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503995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记住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时间及组成国家,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主要过程;三国同盟德奥意,以 为核心, 是其中动摇者,1879.10德奥同盟条约1882.5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俄法英,以 为核心。1894年,俄法正式结成同盟,19世纪20年代,英国放弃“ ”政策,1904年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又与俄国签订英俄协约,最终形成三国协约。2.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及严重后果。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 帝国主义列强为

2、了争霸世界,纷纷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1.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大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萨拉热窝事件” 191419182.知道凡尔登战役: 1916年德军企图一举打败法国,重新在西线向法军发起了强大的攻势。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双方一共伤亡70多万人。在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人们把凡尔登战场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此后,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

3、的主动权。3.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战败告终,这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浩劫,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战死3000多万人,参战国家的直接军费和战争造成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大战不仅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而且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3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发现了 ,建立了 的基本体系。著作有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英国的达尔

4、文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1859年出版了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明确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而来的观点,指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3.爱因斯坦提出 ,为 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第4课 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1.17世纪-18世纪,欧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他宣扬 ,主张 ;他向愚昧和无知宣战,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与黑暗。2.莎士比亚是 (国)17世纪伟大的戏剧家,悲剧 和喜剧 是他的代表作,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矛盾,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3.列夫托尔斯泰是9世纪 (国)最伟大的作

5、家。 是他创作的不朽文学名著,由于托尔斯泰的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形象描绘和对旧制度的深刻批判,他被列宁称为“ ”。4. 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表达了复杂的人性。5.19世纪荷兰伟大的艺术巨匠凡.高的代表作 ;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追求和新的审美情趣,将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自然结合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6.德国作曲家 是近代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 ;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抒发了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第5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1.记住俄国二月革命发生的时间,两个并立政权的名称: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底27日),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人民武装起义,推翻了沙皇长达370年的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二月革命”的

6、胜利。“二月革命”的胜利后出现两个并立的政权,一个是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孟什维克支持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记住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简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基本过程;(1)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亲自到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领导和指挥起义。(2)11月7日 占领了首都的主要据点。(3)11月7日晚,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中向临时政府盘踞的冬宫发起进攻。(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的序幕,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3.知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时间、标志、领导人和首都等基本情况。1917年11月7日夜,当进攻冬宫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时,全俄第二次苏

7、维埃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首都彼得格勒。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4.概括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重要措施:(1)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经济);(2)没受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经济);(3)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外交); (4)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5)新政权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保卫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5.十月革命的意义: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8、的新时代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1.了解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背景;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人民生活困苦,甚至发生农民暴动。2.概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工业方面: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允许外国或本国资本家经营。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国家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第一,直接作用: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苏维埃俄国的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第二,创新意义:

9、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一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实际相结合,是对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二是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其他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3.知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的时间和全称;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苏联成立。4.说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意义。(1)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2)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3)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经济方面的差距。说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0、,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当然苏联的建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5.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它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在经济方面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政治方面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这一体制在苏联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外部又有帝国主义包围、威胁的国家里曾发挥过重大历史作用;但因为经济上管理过于集中、过严、过死,政治上缺乏民主,个人专断,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进步。第7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记住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和

11、操纵国家、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1.1919年1月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各交战国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缔结和约,战胜国分赃的所谓“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美、英、法三国操纵了这次会议。中心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1919年6月,协约国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赔款方面:德国应进行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数;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将战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评价: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列强任意瓜分战败国的产物,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它与随后

12、同德国的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形成了所谓“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2.记住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和背景。背景:巴黎和会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利益和关系,但是,美、英、日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和关系还没有依据实力对比的变化进行调整。大战期间及战后,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发生了严重冲突,也直接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由美国发起,于1921.11-1922.2召开了美、英、日、法、意、荷、比、葡及中国等九国代表参加华盛顿会议。美国在会上居主导地位;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华盛顿会

13、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他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3.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实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协约国列强,根据各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变化,通过巴黎和会分别与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合约,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后由于美日英在远东地区的矛盾激化,通过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即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4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危害。 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将战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非法权利和胶州湾租借地

14、全部移交给日本。充分体现了帝国主义列强无视弱小民族利益的强权政治和霸道行径,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1922年2月6日,华盛顿会议的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核心却是再次确认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中国的半殖民地的地位并没有丝毫改变。所以,九国公约的实质不过是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华侵略势力的扩大,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而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实行的外交政策是实力政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外交上没有独立权,可见弱国无外交。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记住一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时的时间和地点,归纳此次危机的特点。1929-1933年,1929年10月下旬首先在美国爆发,很快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 波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影响: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激化了各国阶级矛盾,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2.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罗斯福新政的措施。(1)原因:经济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尖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