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for prin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03604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for print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然辩证法for print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然辩证法for print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然辩证法for print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然辩证法for print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for prin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for print(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杜玉堂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研究对象、内容及学科性质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19世纪70年代由恩格斯创立,Dialetics of Nature。目的:阐述辩证法的客观性。1 广义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即其生产力功能。2 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学科群,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3 狭义的自然辩证法(钱学森)自然观四大起源:天体起源与演化、地球起源与演化、生物起源与演化、人类起源与演化4 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科学哲学西方哲学 存在主义:萨特尔存在与虚无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潜意识逻辑实证主义:爱因斯坦、海森堡科学哲学 证伪主义:波普尔 Pop

2、per历史主义:库恩 Kuhn5 公认的观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含:自然观、自然科学观、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自然辩证法的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导言: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自然性。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家必须掌握正确

3、的哲学思维,保证研究工作沿正确道路前进,避免犯种种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错误。第三部分:辩证法 论述了:唯物辩证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内容和形式、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组成第四部分:物质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关系。按运动载体分五类: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生产方式第五部分:各门具体学科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学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想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第二章 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 比较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留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提出了原子

4、和虚空的概念。原子构成事物的本原,在虚空中不停运动。虚空虚无,是大量原子的存在; 原子的特性:看不见摸不到的实物粒子;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原子在本质上无差异,只有大小、形状、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用原子的运动解释万物的形成。原子在运动中发生了偶然的偏斜相互摩擦,聚合,事物形成;离散,事物消失。2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原子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伊氏是对前人的继承,差异点是伊氏是对前人的发展。 始原子和结构原子。原子是构成万物的基础。进一步提出原子有结构,但不可分割。 原子特性:(同的点)承认数量特征差异,进一步提出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原子性质的不同。用原子运

5、动解释事物的产生与消亡,但其依据不同。伊氏运用吸引与排斥,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揭示了事物碰撞聚合产生,离散消亡,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 古代自然观的特性: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产生与演化。与唯心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自然界状况时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从自然界本来面目出发进行客观反映,将本原与状况间实现了统一。诸如“八卦”“五行”学说。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之一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并实

6、现了两者的统一。2.直观性:将世界本原归咎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与特殊二者关系。将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一般的概念。3.猜测性:不清楚事物现象间的内在联系,用理解的或幻想的代替现实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填补事实空白。4.思辨性;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的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o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 近代初期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一 天体运行论从天文学领域想宗教神学发起挑战:1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Comperhiens (1473-1543)1543年5月23日,天体运行论2 日心说的内容: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

7、天体围绕太阳运行 地球在运动,并带着月亮及其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一年一周。地球也自转,每转一昼夜; 月亮是地球的卫士; 离太阳近的天体运行周期短,离太阳远的天体运行周期长。3 意义: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天体运行论,“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宣告独立的宣言书,解放了人类的思想,动摇了宗教统治的根基,公开向宗教神学发难,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愚昧无知,对宗教神学是一沉重打击,超越了科学自身的范围。” “将颠倒了近2000年的地日关系重新正立过来,把天文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为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整个科学的独立开了先河。”4 日心说的

8、传播与发展: 布鲁诺宣传捍卫日心说:Bruno ,1584年,发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1600年2月17日遭火刑o 伽利略宣传发展日心说:Galelie(1562-1642) ,1632年发表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二 人体构造论从医学领域想宗教神学发起挑战: 维萨里(比利时)Vesarlius, 赛尔维特(西班牙)Servet,1543年发表基督教的复兴提出心肺小循环理论。 哈维(英)心血运动论 简述笛卡尔如何完善演绎法的:笛卡尔四法则: 清晰法则:推理的前提要清晰 分解法则: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直到满足推理要求 秩序法则:用秩序引导我们的推理,对那些难以判别时空顺

9、序的现象,也要根据推理的要求,加强秩序,保证推理顺利进行 完整性法则:推理所得结论要与已有事实相验证,确信毫无遗漏,并不出现反例 简述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牛顿界定了时间与空间,绝对的真正的数学时间总是在自身流逝,由于其本性与外界无关,永远是均匀的,不变的;绝对的空间,由于其本性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不变的牛顿利用科学成果探索时间空间问题,与唯心主义时间观有本质区别,但牛顿时间观有重要缺陷: 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间的关系,将时空看成是超物质的东西, 否认时空形成的相对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其表现形式随物质分布密度不同、运动速度不同而发生相应改变,表现形式呈多样性。 否认了时空的客观性,不

10、清楚时空形式由物质运动所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牛顿将时空也看成主观的东西 简析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特性: 机械性:用力学观点解释一切 不彻底性: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史观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分析现象解决问题 产生原因: 科学原因: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力学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被不恰当地推广到所有领域,用来解释所有的现象,导致了泛力学错误 方法局限:分门别类地分析客观事物,无视其它学科进展及成果,甚至排斥。分析方法占了主导地位,片面孤立的观点在所难免,久而久之上升到哲学的道路。 阶级原因:资产阶级已成为统治阶级,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

11、,寻找哲学依据,形而上学自然观正合乎其需要,在阶级统治力量的维持下该自然观大行其道。 评价:贡献: 对于推翻封建神学的专制统治,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自然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桎梏,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使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按照研究对像的本来面目进行探索,并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起到了积极作用。缺陷: 对于19世纪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难以使各学科相互结合探索复杂现象;难以立足于联系基础之上,探索研究对象的动态规律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作辩护,进入19世纪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所做出

12、的重的贡献 结合19世纪6大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一、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设:康德1735年宇宙发展史概论以原始星云为基础,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力学与热力学的有关原理,解释了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揭示了自然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在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二、 维勒有机化学:1828年,维勒论尿素的人工合成,总结了自己五年来运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成果,揭示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内在联系。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观念给予沉重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根据。三、 赖尔的地质渐变论:1833年,赖尔地质学原理,书中运用地球内力(火山、地震等)和外力

13、(风霜雨雪、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合理揭示了地质岩层的形成与演化,更深层次揭示了自然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把理性带进了地质学,在形而上学观上打开了新的缺口,为新自然观产生提供了新的证据。四、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过程:能量守恒19世纪40年代,十几位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该定律。德国年轻医生迈尔从生理学角度提出了该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电学、力学、热学角度提出该定律。德国霍尔姆兹从数学、生理学、化学等领域证明了该定律。还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证明了该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恩格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站在哲学高度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概括得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的转化,它向

14、我们表明了,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位能、热、放射、电、磁、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们按照一定的量度关系,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因此当一种形式的一定量消失必然有另一种形式的对应量诞生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的运动都可归结为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无限转化”。2重大作用: 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人们改造世界的行为,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该定律都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全面解释了自然界的事物,不仅处于静态联系之中还从更深层次上解释了事物间动态联系,说明了世界不仅是事物的集合体,还是过程的集合体。 将普遍联系的哲学论断变成实验自然科学的事实,给形而上学以最沉重的打击,对新的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和最坚实的基础。五、 生物的细胞学说:两位德国生物学家先后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和适用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提示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普遍联系,并从细胞水平说明生物的进化与发展,对形而上学自然观再一次给予了重大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新依据。1839年,施莱登关于植物起源的资料,1840年,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与生长类似性的显微镜研究。细胞是一切生物构造的基础,一切生物是细胞生长发育的结果。六、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华莱士、拉马克用进废退遗传与变异、同化于异化、生物体与环境 1自然选择:种间、种内自然选择 2人工选择 3性选择:温和式(孔雀)、激烈式达尔文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