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修改好)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06558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修改好)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规划(修改好)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规划(修改好)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规划(修改好)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规划(修改好)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修改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修改好)(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水市麦积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1综合说明麦积区位于甘肃东南部,是甘肃的东大门,东接陕西省宝鸡市,南邻秦州区、两当县、徽县,西靠甘谷县,北连清水县、秦安县。界于东经1052210642,北纬34063448之间,东西长123公里,南北最宽处50公里,全区总面积3453平方公里。麦积区以西秦岭为界,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1272km2;岭北为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流域面积2186km2。麦积区现辖11镇6乡3办事处,截止2005年底总人口58.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3.23万人,农村人口45.26万人,占总人口的77.38%,农业劳动力36.1个,占农业人口

2、的79.76%,平均人口密度167人/km2,渭河流域人口密度为226人/km2,长江流域人口密度为10人/km2。有耕地面积72.0万亩,人均耕地2.25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18.72万亩,实灌面积15.93万亩,粮食总产量吨,有大牲畜53219头,小家畜81520头。国内生产总值38.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3.67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18.66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6.22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9.548.442.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9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麦积区的水资源结构为自产地表水、地下水、河谷潜水。地下水按地貌特征,分山区地下水和河谷潜水两大类,山区

3、地下水主要靠降水补给、泉水、溪水排泄,山区地下水资源总量按偏枯年(P=75%)为1.274亿m3/年,其中渭河流域0.606亿m3/年,嘉陵江流域0.668亿m3/年,河谷潜水主要为籍河河谷冲积平原全新统砂砾、卵石含水岩层,分布在河漫滩、一、二级阶地及洪积扇组成的河谷平原,河谷潜水总量为0.1288亿m3/年,区内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4026亿m3/年。区域内水资源总量为自产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河谷潜水水资源量的总和(入境水除外),而现状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总量为3009万m3。麦积区浅层地下水在开发利用中由于地下水开采没有按照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合理布局,造成了浅层地下水分布区域出现了禁采区、严重超

4、采区、一般超采区和未超采区4种类型区,这些类型的区域的禁采区、严重超采区、一般超采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城区段,未超采区主要分布在麦积城区段的部分区域,渭河及其支流以及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等区域,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威胁和保护的压力逐年加大。主要是地面补给水污染、农药化肥对水源地土壤的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个别企业废水超标排放等四大污染隐患。保护区内农田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保护区内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民挖坑堆肥,破坏了包气带,使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灌溉,加剧了包气带和地下水水质的污染,是地下水水质潜在污染隐患难以消除的主要因素。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

5、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麦积区在地下水的利用与保护中,明确规定:一级保护区内禁止采矿取土,已开挖的砂石坑,必须以无害化方式回填;禁止利用污水灌溉农田;保护区内各类工业及医院废水必须做到达标排放。这些规定和措施的贯彻落实,是保护水源地环境安全,防止和减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规划总体目标是:根据地下水的功能特点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针对地下水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分区分类地下水利用与保护的方案,提出地下水管理的制度框架,实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修复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措

6、施是将麦积区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为地下水开发区和保护区,地下水开发区为麦积区城区开发区、麦积区黄河流域地下水保护区、麦积区长江流域地下水保护区。麦积区城区开发区主要分布在城区段麦积区曹家埂至社棠星火厂等区域,该区域地下水开采存在四种类型区即禁采区、严重超采区、一般超采区和未超采区。在这些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上主要采取保护措施,在工程措施上主要加强农业井灌节水改造、城市工业、生活节水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城市雨水集蓄利用、建水源地卫生隔离带、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处理点。在非工程措施上主要建设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站、加强地下水取水许可申批制度建设、安装地下水取水计量设施和排水计量设施、关闭城区部分自备水源

7、井。麦积区黄河流域地下水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城区段部分区域以及渭河流域及其支流等区域,该区域地下水开采类型区为未超采区。在该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上主要采取开发与保护措施并举,在工程措施上主要加强农业井灌节水改造、农业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源井开发、垃圾填埋处理点。在非工程措施上主要建设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站、加强地下水取水许可申批制度建设、安装地下水取水计量设施和排水计量设施。麦积区长江流域地下水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水系等区域,该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上主要采取非工程措施主要建设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站、加强地下水取水许可申批制度建设、安装地下水取水计量设施和排水计量设施。本规划到2030年麦积区地下水开发利

8、用与保护规划项目总体规划中黄河流域麦积区城区开发区地下水保护工程中节约用水工程规划城市工业、生活节水改造工程16处,投资1600万元,年节水量160万m3;地下水压采工程规划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工程96处,投资4800万元,日回用水量3万m3,城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35处,投资700万元,雨水集蓄利用量35万m3;地下水水质保护工程规划建水源地卫生隔离带,隔离面积7km2,投资1050万元,污水处理厂2座,投资26950万元,污水处理量7万m3/d,建设30处垃圾填埋点,投资900万元;地下水动态检测网建设规划建设监测中心点1座,投资200万元,建设水质水量水位监测站20座,投资1000万元,安装水

9、表100套,投资200万元;地下水治理与修复工程规划关闭自备水源井76眼,投资380万元。黄河流域麦积区地下水保护区地下水保护工程中黄河流域麦积区地下水保护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规划节水灌溉工程109处,新打机井109眼,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5万亩,投资7600万元,节水1860万m3,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2处,新打机井126眼,解决22.4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0795万元,建设城市水源地工程地1处,新打机井20眼,投资2亿元,解决城市应急供水问题。节约用水工程规划农业井灌节水改造工程85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48万亩,投资9184万元,节水2096万m3;地下水动态检测网建设规

10、划水质监测站15座, 投资750万元。麦积区长江流域麦积区地下水保护区地下水保护工程中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建设规划水质监测站4座,投资200万元。浅层地下水规划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估算总投资86229.2万元。深层承压水地下水保护工程中,节约用水工程规划节水器具安装200套,投资30万元,年节水量0.8万m3,压采地下水0.8万m3;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建设工程规划水质监测站1座,投资50万元;深层承压水开发利用工程中规划新打机井2眼,投资600万元,新增地下水开发利用量99.2万m3。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规划估算总投资680万元。2基本情况2.1自然情况2.1.1地理位置麦积区位于甘肃东南部

11、,是甘肃的东大门,东接陕西省宝鸡市,南邻秦州区、两当县、徽县,西靠甘谷县,北连清水县、秦安县。界于东经1052210642,北纬34063448之间,东西长123公里,南北最宽处50公里,全区总面积3453平方公里。2.1.2地形地貌本区地跨长江、黄河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岭南地形北高南低,岭北地形南高北低,利桥乡秦岭天堡海拔2498m,火炎山海拔2559.7m,区境内东部东岔镇牛背村海拔748m,为全区最低点,相对高差1881.7m。地貌形态为秦岭山地和黄土高原。秦岭山地,东西最长80公里,南北最宽60公里,面积214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2.09。属于中度深度切割的石质中山,山体陡峻

12、,基岩裸露,坡度大,岭脊部分坡度大于45度,土层薄,砂砾多为主要特征;山坡较平缓的台地上有风成黄土层复盖,山沟河谷两岸有第四纪冲积一洪积砂砾、砂土层。大部分地区适于森林生长,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针阔混交林到草原的过渡地带。陇西黄土高原,渭河自西向东流贯区北部黄土高原区。在它及其大小支流的冲刷切割下成黄土梁峁沟壑山地,并形成大小不等的许多谷地、盆地。梁状山地与河谷平行成疏状分布,构成了梁、沟相间的地形。水系为渭河及其14级支流组成,由于一、二级水系的冲刷侵蚀和三、四级水系的溯源侵蚀,使黄土梁峁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沟壑密度为2.1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20150米,水土流失严重,天然植被少

13、,多为人工栽培植被。2.1.3河流水系麦积区以西秦岭为界,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1272km2;岭北为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流域面积2186km2。黄河流域渭河水系较大支流有藉河、葫芦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毛峪河、立远河、东岔河、渭河水系区境内年径流量为3.6922万m3,年输沙量490万吨,平均径流深172mm,渭河年平均流量为86.95 m3/s,年径流量为27.42亿m3,最大年径流量为46.46亿m3,最小年径流量为11.72亿m3,最大洪峰5030 m3/s,多年平均输沙量1.7亿吨,最大输沙量3.86亿吨,最小输沙量0.237亿吨,平均年侵蚀模数

14、3250吨/km2,年过境流量1.65亿m3。渭河干流穿越区境内九川九峡,形成了斑状盆地,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业用地。因此,渭河水系是麦积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水源。岭南为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上游地区,支流较多,其中有红崖河、花庙河、白家河三条,年径流量3.16亿m3,径流模数24.823亿m3/km2,年输沙量49.54万吨,年侵蚀模数400吨/km2,平均径流深206.5mm。蕴藏有大量的水能资源,是发展小水电及以电代柴工程的主要区域。2.1.4气候麦积区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受季风随季节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大,年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春季干旱少雨,秋季降

15、雨集中,初夏干旱,盛夏多雨,持续伏旱,冬季干燥少雪,因而,春旱、秋涝、霜、雹、冻和雨洪造成的自然灾害频繁,多年平均降水量渭河流域528.4mm,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4.7mm,且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6%,从南向北依次减少。日照充足,年均日照2090小时,每天平均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日照地域间差别大,北部山区较多,东南部林区较少,太阳辐射总量在23952703MJ/M2,总的特点是:四季温差分明,据麦积区气象站资料表明,年平均气温为10.8,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8.2,大于10的活动积温3666,日照百分率为48%,年太阳生理辐射量1

16、112.9千卡/cm2,年平均风速1.8m/s,年蒸发量1471mm,无霜期184天,最大冻土深度60cm。2.1.5土壤与植被(1)土壤麦积区土壤共分7个土类,15个亚类,38个土属,55个土种,主要土类有褐土、棕壤、垆土、绵土、红土、潮土、淀土等。渭河流域主要分布有黄土、里垆土、红土、淀土。黄土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的黄土梁峁沟壑,海拔1350m以上,红土分布在渭河流域的1350m以下白蚀沟坡、湾地、切沟、沟谷两岸。淀土主要分布在渭河支流的葫芦河、藉河、永川河、东柯河、牛头河及嘉陵江支流的花庙河、利桥河的冲积平原区。潮土分布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渭河、藉河及其支流的河漫滩,地下水露头的泉水线地带。棕壤土分布在我区南部秦岭山地温带落叶与针叶地带,海拔2000m以上山区。(2)植被麦积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植被类型较多,植被分布由于变径纬度,海拔高度、气候、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形成有规律的地带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