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文综二轮复习模拟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04161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文综二轮复习模拟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1届高三文综二轮复习模拟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1届高三文综二轮复习模拟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1届高三文综二轮复习模拟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1届高三文综二轮复习模拟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文综二轮复习模拟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文综二轮复习模拟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莱芜一中高三二轮复习模拟考试文 科 综 合第I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2第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北半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折线图,读图回答12题。1秋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LKWS BKLWS CSWLK DWSKL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纬线分别是 AK-赤道 L-北极圈 W-北极 S-北回归线 BK-北回归线 L-北极圈 W-北极 S-赤道 CK-北极圈 L

2、-北极 W-赤道 S-北回归线 DK-赤道 L-北回归线 W-北极圈 S-北极 读下图,回答34题3图中岩溶主要分布于 A向斜的顶部,原因是此处多裂隙、易侵蚀 B背斜的顶部,原因是此处多裂隙、易侵蚀 C向斜的槽部,原因是此处少裂隙、不易侵蚀 D背斜的槽部,原因是此处少裂隙、不易侵蚀4图示岩层应是 A岩浆岩 B石英 C石灰岩 D碳酸钙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历年主要农作物产量一览表,回答56题5从产量上看,该省级行政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和玉米 B豆类和棉花 C小麦和稻谷 D稻谷和棉花6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西藏藏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东省 D山东省 读右下图,回答7-8题。7若甲乙

3、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BM为能源,N为技术 CM为技术,N为资金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8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D带动乙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9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了 A商品经济发展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C专制主义强化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10亚里士多德说:“谁说应该让一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4、”下列不能体现其思想的是 A. 雅典公民大会B明朝内阁C英国议会D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1824年,斯坦德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里“巨大的变化”主要是指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工业革命的开展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12“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31911年

5、11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复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 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A.BCD14某同学选择的研究主题是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他应该查阅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15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

6、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16下表是1977年部分国家政府控制某些行业比重()从表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172010年10月9日至21日,国家发改委就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方案征求意见下表是居民用电价格调整的第一种方案。 该方案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有助于引导绿色消

7、费的形成 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BCD18“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现“两个同步增长”有利于百姓拥有更多财富,更好地分享发展成果 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更快地实现同步富裕 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完善分配格局,保证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A.BCD19由美国苹果公司设计和拥有的“苹果四代”具有丰厚的利润空间,每台可给公司带来200多美元利润,而中国制造商只能获得十几美元的组装费。中国企业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 加大研发投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扩

8、大投资规模,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企业规模 A.BCD20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召开。假如你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当前房价问题提出了提案草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 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获得大会表决通过。那么,你履行了 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A BC.D21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从2011年起正式拉开序幕,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是多年来支援地域最广、所涉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面的一次对口支援。这体现了 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9、的原则 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发达地区的支持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ABCD22中国国家形象片从 2011年 1月17日起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分时段陆续播放该片。之后,有关片段陆续在欧洲、拉美、中东等地区播放,向世界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形象”的主动出击 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是我国软实力提升的表现 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可以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趋同 A. B. CD23鉴于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2010年1

10、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要加以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上述要求是基于 A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B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C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自觉的 D传统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242010年11月8日,“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公布。相对“嫦娥一号”在20O公里轨道高度获取的120米分辨率全月图,“嫦娥二号”卫星在15公里近距离轨道对月球虹湾地区高精度成像,加上新设计的CCD相机,分辨率可以优于1.5米。这表明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

11、认识能力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B CD25右图漫画主要告诫我们 A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第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必做部分】26(25分)小流域治理一直是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 Q河流域径流量、蒸发量和降水量对比图。 材料三 Q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1)请判断Q河流域所属的大地形区名称及其分布范围。(5分) (2)淤地坝是指在各河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建筑物。简要说明Q河流建淤地坝的积极地理意

12、义。(8分) (3)据图分析Q河流域水资源的状况和成因。(6分) (4)简述Q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6分)27(25分)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北风与太阳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的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4分) 问题二:撼

13、动与挑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2)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5分 ) 问题三:联合与曲折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问题四: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