非(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随随 遇遇 而而 安安 孟非孟非 2 第 1 节:自序(1) 自序 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 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 的门槛, 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 这才有了这本书- 这有点儿像我们 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 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除 此之外,就是现在这本关于我自己的书了,也是第一本关于我自己的书。 或许,有人会觉得非诚勿扰非常精彩,它的主持人也应该有同样精彩的人生。我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误会。大多数

2、采访过我的媒体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惊讶地发现,生 活中的我竟然如此乏味- 既没有高尚的情操,也没有高雅的情趣,更没有高深的思想,甚至 说不出一点儿高级的俏皮话。他们普遍认为,生活中的我和电视里的那个人基本上还算表 里如一,但相比之下少了很多趣味。记得有一个女记者采访我,半个多小时后实在忍不住 了,绝望地对我说:“就你说的这些东西,怎么写得出一篇稿子来啊?“当时弄得我相当紧 张和羞愧, 恨不得把心掏给她, 好让她写出一篇稍微像样点儿的东西拿回去交给她的主编。 这本书算是我一些人生片段的回忆,并不怎么精彩,但对于人们全面了解我这个人或 许有点儿作用-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的话。之前有些媒体把我的人生描述得

3、相当苦逼和励志, 比如“百度百科“上关于我的介绍,事实部分还算属实,但描述性的部分太多了,而且充满 了作者自己“合理“的想象,加上“知音体“的文字风格,流传甚广,这让我一直感到相当难 堪。于是产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与其让别人去“创作“,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地写出来,算 是“以正视听“。在我这个年纪已经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写作的愿望和写作的能力完 全是两件事情。而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各种愿望和能力都会一并下降。所以,现在还有人 愿意撺掇我写点儿关于自己的东西,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由此也可见我的性格之一, 容易被说服,随遇而安。总之,必须事先老老实实地告诉读者,这是一本寡淡如我的书。 如果有人肯读

4、完它并由衷地认为很有意思,我只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书里收录了一些近年来我在走过的地方拍下的相片,不能用摄影的眼光去要求它们, 也就是些到此一游的东西,但它毕竟是我经历的组成部分,或许以后再版时,会增改更多 图片。那是以后的事了。 “序言“的功能照例是要感谢一些人的。这本书的出版要感谢我的经纪人刘葆琪小姐, 是在她的热心提议下我才决定写这本书的,而且她忍受了近半年来我的边写边抱怨。还要 感谢罗斐编辑对这本书的耐心,不断催促我交稿。最后还要感谢磨铁的沈浩波先生,他为 这本书几次亲赴南京并且假装饶有兴趣地听我说了很多无趣的故事。他出过那么多书,接 触过那么多或有思想或有趣的作者,跟我数次长谈,听

5、那么多无趣的琐事,不知他要付出 多大的毅力。还有很多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同事、领导和朋友,一本书的出版毕竟不是 获奖感言,就不矫情地一并感谢了。 批注批注 ybj1: “吾十有五, 而志吾十有五, 而志 于学。 三十而立,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 第 2 节:乡愁(1) 第一部分 重庆童年 混浊了上千年的朝天门码头的江水依然混浊,潮湿阴暗了千百年的吊脚楼依然潮湿。 在绿军装大行其道、人们的激情正被语录和标语调配得昂扬亢奋的一九七一年,我出生在 重庆。 一、乡愁 对重庆这

6、个城市的印象,主要来自我十二岁之前,之后我就跟着父母到了南京。 那时候的重庆真的是老重庆,至今我对它仍然怀着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一种想起来 就要流泪的感情。面对那座城市,自私一点儿地说,我甚至不愿意看到它的日新月异的变 化,我希望童年记忆中的那座城市永远永远不要有任何变化,好让我每一次回到那里都有 清晰的记忆可以追寻。 前不久有个导演跟我说他很喜欢重庆,列举了三条理由:第一,重庆这个城市特别有 立体感,山城嘛,依山而筑,正所谓“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第二,重庆方 言特别有感染力,火暴中透着幽默感,幽默感里透着智慧;第三,重庆的美食。 我赞同他的话。重庆这座城市的立体感是天赐的,在中

7、国城市“千城一面“的今天,重 庆无论怎样都不会变得像其他城市一样。在其他大多数城市想买一套能看江景、看山景的 房子,恐怕都会比买一套普通房子要贵许多,但在重庆,你想买套看不见江或看不见山的 房子,还真不容易。在重庆,哪怕是普通百姓的房子,推开窗,看到的不是江,就是山。 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就这样被重庆揽在怀中。因为重庆的路多为盘山而建,所以这里 基本上看不到自行车。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自行车是一种高级的娱乐工具, 而非交通工具。 说到重庆,我印象最深的是终日阴霾,不见阳光。尤其是冬天,整个一 “雾都茫茫“。 而在浓雾之中,又满是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吊脚儿,一个摞着一个,从朝天门码头一直 往上

8、摞到山顶,远远望去,整座城市仿佛就是由吊脚楼组成的。 雾都茫茫 、 一双绣花 鞋 、 重庆谈判这类以国共和谈或以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为背景的影视剧里,都能看到 这样的吊脚楼。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重庆拍时代背景为三四十年代的电视剧或 电影,选景都并不困难,一九四九年前重庆什么样,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是什么样。很多年 后,每当我看到这样的影视剧,不管拍得多烂,我都会多看几眼。 第 3 节:乡愁(2) 小时候我经常去朝天门码头,黄黄的江水浩浩荡荡地流过码头,斑驳的台阶没在江水 里,人站在下边往上看,一层层的,看不到头。前年我回重庆,在朋友的陪同下又去了一 趟朝天门,朋友骄傲地对我说,重庆会被打造成

9、“小香港“。我去过之后却很后悔,因为, 4 那里已经完全没有我童年的记忆了。 在重庆生活的十二年,积累了我人生最初也是最真的情谊,直到现在,不曾淡忘。如 果我的性格中还有善良的成分,我相信一定是重庆这座城市给我的。后来到了南京,原来 的亲戚朋友都不在那儿了,没过几年又遭遇家庭变故,那时的阴影让我对儿时在重庆的时 光更加怀念。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现在我每次回重庆,看到小时候的朋友都觉得跟亲人一 样。 在重庆,街坊邻居真的就跟亲戚一样。我举家搬迁离开重庆的时候,很多老邻居一家 老小都到码头来送别,直到今天想起这一幕,都让我热泪盈眶。不光如此,长大之后每次 我回重庆,离开的时候总还有过去的小伙伴送我。

10、 二一一年春天回重庆,帮我张罗吃饭的是小时候和我一块长大的重庆日报社的唐彤 东。他问我都要叫谁,我说把小时候在一块儿玩儿的朋友都叫上吧,有很多人真的想不起 来了,毕竟快三十年了。后来男男女女一口气儿来了有两桌。见面之后,他们挨个儿帮我 恢复记忆,这个问“你不记得我了“,那个说“我是谁谁谁“。这么介绍了一轮过后,我突然 想起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个比我大几岁的男孩儿,闹着玩儿的时候把我脑袋打出了 血,害得我第二天就发烧了。我记得他叫杜波。我顺口讲了这件事,众人皆笑,桌上的人 就告诉我,杜波调到北京工作了。巧的是,当时杜波的妹妹在桌上。不一会儿,杜波就从 北京打电话来了,他在电话里大笑:“这点儿

11、破事儿你还记得啊?我以为你都忘了。“ 替我张罗这顿火锅的东哥在报社广告部工作,所以晚报、晨报的记者加摄影来了一堆 人。一个年轻记者说,提点儿问题拍点儿照吧?东哥在边上嚷嚷:“快点儿问,快点儿问, 我们吃饭呢。 “那个记者很配合地说:“好好好, 我抓紧。“之后摄影记者在一旁一个劲儿拍, 东哥又说:“你们有完没完,差不多就行了!“我有点儿过意不去,就说:“来都来了,又是 自家人,让他们问呗。“东哥这才没再催促- 其实人都是他叫来的,还一个劲儿催人家“差不 多就行了“。 第 4 节:乡愁(3)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伙伴们,可爱、真挚、重情义,跟他们的感情,也是我在重庆永 远无法割舍的情谊。第二天我在机

12、场翻报纸看到,头天晚上我们这顿饭的内容和照片,重 庆的报纸出了一个整版。 不仅重庆的朋友对我好,就连重庆的媒体也透着对我的格外厚爱。七八年前,江苏台 还没有非诚勿扰栏目的时候,我在南京零距离做新闻主播,那个栏目只在江苏播 出,所以有关我的报道基本上都只在江苏的媒体上,而江苏之外的媒体好像就只有重庆的 报纸了。他们曾经大篇幅介绍过我的事情,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他们认为这人是重庆出 去的,感情使然。 前年我妈到重庆陪我外婆住了一段时间,那是非诚勿扰栏目刚火起来的时候,不 知道哪个记者打听到我外婆是重庆日报社的老员工,还住在报社里,于是找到我外婆家。 5 我妈和我外婆俩老太太加在一起一百六十多岁了,

13、被找上门来的记者吓到了。记者问了很 多,还逼着老太太把我小时候的照片翻出来。之后还问,孟非小时候住哪儿?我妈告诉他 们,住在报社山顶上那栋灰色的筒子楼里。于是记者们又找到那栋旧房子 (现在住着民工) 拍了一通。 第二天重庆的报纸刊登了这篇报道,我住过的那栋灰色筒子楼照片下面配的文字说明 是“当今中国最红的主持人住过的地方“。一个很有正义感的朋友看到报道后打电话给我, 义愤填膺地说:“他们就不能等你死了之后再这么写吗?“我诚惶诚恐地解释:家乡人、家 乡人嘛! 第 5 节:童年(1) 二、童年 多年之后回想我的童年,只有在重庆的十二年是最无邪又无忧的日子。 ? 大人们在聊些什么 我的童年正赶上“文

14、革“尾声,当时大人们的所作所为,给我留下了神秘的印象。有这 样一幕场景经常出现,至今我仍印象深刻。 那时我父母的几个同学和同事经常在黄阿姨家聚会。我和我哥,还有黄阿姨家的两个 孩子,被他们放在蚊帐里,看他们在昏黄的灯光下谈啊谈啊,也不知道在谈什么,一谈就 到深夜。我们对此十分好奇,但是再怎么努力也听不清,更听不懂,也听不了那么晚,总 是在蚊帐里躺成一排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等我睡了一觉起来撒尿, 总是看见昏暗的灯光下, 他们抽烟抽得整个屋子迷雾缭绕,捧着杯茶,还在灯下不断地说着什么。 那是一九七六年,“文革“末期,那批知识分子,为动荡的国家那充满变数的未来而忧 心忡忡。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一晚

15、一晚地聚在一起,相互取暖。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 大多有着这样的经历,也算“位卑未敢忘忧国“吧。 虽然是孩子,但是那个年代我们也并非完全是看客。一九七六年,周恩来、毛泽东相 继去世,我们这帮孩子参加了悼念活动。就是在我那时生活的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大院里, 所有人都哭得死去活来,亲爹死了都没那么哭过。我妈和她那些同事眼睛都哭得肿成了桃 子。我们小孩儿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看见大人们都哭了,心里也感到害怕。虽然知道 是墙上挂着的相片里的毛主席、周总理死了,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一个个都哭成那 样,也不敢问。 我们被组织去叠小白花,追悼会上要用的,而且要用很多。我们就拼命地叠啊叠啊。 我清楚地记得,追悼

16、会上哀乐一起,旁边所有默哀的大人先是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然后 几百人一起放声痛哭,把我们这些小孩儿全都吓到了,后来我们也哭了起来,是真哭- 是被 大人们的哭声吓的。当时在孩子里头我还算年龄大点儿的,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时的表 6 现还是比较淡定的。 那个年代有着太多的狂热,而这些狂热结束的那一幕,却意外地牢牢刻在了我童年的 记忆里。那天放学后,孩子们都和往常一样回家了,可很快又都回到院子里,因为大人都 不在家,而且不知去向。 我们没心没肺地继续在院子里玩儿,院子很大,山上山下的,一直玩到天快黑了,肚 子都饿了,也没有谁家的大人回来。我们急了,到处打听,最后在传达室那里听说所有的 人都在大礼堂里开会。我们一群孩子马上奔到大礼堂,发现门口有解放军站岗,不让我们 进。没办法,我们就坐在门口等啊等啊,等了很久很久,大人们终于陆续出来了。奇怪的 是,那天见到的所有人,不分男女,不分年纪,不分级别,都红光满面、满口酒气,嗓门 儿特别大。他们相互握手、拥抱,显得兴奋无比- 他们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起自己家里的孩 子没人管,还没吃饭。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下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