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5062894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 方案(方案(V1.0V1.0) ( (试行试行)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0072007 年年 1010 月月 目目 录录 1 1总则总则1 2 2电源设备电源设备.2 2.1电源设备配置原则2 2.2交流配电箱/屏配置方案.2 2.3高频开关组合电源配置方案3 2.4蓄电池组配置方案4 2.5电源电缆配置方案5 2.6油机配置方案 .5 3 3空调设备空调设备.6 3.1空调设备配置原则6 3.2空调设备配置方案6 4 4传输设备传输设备.9 4.1传输设备配置原则9 4.2SDH 光传输设备基本要求

2、9 4.3传输设备配置方案10 5 5天线设备天线设备.13 5.1天线设备配置原则13 5.2天线设备配置方案13 6 6监控设备监控设备.14 6.1监控设备配置原则14 6.2监控设备配置方案14 6.3监控设备传输手段要求.15 7 7一体化基站机房一体化基站机房16 7.1一体化基站机房配置原则 .16 7.2一体化基站机房设备配置方案19 1 1 1总则总则 1.1 基站的电源、空调、传输、天线、监控及机房等配套设备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正 常、可靠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合理控制配套设备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 益,增强配套设备配置方案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特制定本标准化方案。 1.2 本

3、标准化方案适用于中国移动新建的无线宏蜂窝基站,对于新建的有专用机房 的室内分布系统基站及搬迁基站可参照执行。 1.3 各省公司应根据当地情况执行本标准化方案。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基站,可在执 行本标准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 1.4 本标准化方案未涉及的内容,应执行信息产业部、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相 关标准和规范。 1.5 本标准化方案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2 2 2电源设备电源设备 2.12.1电源设备配置原则电源设备配置原则 2.1.1 新建基站均配置 1 套交直流供电系统,分别由 1 台交流配电箱/屏、1 套-48V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监控

4、模块、直流配电单 元)和 2 组(或 1 组)阀控式蓄电池组组成。 2.1.2 交流配电箱/屏容量应按远期负荷容量配置。 2.1.3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按远期负荷配置,整流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 整流模块数按 n+1 冗余方式配置。 2.1.4 蓄电池组容量应按近期通信负荷配置,并考虑一定的发展负荷需要。 2.1.5 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应综合考虑基站的重要性、市电的可靠性、运维能力、 机房楼板荷载、机房面积等因素确定。 2.1.6 基站交流电源进线电缆按远期负荷容量设计;交流配电箱/屏至高频开关组合 电源电缆线径按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的满架容量计算;高频开关组合电源至蓄电 池组电缆线径

5、按照远期负荷容量,并满足放电回路电压降的要求选择;高频开关组 合电源至无线机架的电缆线径按照无线机架满配置的最大用电负荷及供电回路的电 压降要求选择;交流配电箱/屏至空调机的电缆线径按照空调机的容量选择;各种设 备的接地线按照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中的相 关要求选择。 2.1.7 基站防雷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 范 (QB-W-011-2007)的要求。 2.1.8 新建基站地线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 共设一组接地体的接地方式。在机房内应至少设置 1 个地线排。 2.22.2交流配交流配电箱

6、电箱/ /屏配置方案屏配置方案 2.2.1 新建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三类以上(含三类)的市电电源。乡镇及农村基站交 流电源引入容量建议为 15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 20KVA 选定) , 一般市区、城郊及县城基站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 20kW,特大城市密集市区基站, 3 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 25 kW30kW,各省公司可根据基站实际需求对市电引入容 量进行调整。 2.2.2 乡镇及农村基站交流配电箱/屏参考配置如下(各省公司可根据基站实际需求 对输入、输出分路配置进行调整): (1) 系统输入:三相 380/220VAC,进线开关容量为 63A; (2) 交流配电输出分

7、路:三相 40A2、25A2,单相 16A3、10A3。 2.2.3 市区、城郊及县城基站交流配电箱/屏参考配置如下(各省公司可根据基站实 际需求对输入、输出分路配置进行调整): (1) 系统输入:三相 380/220VAC,进线开关容量为 100A; (2) 交流配电输出分路:三相 63A2、25A3,单相 16A3、10A3。 2.2.4 新建基站建议配置市电/油机切换开关、移动油机应急接口,油机应急接口配 置为标准插头式。 2.2.5 稳压器和智能电表可根据需求选配。 2.32.3高频开关组合电源高频开关组合电源配置方案配置方案 2.3.1 乡镇及农村基站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建议按

8、300A 配置,市区、城郊和 县城基站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建议按 600A 配置,整流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 置,整流模块数按 n+1 冗余方式配置,各省公司可根据基站实际需求对开关电源机 架容量进行调整。 其中:n= 基站设备直流负荷+蓄电池充电电流(按基站蓄电池组总容量/10 进 行计算)/本期配置单个整流模块容量,进位取整数。 2.3.2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采用 30A 或 50A 的整流模块。 2.3.3 满架容量为 300A 的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直流配电分路参考配置如下(各省公司 可根据基站实际需求对分路配置进行调整): 一次下电分路:100A4、63A10 二次下电分路:32A2、1

9、6A2 2.3.4 满架容量为 600A 的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直流配电分路参考配置如下(各省公司 可根据基站实际需求对分路配置进行调整): 一次下电分路:100A6、63A12 二次下电分路:32A2、16A4 4 2.42.4蓄电池组蓄电池组配置方案配置方案 2.4.1 新建基站宜配置 2 组蓄电池,机房条件有限制或后备时间要求较小的基站可 配置 1 组蓄电池。 2.4.2 蓄电池组的容量建议采用 300Ah、500Ah、800Ah 三种容量。 2.4.3 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建议如下(具体蓄电池后备时间要求应根据基站重要性、 市电可靠性、运维能力、 机房条件等因素确定): 基站场景蓄电池组后备

10、时间要求 市区基站 3h 城郊及乡镇基站 5h 农村及山区基站 7h 2.4.4 蓄电池组的配置方案建议如下: (1) 后备时间为 34h 的基站 近期基站载频数直流测算负荷 (A)蓄电池组配置(Ah) 12461300 132449882300(1500) 24882500(1800) (2) 后备时间为 56h 的基站 近期基站载频数直流测算负荷 (A)蓄电池组配置(Ah) 6251300 71828672300(1500) 18672500(1800) (3) 后备时间为 78h 的基站 近期基站载频数直流测算负荷 (A)蓄电池组配置(Ah) 6251300 71228462300(15

11、00) 12462500(1800) (4) 后备时间为 10h 以上的基站 近期基站载频数直流测算负荷 (A)蓄电池组配置(Ah) 4181300 51221462300(1500) 12 46 2500 2.4.5 对于 VIP 基站及地理位置较偏远、应急发电不便的海岛、山区和农村基 站可适当增加蓄电池组后备时间。 5 2.52.5电源电缆配置方案电源电缆配置方案 基站内电源电缆应采用铜芯非延燃聚氯乙稀绝缘及护套软电缆,各种用途电缆 截面积及颜色选择见下表: 2.62.6油机配置方案油机配置方案 基站用车载油机、便携式油机及固定油机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电缆用途电缆截面积选择颜色选择备注

12、416mm2 (市电引入容量为 15kW) 425mm2 (市电引入容量为 20kW)交流市电引入电缆 435mm2 (市电引入容量为 2530kW) 当市电引入距 离200m 时, 应相应增大电 缆线径,室外 采用铠装电缆 416mm2 (满架容量为 300A)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 交流引入电缆 425mm2 (满架容量为 600A) 空调机电源电缆 54mm2 (3HP 或 5HP 三相空调机) 外护套为黑色,内 绝缘层分别为 A 相 黄色、B 相绿色、 C 相红色、中性线 黑色 若采用五芯电缆引 入,要求:外护套 为黑色,内绝缘层 分别为 A 相黄色、 B 相绿色、C 相红 色、中性线兰色

13、, 地线为黄线相间色 蓄电池组电缆 170mm2 正极电源线采用红 色,负极电源线采 用兰色 95 无线设备机架电缆 一般由无线设 备厂家提供 地线引入电缆 195mm2 黄绿色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 工作地线 170mm2 兰色 交流配电箱/屏保护 地线 116mm2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 保护地线 116mm2 无线设备机架保护 地线 116mm2 一般可由无线 设备厂家提供 走线架的接地线 116mm2 电池铁架的接地线 116mm2 黄绿色 6 3 3空调设备空调设备 3.13.1空调设备配置原则空调设备配置原则 3.1.1 根据无线设备和传输设备对机房环境的要求,基站室内温度范围为 1030

14、,湿度范围为 15%80%。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为 28,计算相对湿度 为 50%。 3.1.2 考虑到通信设备扩容的需要,基站空调机应根据远期的设备散热量配置。 3.1.3 严寒地区、寒冷地区的基站宜选择热泵型舒适性空调机,夏热冬冷地区、夏 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的基站,宜选择冷风型舒适性空调机。此外,为了降低空调 运行成本,各省公司可根据当地室外空气环境情况选择基站节能型空调机(包括基 站通风、换热节能系统或一体化节能型空调机) 。 3.1.4 空调机应满足基站监控系统的要求,采用智能空调监控接口。 3.23.2空调设备配置方案空调设备配置方案 3.2.1 基站机房空调设备的配置方案建议如下

15、(各省公司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基站 重要性等对空调配置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7 气候分区 机房面积 (m2) 无线设备的载频 配置(N:个) 空调机配置空调机类型 N24 3HP 机 1 台 A15 25N36 5HP 机 1 台 N18 3HP 机 1 台 15 1000kg/m2。 (2) 工字梁要求:梁跨度3m 时,使用 16 号工字钢,梁跨度在 3m6m 之间时, 使用 20 号工字钢,梁跨度超过 6m 时中间需增加支撑。 19 7.1.9 防盗门 防盗门相关要求如下表,未规定项目可根据各省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项目规格 等级工业 尺寸(高宽) 2050960mm 防火等级甲级 门锁防火等

16、级 工作温度-3580 开启方式向室外开启 防护等级 IP55 7.1.10 走线架 7.1.10.1 室内走线架采用扁钢或铝合金材料,表面需经过抗氧化喷塑或镀锌烤漆等 处理。 7.1.10.2 室内走线架底部距地板高度 2.4m。 7.1.10.3 室内走线架宽度 0.4m0.6m。 7.1.10.4 室内走线架承受电缆荷载能力0.5N/m,固定点间距1.5m。 7.1.11 地面材料 7.1.11.1 在地面上安装一体化基站机房,机房地面采用地面砖,地面砖采用 400400mm 或500500mm 浅色防滑砖。 7.1.11.2 在楼顶上安装一体化基站机房,当采用工字梁架空安装时,机房地面采用 60060030mm 或 6006004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