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生物分离过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50278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生物分离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生物分离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生物分离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生物分离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生物分离过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凝聚:是在高价无机盐作用下,由于双电层排斥电位的降低,而使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2.絮凝:是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基于架桥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3.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技术。4.反胶团:是指当油相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其分子在非极性溶剂中自发形成的亲水基向内、疏水基向外的具有极性内核的多分子聚集体。5.乳化:是指一种液体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中的现象。6.膜的截留率:=1-CfCb;Cf-透过溶质浓度,Cb-主体溶质浓度。7.截留分子量:相当于一定截留率(90%或

2、95%)的相对分子质量。8.超临界流体:温度和压力均超过临界点时,物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非凝缩性的高密度流体。9.反萃取: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萃取操作。10.反胶团萃取:利用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溶剂中形成分散的亲水环境,使蛋白类生物活性物质溶解于其中的一种生物分离技术。-生物分离工程的一般工艺及每个步骤的常用方法-生物分离工程的一般工艺及每个步骤的常用方法:发酵液的预处理:加热,调 PH,絮凝。细胞分离:沉降,离心分离,过滤,错流过滤。细胞破碎:匀化,研磨,溶胞。细胞碎片分离:离心分离,萃取,过滤,错流过滤。初步纯化:沉淀,吸着,萃取,超滤。高度纯化:层析,离子交换,亲和,疏

3、水,吸附,电泳。成品加工:无菌过滤,超滤,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结晶。-预处理及固液分离-1.预处理的目的:改善发酵液的物理性质:流变性质、颗粒粒度;去除部分杂质:杂蛋白、多糖、高价无机离子等。2.预处理的方法:物理性质的改善:加热(降低黏度、去除杂蛋白) ,凝聚与絮凝(增大粒度) ,加助滤剂(改善过滤) ;杂质的去除:去杂蛋白(等电点、变性剂、吸附) ,去多糖(酶解) ,去离子(沉淀) 。3.常用过滤设备的特点:真空转鼓过滤机适合大规模生物分离的主要过滤设备,用于较难分离的低黏度发酵液;板框过滤机用于很难处理的、高黏度、高细颗粒含量的发酵液的固液分离。-细胞破碎-常见的细胞破碎的方法与特点:

4、。-膜分离-1.膜分离按推动力分类:静力差:微滤 MF,超滤 UF,纳滤 NF,反渗透 RO;蒸气分压差:膜蒸馏 MD,渗透蒸发;浓度差;电位差。2.膜组件及其特点:卷式:设备投资低,操作费用低,单位体积中所含过滤面积大,换新膜容易;料液需要预处理,压力降大,易污染,难清洗,液流不易控制;中空纤维式:保留体积小,单位体积中所含过滤面积大,可以逆流操作,压力低,设备投资低;料液需要预处理,单根纤维损坏时,需调换整个组件,不够成熟。3.膜污染:化学性劣化,物理性劣化,生物性劣化,形成吸着层,堵塞。减轻方法:预处理法,开发新型抗污染膜,加大供给液流速,化学洗涤,物理洗涤。-萃取-1.弱电介质的分配平

5、衡与 pH 的关系: 弱酸性电解质的分配系数随 pH 降低而增加,而弱碱性电解质的分配系数随pH 的降低而升高。 (离子不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原理:弱酸时,H+,平衡,中性离子,萃取率,分配系数;弱碱时,H+,平衡,中性离子,萃取率,分配系数。2.乳化对萃取影响:乳化是有两种乳浊液:一种是(有机相)以油滴分散在水中的水包油型 O/W;一种是水以水滴分散在油中的油包水型 W/O.在萃取过程中,蛋白质的亲水基和疏水基使其在溶剂相与水相间形成稳定的乳化层,造成相分离困难。增加动力消耗,降低了离心机的理论级数,还造成产品收率和质量下降及溶剂消耗增加。3.去乳化的方法:加热,稀释,离心,过滤,电解质,转

6、型。(1)使乳浊液黏度降低,易破坏乳浊液(2)当乳化不严重时,可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使分散的细微颗粒互相碰撞而聚沉(离心)(3)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如 NaCl,NaOH,KCl 及铝离子等) ,使其电荷中和而聚沉(电解质)(4)在 O/W 型乳浊液中,加入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同样在 W/O 型乳浊液中,加入亲水性表面活性剂,会使乳浊液破坏(转型)4.反胶团萃取原理:由于反胶团内存在微水池,故可溶解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为生物分子提供易于生存的亲水微环境。因此反胶团萃取特别蛋适合白质类生物大分子。表面性质不同的蛋白质可能以不同的形式溶解于反胶团相,但对于亲水性蛋白质,目前普遍接受的是水

7、壳模型。蛋白质的萃取,与蛋白质的表面电荷和反胶束内表面电荷间的静电作用,以及反胶束的大小有关,所以,任何可以增强这种静电作用或导致形成较大的反胶束的因素,都有助于蛋白质的萃取。5.反胶团萃取操作过程:首先是目标 pro 从水相选择性的进入有机相的反胶团中;用适当水溶液在将有机相的反胶团中 pro 反萃取到水相。6.反胶团萃取影响因素:PH,无机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类型,有机溶剂,温度。7.反胶团结构特点:极性内核(微水相) ;疏水性外壳,能溶于有机溶剂;直径在 1-100nm,属于胶体,热力学稳定结构。8.超临界流体性质:密度类似液体(密度,溶解能力,则接近液体) ;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均可改变

8、相变;粘度, 扩散系数接近于气体(扩散系数,黏度小,接近气体) ;SCF 的介电常数,极化率和分子行为与气液两相均有着明显的差别;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8.超临界流体萃取特点:由于可被溶解物质分别释放,分离能力强;易于控制;能耗低;产物、溶剂容易回收;无溶剂残留;设备昂贵;具良好的选择性。9.多级逆流萃取的优点:回收率较高、但溶剂用量大、产物浓度低、能耗较大。10.常见双水相体系:聚/聚:PEG/Dextran;聚/盐:PEG/Dextran。聚合物分子质量越大,溶质在这一相浓度越小,根据 K=C 上/C 下,判断。-吸附与离子交换-1.影响吸附的因素:(1)吸附剂的性质(吸附剂的性质如孔隙

9、率,孔径,粒径等影响比表面积,从而影响吸附效果) ;(2)吸附质的性质:温度;PH;盐的浓度;吸附物质浓度与吸附剂量;溶剂。2.分离蛋白质的离子交换剂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交换容量;具有较好的交换选择性;交换速度快 ; 具有在水,酸,碱,盐,有机溶剂中的不可溶性。-色谱分离-1.凝胶色谱原理:凝胶色谱所用的层析剂是一类无吸附能力的多孔凝胶颗粒,多孔颗粒孔隙内的溶液为固定相,颗粒间隙中的溶液为固定相,由于不同分子大小不同而在颗粒内外分布不同,因此洗脱速度不同而实现对分子大小不同的混合物分离。2.离子交换色谱原理:以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定相,选择合适的溶剂作为流动相,使溶质按照其离子交换亲合力的不同而得到分离的方法。操作:样品处理;离子交换柱的安装;装柱;加样;洗涤;洗脱;监测;收集;沉淀/离心;脱水干燥;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